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7篇
农学   22篇
  2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观察了‘辣椒枣’(Ziziphus jujuba Mill.‘Lajiaozao’)二倍体和四倍体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并将其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加以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与二倍体相比,同源四倍体终变期染色体构型复杂,有单价体、二价体、三价体和四价体出现,并且此时期出现双核仁,且核仁一大一小;中期Ⅰ和中期Ⅱ有部分染色体游离于赤道板外;后期Ⅰ和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桥现象;四分体时期还出现了二分体、含微核的异常三分体和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减数分裂行为异常是同源四倍体‘辣椒枣’育性降低的细胞学原因。  相似文献   
102.
培养环境对枣组培微嫁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套高效的枣组培微嫁接体系。[方法]以感染枣疯病的婆枣组培苗(以下简称染病苗)为砧木,以冬枣组培苗茎段为接穗,研究若干环境因子对枣组培微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将枣组培微嫁接苗置于蔗糖浓度为50 g/LMS无激素培养基中的成活率较高。适宜的培养基pH值为6。采用不同封口材料控制培养瓶内湿度的研究表明,棉塞和单层封口膜封口可保持瓶内湿度,并有利于微嫁接苗的成活。微嫁接苗在28℃进行培养较为适宜。在适宜条件下枣组培微嫁接的成活率最高,达33.3%。[结论]培养基蔗糖浓度、pH值、培养温度和湿度均会影响枣微嫁接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3.
基因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枣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赞皇大枣、冬枣、月光枣、阜平大枣和辣椒枣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枣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TDZ、NAA、2,4-D对枣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均有作用;5个供试基因型的枣花药愈伤组织均在附加TDZ的增殖培养基上的增殖量最大;三十烷醇和TDZ均能诱导枣花药愈伤组织分化出再生植株;不同基因型之间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以阜平大枣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以月光枣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4.
枣抗裂果种质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苑赞  卢艳清  赵锦  刘孟军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3):4968-4976
【目的】筛选评价出抗裂果种质,直接为枣的栽培生产与育种应用提供品种材料。【方法】通过连续5年对169个枣品种的果实裂果方式、裂果率、裂果程度比较,进行抗裂果评价;利用石蜡切片技术比较不同抗裂程度品种果皮及果肉内部显微结构的差异。【结果】综合裂口数量、裂口长度及裂口面积等因素,建立了枣裂果病情分级体系;通过4种裂果方式的统计分析,发现枣的裂果方式以纵裂为主;筛选出一批抗裂品种,如葫芦长红、官滩枣、河北龙须枣、茶壶枣、雪枣、尖枣、串铃枣、成武冬枣、中阳团枣、洪赵脆枣、棉絮枣、冷枣、晒枣、皖牛奶枣、南京大木枣和磨盘枣等;不同抗裂程度品种的果实结构差异明显,抗裂品种果皮的表皮层厚度均匀、细胞排列整齐紧密;随着抗裂果能力的下降,果实表皮层不均一程度加重,且细胞排列趋向散乱无序。【结论】筛选出一批抗裂果的枣品种,明确了抗裂果能力与枣果表皮细胞均一性和紧密程度正相关,而与果肉细胞致密程度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5.
刘嘉彬  刘孟军  刘平 《园艺学报》2020,47(Z2):2931-2932
‘雨珠’枣是从‘大雪枣’的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来的富含酸和维生素C的优良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7.10 g,可滴定酸含量1.32%,维生素C含量7.77 mg • g-1 FW;早果性和丰产性强,果实9月下旬着色成熟,果肉松脆,酸味浓,适宜鲜食和加工;抗裂果和缩果;适宜在河北省献县、赞皇县、行唐县及生态条件类似区域栽培。  相似文献   
106.
107.
‘沾冬2号’是从我国第一大主栽鲜食枣品种‘冬枣’(二倍体)的自然变异中选育出的大果型优质新品种,经鉴定为二、四混倍体。其在田间容易发生倍性的自然分离,果实性状很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其推广应用。对其田间自然变异进行了大规模筛查和倍性鉴定,并开展了其田间枝干截面愈伤途径诱导不定芽再生,以期获得纯四倍体材料。结果表明,在基于形态观察表现倍性分离的150个自然新稍中,经流式细胞仪鉴定72个为二倍体,75个为二、四混倍体,3个为四倍体(仅占2.00%)。对二、四混倍体植株的茎干进行了短截和生长调节剂诱导不定芽处理,其中茎粗3 cm左右的枝条截面经4 mg/L TDZ+2.0 mg/L硝酸银溶液处理后,在18 d时愈伤率达96.67%,出芽率为20%,平均单枝截面出芽数为0.20,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枝干截面再生的14个不定芽均为二倍体。可见,‘沾冬2号’在自然萌发和人工诱导不定芽条件下均可发生倍性分离,虽然分离产生的材料中二倍体和二、四混倍体占绝大多数,但仍可获得少量的纯四倍体。  相似文献   
108.
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利用秋水仙素在田间诱变"临猗梨枣"(二倍体)茎尖,经多年高接纯化后得到纯合四倍体枣新品种"辰光",这是目前国内外首个四倍体枣品种。与"临猗梨枣"相比,"辰光"枣头节间变短,皮孔增大,皮孔密度减小;枣吊变短;  相似文献   
109.
‘虹光’枣是采用田间愈伤途径免嵌合体纯化多倍体诱变技术,由‘月光’枣经秋水仙素诱变获得的同源四倍体新品种,继承了原品种成熟早、早果、丰产、成枝力低、易管理的优点,但叶片变大、浓绿,叶缘皱褶明显,单果质量增加72.6%(平均12.6 g)。在河北赞皇贫瘠山地,果实8月下旬成熟,卵圆形,果肉质地酥脆,汁液多,较甜,鲜食品质优良。适宜在河北省献县、赞皇县、行唐县及生态条件类似区域栽培。  相似文献   
110.
田间喷施生长调节剂对冬枣胚发育及坐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 要:以轻度败育枣品种冬枣为试材,在盛花期进行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GA3、IAA、6-BA)的喷施试验,旨在明确外源生长调节剂对枣胚发育和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6-BA(50 mg/L~150 mg/L)可有效提高冬枣小果含仁率至100%(对照91.1%),同时坐果率可达18.3%(对照7.3%);而喷施GA3、IAA却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冬枣含仁率,但果实坐果率明显提高分别为69.3%(对照17.0%)、45.8%(对照1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