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1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浅谈游客中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刘娅 《农业与技术》2007,27(4):32-35
本文从游客中心的概念入手,分别从游客中心的功能作用、设施服务要求及规划布局三方面讲述如何构建游客中心,在最后总结了全文,并指出了游客中心的一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2.
为探究不同类型生态浮床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以动植物、浮毯、填料、单一漂浮植物(中华天胡荽)、美人蕉等5种生态浮床为试验组,通过检测水质净化的重要指标,确定不同类型生态浮床对水质净化指标的优势组合。结果表明,浮毯组和美人蕉组对总氮(TN)去除效果较好;美人蕉组、填料组和浮毯组对总磷(TP)去除效果较好。氨氮对TN降解贡献不大;硝氨对TN降解贡献较大。试验结果表明,5种生态浮床在净化水质方面效果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43.
以工业生产中主要污染物二甲苯、乙酸乙酯为研究对象进行国内活性炭吸附特性研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了在不同废气浓度、速度等参数下活性炭对二甲苯及乙酸乙酯的吸附性能,绘制了不同状态下气体穿透曲线,探讨了活性炭吸附规律,为工业吸附、脱附工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4.
为筛选对由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引起的桃褐腐病具有抑制作用的酵母菌株,采用平板对峙的试验方法,从新疆北部12个地区分离的102株酵母菌中筛选出7株对桃褐腐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酵母菌株,其中菌株EEQS-7D拮抗活性最强,该菌株对桃褐腐病菌的抑菌率达78.90%。人为打孔接种活体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可显著降低桃褐腐病发病程度,抑制率达51.83%。生防相关性状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能够产生蛋白酶,透明圈直径达到34.5 mm,说明EEQS-7D主要通过分泌蛋白酶达到抑制桃褐腐病的效果。通过对菌株EEQS-7D的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试以及2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  相似文献   
45.
农业面源污染理论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研究进展、监测评价模型及农业政策和经济等控制措施,分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的现状,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策略、法律法规、政策和农业管理体系。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监测评估、技术支撑、行政管理和资金保障五大体系,这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6.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设计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分层评价方法,用来评价输气管道设计方案.该方法根据正交设计和多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满足实际管道工程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然后从预选方案中选出满足工艺参数组合的较好方案,通过对较好方案的四项技术经济指标值进行比较,得出最优方案.实例分析表明,用分层评价方法实现输气管道设计方案的优选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分数度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根系生理生化特征,以探究马尾松应对磷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为低磷区域的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2年生马尾松幼苗为材料,采用石英砂盆栽的方法,基于全国马尾松林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2.250 0 mg·kg-1),设计0 (P0)、0.562 5 (P1)、1.125 0 (P2)、2.250 0 (ck)、4.500 0 (P3)、9.000 0 (P4) mg·kg-1共6个有效质量分数度,分析了2个采样时间[8月(处理1.5个月)与9月(处理3.0个月后)]马尾松幼苗根系活力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有机酸质量摩尔浓度、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以及3种抗氧化保护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差异。【结果】①随着磷质量分数的增加,ACP活性与有机酸质量摩尔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P0处理的ACP活...  相似文献   
48.
拮抗放线菌能够产生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应用潜力巨大.本研究以桃细菌性穿孔病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已有拮抗菌库中筛选对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放线菌,发现菌株QH?16的拮抗效果最佳,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  相似文献   
49.
江西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江西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分布概况,论述了江西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江西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0.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Cd(Ⅱ)的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50℃和700℃热解温度下分别制备了两种生物炭(BC350和BC700),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在700℃下制备的生物炭芳构化程度更高,疏水性更强,比表面积更大,孔结构发育更加完全。研究Cd(Ⅱ)在两种生物炭上的吸附发现,Two-site 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比One-site 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更好描述Cd(Ⅱ)在生物炭表面的吸附。BC700对Cd(Ⅱ)的吸附容量大于BC350,解吸率远小于BC350,吸附效果更好;离子交换和阳离子-π作用两种吸附机理同时存在并共同作用,前者分别占BC350和BC700总吸附容量的13.7%和1.1%,后者分别占86.3%和98.9%,阳离子-π作用是最主要的吸附机理。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生物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和π共轭芳香结构分别提供不同机理的吸附位点。由于具有更多的离子交换位点,BC350对Cd(Ⅱ)吸附受pH影响较BC700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