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篇
  8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1.
我国发现的一种引起鸭产蛋下降综合征的新型黄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10年4月起,中国东南部分省份的部分鸭场发生一种以产蛋严重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并迅速蔓延至我国各主要养鸭省市,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和北京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调查珠海市诱发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息儿的主要吸入性过敏原。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珠海市250例变应性鼻炎和200例哮喘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和过敏原测定,将检出的阳性血清特异性IgE和过敏原用帕累托图分析找出最重要的过敏原。结果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息儿血清特异性IgE总阳性率为95.6%,主要过敏原是螨(43.8%)和屋尘(35.3%)。变应性鼻炎患儿对植物性过敏原易感性较哮喘息儿强,对兽羽类过敏原易感性较哮喘患儿弱。男女患儿血清过敏原有所差别,男性患儿对屋尘(45.6%)和螨(36.7%)过敏阳性率高,女性患儿对螨(52.4%)和植物过敏原(24.8%)阳性率高。结论螨和屋尘是珠海市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息儿主要过敏原,次要过敏原阳性率、不同性别对过敏原易感性有所不同,血清特异性IgE是诊断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3.
以腐殖土、草炭、蛭石、有机肥和复合肥(16-16-16)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方法,设计9种不同配方的轻基质,以红壤加腐殖土为对照,系统研究不同配方基质的理化特性及对黄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筛选最佳的黄竹容器育苗基质。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显著优于对照,在各配方基质中黄竹容器苗的生长显著高于对照;苗木地径、苗高、生物量、分蘖数、主根根数和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25.7%~70.4%、54.1%~126.0%、88.8%~287.2%、33.3%~116.7%,90.0%~270.0%和0.9%~60.3%;苗木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3%~21.7%、27.8%~82.2%和19.3%~110.9%。综合分析9种基质的理化性质和对黄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得出的基质最优配方为腐殖质∶草炭∶有机肥∶蛭石∶复合肥=50%∶25%∶15%∶7%∶3%,可推广用于黄竹容器育苗。  相似文献   
114.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借助光学显微镜测定出慈竹叶片的表皮细胞、泡状细胞、叶肉细胞、气腔、薄壁细胞、厚壁细胞的长度和密度,对不同秆龄的慈竹叶片进行比较解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秆龄的慈竹叶片之间解剖结构并没有太大区别,慈竹叶片在解剖结构上存在变异,各指标变异系数范围为17.58%~34.88%,变异系数均超过15%。构建了慈竹叶片各类细胞长宽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回归分析表明,以各细胞的宽作为自变量,分别与其长作为因变量时存在高度相关的线性关系,但叶肉细胞长宽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5.
116.
正当前,我国粮食作物生产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但经济作物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大蒜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市场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作为大蒜的最大生产国,大蒜生产机械化尤其重要。山东成武县:大蒜农机农艺"无缝嫁接"大蒜是山东成武县第一大经济作物,每年种植规模都在40万亩(1亩≈0.067 hm~2)以上。但是,由于大蒜适宜收获期短,人工作业强度大、效率低、用工多,严重影响了蒜农种蒜积极性,制约了大蒜  相似文献   
117.
无效变量消除法在油菜籽芥酸近红外无损速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改善油菜籽芥酸近红外预测模型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方法,利用无效变量消除法(UVE),对135个油菜籽样品近红外光谱信号进行筛选,并利用筛选后的光谱对油菜籽芥酸含量进行偏最小二乘法交叉验证。结果表明,UVE法筛选变量后建立的芥酸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和速度显著优于全波长参与建立的芥酸校正模型。散射校正加一阶导数对光谱预处理,UVE法筛选变量,偏最小二乘法交叉验证建立的校正模型效果最好,其预测值与标准值的相关系数R达到0.92,交叉验证预测均方差为2.2。因此,用UVE进行波长选择后建立的近红外模型,能准确快速地对油菜籽芥酸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8.
以北海市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北海城市空间扩展情况,结合北海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利用MAP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研究北海城区在城市空间过程中对农用地的胁迫作用,提出了在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减轻农用地胁迫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9.
温敏雄性不育小麦SCT-1育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温敏雄性不育系SCT-1在四川生态环境下的育性遗传特征,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2个具一定恢复效果的品系B2183、M2003-1,分别与SCT-1杂交构建群体,利用亲本、F1及F2群体的表型数据,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SCT-1育性遗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CT-1育性主要受核基因控制,2个组合F2育性均呈连续分布,具多峰、偏态现象,SCT-1/B2183组合育性遗传符合MX2-AD-AD模型,即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SCT-1/M2003-1组合符合MX1-AD-ADI模型,即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2个组合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2.89%,91.19%,主基因对育性恢复的影响较大。聚合多个主基因的恢复材料对SCT-1杂交育种利用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20.
脱落酸、水杨酸和钙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脱落酸(ABA)、水杨酸(SA)和氯化钙(CaCl2)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以津优35号黄瓜幼苗为试材,叶面喷施0.1 mmol.L-1 ABA、1 mmol·L-1 SA和10 mmol·L-1 CaCl2,以喷洒去离子水为对照(CK),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低温(昼/夜温度8℃/5℃,光量子通量密度为100μmol.m-2·s-1)处理.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可使黄瓜幼苗的冷害指数、电解质渗漏率(EL)、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升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胁迫前经ABA、SA和CaCl2预处理,黄瓜幼苗的冷害指数分别比CK降低50.0%、40.0%和47.1%,EL和MDA含量的增加幅度明显减小,胁迫初期H2O2含量增加幅度大于CK,但24 h后呈下降趋势,72 h时分别比CK降低27.9%、27.5%和34.4%;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CK.说明ABA、SA和CaCl2对黄瓜幼苗抗冷性有明显的诱导效应,这种效应与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和渗透调节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