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18篇
  8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郑青松  刘友良 《棉花学报》2001,13(5):278-282
适当浓度范围 DPC浸种均可提高棉花幼苗耐盐性 ,其中以 1 50 mg· L- 1浓度浸种效果最好。盐胁迫下 1 50 mg·L- 1DPC浸种的幼苗与水浸种相比 ,降低了幼苗对盐分的吸收 ,增强棉苗体内盐分区域化分配 ,促进根系对 K+的吸收和向叶片的选择性运输 ,维持体内的离子平衡 ,降低叶片细胞电解质的外渗 ,改善叶片水分状况和活性氧代谢 ,明显提高叶绿素含量 ,增加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22.
刘怀攀  朱自学  刘友良 《种子》2007,26(3):58-60
研究了渗透胁迫下,小麦品种豫麦18(抗旱性较强)和扬麦9号(抗旱性较弱)幼苗类囊体膜上非共价结合态(noncova—kndy conjugated:NCC)多胺(polyamines:PAs)和高氯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perchloric acid insoluble covalently conjugated:PISCC)多胺(PA)含量的变化。发现渗透胁迫下,抗旱性弱的扬麦9号的NCC-亚精胺(sperm/dine:Spd)、PISCC-腐胺(putrescine:Put)和PISCC-Spd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豫麦18;扬麦9号的NCC-精胺(spermine:Spm)含量明显下降,而豫麦18的NCC—Spin含量变化不明显。外源Spd处理明显抑制了渗透胁迫下扬麦9号类囊体膜上NCC—Spd含量的下降,也提高了扬麦9号小麦幼苗的抗性;Spd生物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剂MGBG处理,则明显促进了渗透胁迫下豫麦18类囊体膜上NCC—Spd含量的下降,也降低了豫麦18小麦幼苗的抗性。PISCC—PAs生物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剂-o-phen处理,促进了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类囊体膜上PISCC—PAs含量的下降,而且明显降低了小麦幼苗的抗性。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类囊体膜上NCC—Spd、NCC—Spm、PISCC—spd和PISCC—Put水平在胁迫条件下的稳定有利于增强小麦幼苗适应渗透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23.
移栽处理对鹅掌楸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鹅掌楸幼苗在移栽初期,由于根系受损,使地上部分的受到强烈抑制,并导致根/茎干物质生物量比值明显上升,鹅掌楸苗栽种早期应加强管理,这样可提高成活率,在苗圃育苗中,可作移栽处理,促进其根系发育,以提高苗木移栽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4.
棉花高产品种的株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泗棉3号作为近期育成的棉花高产品种的典型代表,与苏棉5号进行比较,研究高产品种的株型形成特点。其主要结果为,高产品种在株型结构上表现为植株有适当的高度,主茎及果枝节间长度分布均匀,第一果节间较长,横向生长势弱。果枝与主茎夹角由下向上呈逐渐变小趋势,植袜为塔型。叶片较小,且与水平面夹角大,叶层分布均匀,株型疏朗,消光系数小,这样有利于改善植株内部的光照条件,提高光合效能。  相似文献   
25.
铝胁迫下钙对小麦根液泡膜功能和膜脂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麦根尖液泡膜微囊 ,比较了铝胁迫下钙对耐铝小麦品种Altas 6 6和铝敏感品种Scout 6 6的根长、根系液泡膜ATP酶和焦磷酸酶活性、膜脂组成的影响。铝胁迫下增加营养液中的钙浓度 ,可明显缓解铝对两品种根伸长的抑制作用 ,提高根系液泡膜H ATP酶、焦磷酸酶和Ca2 ATP酶活性 ;增加磷脂含量 ,部分抑制了铝胁迫所引起的半乳糖脂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26.
棉花高产品种的源库流特点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以泗棉3号作为近期育成的棉花高产品种的典型代表,与苏棉5号进行比较,研究高产品种的源库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其主要结果为高产品种具有较早的库形成能力,生殖生长势强,即在中期有较多的干物质进入生殖器官,同时幼铃(10日龄)应有较强的获得光合产物的能力。高温富照期有较高的成铃强度和库活性,叶源既要有较强的物质生产能力,还应将形成的产物尽快地输出。在生化方面,叶源具有较强的光系统PSI和较高的RuBPcase活性。  相似文献   
27.
棉花品种耐盐性鉴定指标可靠性的检验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孙小芳  刘友良 《作物学报》2001,27(6):794-801
采用盐化土壤盆钵全生育期栽培法,在0、0.15%、0.30%、0.45%、0.60%NaCl胁迫下,比较了13个陆地棉品种的耐盐性,分析了不同鉴定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相对出苗率、苗期相对株高、相对叶面积是苗期耐盐性鉴定可靠且简易的指标.相对花铃期天数、相对成熟期株高、相对果枝数、相对铃数与相对籽棉产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0.45%是鉴定棉花  相似文献   
28.
大麦根液泡膜Na+/H+逆向运输与盐分区域化分配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检测喹吖咽荧猝灭和恢复,测定了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的大麦品种根系液泡膜微囊质子活性和Na+/H+逆向运输活性。液泡膜H+-STPase在运质子中起主导作用;100mmol/L Nacl诱导大麦根系液泡膜Na+/H+逆向运输活性,且耐盐性强的品种高于耐盐性强的品种高于耐盐性弱的品种;耐盐性不同的大麦品种K+、Na+在植物体体内区域化分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系液泡膜Na+/H+逆向运输活性。  相似文献   
29.
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棉花萌发生长和离子吸收特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 0、1 0 0、2 0 0 mmol· L- 1Na Cl处理下 ,对棉花耐盐性差异较大的两个基因型枝棉 3号和泗棉 2号的萌发特性、盐分吸收以及棉花幼苗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2 0 0 mmol· L- 1Na Cl胁迫 7d后 ,两基因型种子的含水量和子叶 K+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但耐盐较强品种枝棉 3号 Na+、Cl- 含量和电导率明显低于耐盐较弱品种泗棉 2号。盐胁迫下枝棉 3号幼苗性状显著好于泗棉2号  相似文献   
30.
铝对小麦根细胞质膜ATP酶活性和膜脂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铝胁迫下 ,耐铝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 ( Altas66,耐铝 ;Scout66,铝敏感 )根细胞质膜 H+ - ATP酶或 Ca2 + -ATP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 2 0 μmol/ L 和 10 0 μmol/ L 铝处理 5 d,质膜 Ca2 + - ATP酶活性明显下降 ;H+ - ATP酶活性在 2 0 μmol/ L 铝处理时上升 ,10 0 μmol/ L 铝时下降。质膜磷脂含量下降 ,糖脂含量上升 ,但铝敏感的 Scout66磷脂 /糖脂比值下降较耐铝的 Altas66显著。 2 0和 10 0 μm ol/ L 铝处理后 ,Scout66的亚麻酸含量和脂肪酸不饱和指数明显下降 ,Altas66的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则稍有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