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篇
  8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江苏近岸夏季鮸的生物学与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6年夏季江苏近岸游泳动物资源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研究了江苏近岸鮸Miichthys miiuy群体的体长组成、体重组成、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等生物学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江苏近岸鮸的群体组成以当龄未成熟的幼鱼为主,个体数占87.63%,体长为70~280mm,主要分布于121°30’E~122°E、32°N-33°N海域,适温为25~27℃;性成熟Ⅳ期以上未产卵的鮸分布海域为海州湾南部和长江口大沙滩北侧区域,适温为24—26℃,体长为364—713mm,最小性成熟体长(Ⅵ期)为364mm,推测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以上;鮸摄食等级随个体的增大而升高;该种群呈明显集群性分布,个体大小分布区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2.
论述了分工专业化对于提高农户经济效率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户分工专业化面临的两难冲突:分工专业化在扩大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增加了就业风险、市场风险和交易费用。从而指出解决这种两难冲突的途径:合作组织化。  相似文献   
203.
<正>《小动物疾病防治》课程是高职院校宠物临床医疗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核心课、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掌握宠物临床诊疗技术知识。《小动物疾病防治》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特别强,操作性特别强。因此实践教学是这门课应该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需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式方法培养既能提笔搞理论又能诊断做临床的宠物人才[1-2]。《小动物疾病防治》在学生充分掌握常见品种解剖生理特征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4.
为了解吕四渔场鱼卵种类组成和生物密度分布,2008年4月至7月在吕四渔场(32°~34°N)底拖网禁渔区线内侧布设了31个站位,进行了4个航次鱼卵调查。调查共发现鱼卵12种,4月鱼卵优势种为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5月为鳓(Ilisha elongata),6月和7月均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垂直网采样鱼卵平均生物密度为1.71 ind·m-3,5月生物密度最高为2.77 ind·m-3,6月最低为0.566ind·m-3,4月和7月居中,分别为2.06ind·m-3和1.35ind·m-3;水平网采样鱼卵平均生物密度为6.675ind·min-1,4月生物密度最高为12.484ind·min-1,其次为5月(6.916ind·min-1)和7月(5.323ind·min-1),6月最低(1.977ind·min-1)。吕四渔场鱼卵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北部海区多于南部海区。  相似文献   
205.
南通市大型海洋排污海区潮间带底栖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在即将建设的南通市大型海洋排污海区附近区域,设置3个断面进行潮间带底栖生物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区共调查发现潮间带生物24种,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最高(占37.5%),环节动物次之(占33.3%).优势种为:托氏虫昌螺、文蛤、四角蛤蜊、彩虹明樱蛤和泥螺,这5个优势种均为软体动物.该区域潮间带生物的平均生物密度为203.73 个/m2,平均生物量为72.42 g/m2,其中以软体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和生物密度为最高(分别占89.22%和82.20%).  相似文献   
206.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酿酒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现状,梳理痛点卡点,明确育种方向与重心。【方法】利用2021—2022年度四川省酿酒小麦区域试验3个试验点近红外品质检测结果及农艺性状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参试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个品种粗蛋白含量均值为11.63%,淀粉含量均值为68.17%,湿面筋含量均值为28.10%,Zeleny沉降值均值为31.66 mL;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降值三者相互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淀粉含量均为极显著负相关。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个品质指标在地点间、品种间、地点×品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地点影响大于品种。地点间比较结果,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降值3个指标高低顺序均为崇州>绵阳>新都,而淀粉含量高低为新都>绵阳>崇州。品种间4个品质指标也存在规律性的差异,与相关分析结果一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品种可分为4类,数量最多的两类均与高产有关;类型丰富,但缺少聚焦。【结论】酿酒小麦育种与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建立针对性的筛选体系,未来仍有较长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207.
【目的】为保障小麦生产安全,促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在进入市场前对品种特性的分析,可为广大用户提供生产所需信息,为良种良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数据,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等对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618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2年区域试验AMMI模型分析表明,川麦618产量处于中等水平,稳定性好。大区生产试验中,川麦618平均每666.7 m2产量450.52 kg,有效穗23.57万穗/666.7 m2,千粒重47.93 g,穗粒数47.28粒;根据AMMI分析排序图比较品种特性优劣:中科麦1816>川麦618>蜀麦1958>川育42>绵麦367>西科麦5518;GGE图分析表明,川麦618具有比较优势。【结论】小麦新品种川麦618是一个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表现较好的优质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208.
以定植于根箱中的‘妃子笑’荔枝为材料,评价修剪对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枝梢和根系发育的影响。设3个处理,对照组荔枝只去除顶芽,未进行枝梢修剪;低位和高位修剪组的修剪口枝梢平均直径分别为13.25mm和9.39mm。结果表明:荔枝低位和高位修剪均显著提早了新梢萌芽和抽梢的时间,但抑制了新梢的伸长。枝梢修剪处理后,新梢的相对生长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新梢成熟时间相对应的比对照组要长。然而,修剪可缩短新梢成熟的绝对时间,有利于培育较早成熟的枝梢。修剪对荔枝根长密度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根系的生长速率。因此,修剪可促进荔枝新梢的萌发和成熟,但早期会抑制根系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209.
为探索猪血小板反应蛋白3(thrombospondin 3,THBS3)在PRV复制中的功能,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THBS3基因缺失的PK-15稳定细胞株。首先,根据THBS3基因序列和CRISPR/Cas9靶点设计原则设计并合成2对sgRNA序列,退火后连接到Lenti-CRISPRv2慢病毒表达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T)获得重组慢病毒,收集细胞上清并离心去细胞碎片后转导PK-15细胞,进行嘌呤霉素筛选获得THBS3敲除的PK-15细胞株;将重组病毒rPRV-GFP接种至野生型和缺失型细胞评价病毒复制差异。结果显示,表达sgRNA的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将收获的慢病毒转导细胞后通过筛选获得1株无THBS3蛋白表达细胞株(PK-THBS3-KO),通过测序发现外显子3有1个碱基的插入;感染试验显示,THBS3基因缺失后抑制了PRV复制。结果表明,通过CRISPR/Cas9系统成功构建了PK-15的THBS3基因敲除的稳定细胞株,PRV感染试验显示基因缺失后抑制了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