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2篇
  5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昌优2号(中优120)系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采用中9A与自选的大穗优质恢复系R120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广、米质优、抗性较强、易制种等特点,2004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2.
多环境下水稻产量及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蛋白质含是、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等8个品质性之间的遗传相关,以及直甸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等4个品质性状与单株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单产量等4个产量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任两个品质性状之间及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均存在某种遗传相关,其中有的性状之间表现为较复杂的遗传相关,存在两种以上的遗传相关分量,而另一些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较为简单,仅存一、二种遗传相关分量。  相似文献   
73.
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来,世界各主要产稻国对水稻品质的改良十分重视,都列为主要育种目标之一。我国的水稻育种工作,过去偏重于高产品种的选育,对品质的改良重视不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质的要求已越来越迫切。因此,选育既高产、多抗又优质的水稻品种。就成为当前我国水稻育种的重点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74.
分析了江西6个不同纬度、海拔地点32年以上的日平均气温,认为江西适宜用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制种的地区在赣南及赣中南部,但这些地区繁殖不育系比较困难;温敏型不育系的种子繁殖可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进行.提出了在江西气温条件不同的地区分别建立制种基地和繁殖基地的设想,温敏型不育系种子还可在海南岛异地繁殖.  相似文献   
75.
水稻新质源光温敏核不育系B06S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质源光温敏核不育系B0 6S系我室从CP2 3 1×奉新红米杂交F3 群体中发现 1株不育突变体选育而来。该不育系属早籼类型 ,3月下旬、4月下旬、5月下旬和 6月中旬播种 ,其播始天数分别为 78~ 80d、68~70d、65~ 67d和 5 5~ 5 7d。株叶形态好 ,主茎叶片数 1 2片 ,每穗颖花数 96;米质优 ;开花习性好 ,柱头外露率高达 82 .5 %。育性转换明显 ,且育性转换以温度诱导为主 ,光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属温光型 ,即高温长光不育 ,低温短光可育 ;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 2 3 .5℃左右 ,在南昌不育期长达 80d ;可育期结实率高。该不育系的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并具一定的广亲和性 ;配合力强 ,可配制出长江中下游早稻中熟优质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76.
光温条件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不同的光温条件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光敏型两用核不育系短光照可育,长光照不育的特性,对光长的要求有局限性,并需要一定的昼夜节奏.在诱导育性转换的作用中,暗期的作用比光期的作用更大。对部分两用核不育系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光温条件对光敏型和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育性作用的两个基本模式;同时,讨论了两系杂交稻制种与繁殖的季节问题.  相似文献   
77.
昌优1号(优Ⅰ120)系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采用优ⅠA与自选的新恢复系R120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潜力大、稳产性能好、适应性广、抗性较强等特点,2005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8.
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土壤—水稻系统的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形态、分布状况、重金属对水稻的生理生态效应、水稻吸收累积重金属的影响因素及水稻对重金属抗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9.
研究表明各产量构成性状不仅普遍存在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而且还普遍存在基因型×环境互作。但是不同性状其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多数性状,如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千粒重、粒长、粒宽、籽粒长宽比、穗长及株高等性状的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只有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两性状的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所  相似文献   
80.
昌优10号系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以五丰A与自选的新恢复系昌恢121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晚稻新组合。2004 ̄2005年参加江西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较好。2006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