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正丰产鲫具有生长快、肉质细嫩、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产量高的特点。为了优化成都市池塘鲫鱼养殖品种,加大名优鱼类品种放养量,提高池养单产和效益,2016年从广东引进丰产鲫新品种进行驯养试验研究,经过近一年的试验探索,养殖技术已成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试验技术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苗种培育池塘1口,水深1.8米,大小15米×10米;成鱼养殖池塘3口,水  相似文献   
12.
一、四川地区鲑鳟鱼养殖概况随着苗种繁育技术的突破和养殖技术的提高,鲑鳟鱼的养殖在四川地区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依托省内丰富的冷水资源,开始逐步从国内外引进鲑鳟鱼进行养殖,随之获得成功并逐步扩大。四川省内鲑鳟鱼养殖覆盖面大,在四川省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邛崃、蒲江及凉山、甘孜、阿坝等县(市)均有分布,尤其是以成都市的彭州、都江堰一带形成以休闲渔业为主的良好消费形态,其中以彭州地区“小鱼洞”较为出名。  相似文献   
13.
近期,四川省成都彭州市某虹鳟养殖场暴发流行疾病,导致养殖虹鳟死亡率高达90%。现场采样观察发现患病鱼主要症状为背部发黑,鳔壁、腹膜严重出血,心包积液,空肠、空胃和显著肠炎。同时对病鱼进行细菌学与组织病理学检测,细菌学检查结果为阴性,病理学观察发现脾脏有典型凝固性坏死,肝脏组织广泛变性、坏死,肠道黏膜下层水肿,肠上皮充血及上皮细胞脱落坏死,脑膜和心外膜水肿。将病鱼的脾组织研磨过滤除菌后,腹腔注射60尾健康虹鳟,注射组均表现为急性死亡(累计死亡率达85%),试验鱼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同的症状而对照组无异常。取病鱼的脾脏组织研磨过滤后接种胖头鲤细胞(fathead minnow cell,FHM),细胞感染3 d后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PE)。针对编码IHNV糖蛋白(Glycoprotein,G)基因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显示,患病鱼、人工感染病鱼和病变细胞均为IHNV阳性,扩增序列与IHNV糖蛋白基因同源性为98.2%。对该病毒分离株的G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与亚洲分离株聚为一簇,属于JRt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
<正>哲罗鱼(Hucho taimen)又称太门哲罗鱼,是鲑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冷水性鱼,因其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近年来哲罗鱼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和范围在国内迅速扩大。四川省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于2014年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引进该品种开始进行人工养殖。2016年8月份,该所冷水鱼养殖示范基地当年繁殖的哲罗鱼稚鱼出现死亡,且病死率居高不下,经现场诊断和剖检,判断为哲  相似文献   
15.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近年来引起斑点叉尾鮰暴发高致死性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对防治该病提供技术储备,本研究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XH.SM.1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形态特征。电镜观察显示,XH.SM.1为两端钝圆的短杆状细菌,菌体平均长度(1.73±0.35)μm,平均直径(0.43±0.04)μm。全基因组测序得到XH.SM.1基因组大小为4.56 Mb,GC含量为66.60%,编码4087个基因。将基因组序列上传NCBI,得到登录号:PYBO01000001.1。通过与VFDB数据库比对,预测得到3个可信度较高的毒力基因。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XH.SM.1与10株完成图水平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有较好的共线性。ARDB数据库预测和基因组岛分析,共同发现XH.SM.1基因组中含有许多耐药基因。泛基因组分析显示XH.SM.1呈现开放性(open)结果,这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环境常在的条件致病菌的表型相吻合,说明其适应环境和与外界进行遗传物质交流的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6.
正2.真核系统表达抗菌肽的研究酵母作为工程菌表达外源蛋白质技术是近年来日益发展的真核表达体系。酵母作为低等真核生物,具有细胞生长快、营养要求低、易于规模化生产、遗传操作简单等特点,能够对表达的蛋白质进行正确加工、修饰及合理的空间折叠,不会产生内毒素,并且一些类型的酵母其表达产物可分泌至胞外,既可以减轻宿主细胞代谢负荷,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重组虹鳟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IFNa的抗病毒效果,本研究根据NCBI中登录的虹鳟IFNa基因序列(AM489418)设计引物,PCR扩增IFNa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pET32a(+)-IFNa,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重组IFNa(rIFNa)蛋白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大小约为35 ku;重组蛋白纯化后经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IFNa蛋白大小符合预期;通过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了rIFNa蛋白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rIFNa蛋白的生物活性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抗病毒效价约为1×10~4U/mg。以上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虹鳟rIFNa蛋白具备较好的抗病毒活性。本研究为后续研究rIFNa蛋白作为免疫增强剂抵抗病毒感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3.抗菌肽的屏障功能及机制对于水产动物来说,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性远高于特异性免疫,水产动物的屏障作用是保护水产动物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研究表明,很多水产动物的上皮细胞均可表达抗菌肽,它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参与机体免疫调节,提高角质形成细胞的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等致病生物的抵抗能力,抗菌肽在动物黏膜和皮肤防御方面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抗菌肽可以调控紧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各种疾病频频发生,抗生素大量使用甚至滥用的情况也日趋严重,寻找抗生素的替代物已迫在眉睫。而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抗菌药物,由于其具有分子量小、水溶性好、抗菌谱广且作用机制特别、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成为新型抗生素开发的良好候选资源。鱼类抗菌肽的研究不仅加深了人  相似文献   
20.
<正>赤鲈(Perca fluviatilis)又名河鲈、五道黑,属鲈形目、鲈亚目、鲈属、鲈科,广泛分布于欧洲和西伯利亚地区,我国仅在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龙古河流域有自然分布。它具有生长快、适温广、肉质鲜嫩、爽滑少刺、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量较低等特点,是冷温带河、湖名贵鱼类。赤鲈属凶猛肉食性鱼类,野生条件下仔、稚鱼以摇蚊幼虫、浮游动物等为食,成鱼以池沼公鱼、湖拟鲤、银鲫等为食,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