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5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产小麦花后植株氮素累积、转运和产量的水氮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高产小麦合理灌溉和氮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小麦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在豫北高产麦田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小麦花后植株氮素吸收、累积和转运的影响。试验采取灌水与施氮量两因子裂区设计,其中灌水为主区,设全生育期不灌水(W0)、拔节期灌1水(W1)和拔节水+开花水灌2水(W2)3个水平;施氮量为副区,设置4个水平,即每公顷施纯氮量0kg(N0)、180kg(N1)、240kg(N2)和300kg(N3)。结果表明,W1和W2下小麦籽粒产量较W0分别提高16.6%和25.6%,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14.2%和19.2%。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的提高与氮素积累和转运有关。灌水增加了茎鞘、叶片和颖轴的氮素累积量,提高了茎鞘氮素转运效率和贡献率,但减小了叶片氮素转运量、转运效率和贡献率。施氮可显著增加小麦花后植株氮素累积量及氮素转运量,进而提高小麦籽粒氮素累积量和蛋白质产量。与N0相比,成熟期N1、N2和N3籽粒氮素累积量分别增加44.9%、59.3%和60.2%,叶片贡献率分别增加60.2%、40.9%和61.5%,籽粒产量分别提高75.3%、73.5%和79.8%。水氮互作显著影响叶片氮素累积量和氮素转运效率,但对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影响不显著。综合来看,在豫北高产条件下,不灌水或灌1水时小麦适宜施氮量为180~240kg·hm-2,灌2水时适宜施氮量为240kg·hm-2。  相似文献   
22.
运用中早熟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对其产量构成各因子与皮棉产量进行遗传变异、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总铃数对皮棉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衣分和单铃重,子指最小。在高产栽培与育种实践中,应注意合理密植,提高优质、有效铃数,适当增加铃重和衣分,促进各因子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玉米自交系主要植株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选择代表性的父本、母本自交系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测定其主要植株性状和单株产量。结果表明,穗行数、行粒数、穗位高、雄穗分支数、节间长与单株产量均显著正相关,其中,穗行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达0.8824。株高与节间长、穗位高(r=0.7372)、穗行数和雄穗分支数显著正相关。穗长与百粒重极显著正相关(r=0.6631)。出籽率与穗行数、行粒数极显著正相关。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穗行数、行粒数等穗部性状直接影响自交系的单株产量,但株高等同样是自交系选育的关键性状,自交系选育要兼顾穗部性状和植株性状,以获得株型适中兼大穗型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24.
虫类甲壳素/壳聚糖的研究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全面综述了松毛虫、蝇蛆、蚕蛹、黄粉虫、蝉、掸子虫等虫类甲壳素的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虫类甲壳素/壳聚糖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当前壳聚糖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开发虫类壳聚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虫类壳聚糖系列功能食品的开发对于虫源食品的开发及其产业化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
太湖流域典型区域水稻土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宜兴市为调查对象,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市水稻土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供试地区水稻土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28.73g/kg,高于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时的21.00g/kg,施肥管理和秸秆还田是维持和提高有机质含量的重要措施;地统计分析(普通克里格)表明,有机质含量的半方差模型为指数模型,变程132.35 m,C_0/(C_0+C_1)值为64.10%,表现出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既受到气候、母质、地形以及土壤类型等自然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施肥、耕作措施、种植制度等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克里克插值预测图显示,西部圩田区和东北部平原区的有机质含量比较高,而南部丘陵区的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克里克插值预测图能有效识别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特性,对实施土壤养分的分区管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治理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石膏不同用量对盐碱棉田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碱土对棉花出苗、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有着重大影响,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进行了盐碱土石膏用量改良研究。结果表明,石膏对盐碱土0~20 cm土壤改良效果明显,施用石膏处理的HCO3-和CO32-平均为0.040%和0.001 6%,比对照的0.049%和0.003%分别降低32.34%和19.39%,出苗率平均为91.63%,比对照的74.8%提高22.69%,株高、果枝数、单株成铃比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增加,棉花产量增产明显,公顷施石膏3 000 kg、3 750 kg和4 500 kg棉花皮棉产量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以施石膏3 750 kg/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7.
秋乐5号棉花间套模式优化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多年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对秋乐5号棉花主要间套作模式进行优化分析,总结提出了最优间套栽培模式及各模式最适经济效益,并对主要栽培管理环节进行了论述,以期为秋乐5号棉花的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依托.  相似文献   
28.
超高温灭菌牛乳在贮藏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脂肪上浮、结块、酸包和苦包等)。耐热酶具有较强的耐热能力,经超高温灭菌后仍有残留,因而导致产品出现上述质量问题。阐述了超高温灭菌牛乳在贮藏过程中会出现的质量问题及乳中耐热酶的性质;论述了产品质量问题与UHT乳中耐热酶的关系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9.
30.
为探明不同前作茬口和种衣剂用量对花生土传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前作茬口,设置2个处理,分别为大蒜茬(P1)和小麦茬(P2),副区为种衣剂用量,设每公斤种子用种衣剂6mL(S6)、3mL(S3)和0mL(S0)3个拌种水平,于2019-2020年调查花生茎腐病、白绢病、金针虫和蛴螬的发生情况,分析不同处理对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年中种衣剂用量相同时,与P2处理相比,P1处理花生茎腐病和白绢病的病情指数下降了37.91%和30.00%,金针虫和蛴螬的荚果受害指数分别下降了41.96%和22.84%,花生的百果重和荚果产量均显著提高;2年中前作茬口相同时,随着种衣剂用量的增加,对花生茎腐病和白绢病的防控效果提高了13.90%~84.03%,对金针虫和蛴螬的防控效果提高了11.61%~75.30%。P1S3处理组合的荚果产量最高,为5855.29kg/hm2,其次是P1S6和P2S6处理,分别为5773.92和5556.17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