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母猪存栏量急剧下降,三元母猪留种成为许多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首选.为了解山西本地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及其后代的生长性能,研究对大同同铁生活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大南养殖基地所养殖的自繁自养二元母猪和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同时对三元母猪所产后代的生长性能测定统计,并对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添加剂对不同品种猪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中草药提高猪肉中氨基酸含量的效果,试验在晋汾白猪、晋阳白猪、山西黑猪、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并设中草药组、抗生素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试验结束后测定猪肉中氨基酸含量,计算呈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的猪肉中氨基酸含量均有提高,山西黑猪的总氨基酸含量提高最为明显,达5.56 g;总氨基酸含量最多的是晋汾白猪,达82.49 g。中草药组猪肉中呈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提高不同品种猪肉中总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渭南市由于气候条件、选种质量、种植技术落后与机械化程度低等原因,导致现阶段玉米种植质量与产量不佳,阻碍了玉米种植业的发展。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运用科学种植技术,确保高产栽培技术、虫害防治技术、密植技术应用对玉米种植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山西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能引起动物和人类发生猪链球菌病,本实验通过在山西灵石某猪场发病猪群中取样,分离病原菌,并且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镜检、生化鉴定以及PCR的技术扩增其gdh和16srRNA的序列,然后进行药敏实验。鉴定出分离菌能够在鲜血平板上形成溶血环、革兰氏染色阳性、43种生化试验结果以及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表明分离到的病原菌为猪链球菌。药敏实验结果可见其对强力霉素等药物敏感,而对头孢曲松和磷霉素完全耐药。为山西地区猪链球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山西黑猪肉常规品质、呈味氨基酸和必需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胆固醇的影响,本研究从山西黑猪品种中选取32头育成仔猪,将其分为4个组,即中草药Ⅰ组(Ⅰ组)、中草药Ⅱ组(Ⅱ组)、抗生素组(Ⅲ组)和对照组(CK组)。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的Ⅰ、Ⅱ组屠宰1 h后的pH值(pH_1)显著偏低,各组间屠宰后24h的pH值(pH_(24))差异不大。Ⅰ组、Ⅱ组、CK组的L值(亮度)显著低于Ⅲ组,而CK组、Ⅱ组的A值(红度)和B值(黄度)显著偏高。说明CK组和Ⅱ组肉色更加鲜艳,而Ⅲ组A值(红度)显著偏低。CK组、Ⅰ组、Ⅱ组的导电率差值显著小于Ⅲ组,各组的蒸煮损失与系水力差异不显著。Ⅱ组剪切力最大值显著低于Ⅰ组和CK组,而Ⅰ组、CK组显著低于Ⅲ组。Ⅰ组、Ⅱ组眼肌面积显著大于CK组和Ⅲ组。同品种的猪,在体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眼肌面积越大,瘦肉率越高。Ⅰ组、Ⅱ组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Ⅲ组和CK组(P<0.05),但Ⅲ组、CK组之间差间差异不显著(P>0.05)。山西黑猪的营养成分在CK组、Ⅰ组、Ⅱ组和Ⅲ组的对比中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测定的呈味氨基酸中,Ⅰ组、Ⅱ组的天门冬氨酸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Ⅱ组的谷氨酸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与Ⅰ组差异不显著,Ⅰ组也显著高于CK组,与Ⅲ组差异不显著;Ⅰ组、Ⅱ组的甘氨酸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Ⅲ组显著高于CK组;Ⅱ组的丙氨酸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与Ⅰ组差异不显著,Ⅰ组显著高于CK组;Ⅰ组、Ⅱ组、Ⅲ组的酪氨酸均显著高于CK组;Ⅱ组的苯丙氨酸显著高于CK组、Ⅰ组和Ⅲ组,Ⅰ组显著高于CK组,与Ⅲ组差异不显著。Ⅱ组的呈味氨基酸总含量为35.00%、Ⅰ组为34.06%、Ⅲ组为33.19%、CK组为32.23%。各组间猪肉样品中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差异不显著,但添加中草药的Ⅰ组和Ⅱ组必需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多,尤其是Ⅱ组。Ⅰ组的胆固醇含量最低,且Ⅰ组、Ⅱ组、Ⅲ组显著低于CK组(P<0.05),但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近5年对山西六个地区(大同、阳泉、文水、太谷、榆次、长治)疑似大肠杆菌病的鸡进行采样,共286份样品,用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大肠杆菌,共分离到大肠杆菌62株。分离的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鉴定后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细菌耐药性非常严重,以多重耐药为主,耐11~20种药物的菌株占87.1%以上,有一定地区性[1]。总体上耐药率最高的是痢特灵96.8%;依次为林可霉素95.2%;复方磺胺93.4%。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阿莫西林、红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多西环素的耐药率为80.6%~88.7%;对安普霉素、呋喃妥因、司帕沙星、氯霉素的耐药率为70.9%~75.8%;对卡那霉素、头孢唑林、阿米卡星、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的耐药率仅为3.2%~16.1%;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磷霉素高敏。经常使用抗菌药的鸡场,对相应药物耐药率较高。该项研究为上述地区对鸡群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仔猪病毒性腹泻病一直危害着养猪业的发展,2018年1—4月对山西省大同地区某猪场出生的仔猪进行调查,发现该猪场仔猪出生1周内因病毒性腹泻病导致的死亡率达到了90.59%。尤其是在出生第4 d的死亡数量为日死亡率最高,达到31.69%。病猪的临床症状集中于水样腹泻和脱水成焦糊状,前者发生率达到100%,后者也达83.76%。病毒性腹泻主要由3种病因引起,分别是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病和猪轮状病毒病。针对腹泻的仔猪,应用多厂家的药物组合与使用绿色饲料添加剂进行对比,最终确定应用绿色饲料添加剂对预防仔猪腹泻病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可供广大养猪场在防治仔猪病毒性腹泻病时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1株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头孢菌素酶(AmpC)的耐药表型,从山西省某奶牛场因腹泻致死的1头犊牛肝脏中分离到1株优势大肠杆菌临床株,通过K-B纸片扩散法对该分离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分别运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DDST)和参照NCCLS2000药选规则而设计的阻抑物基法对该分离株进行了ESBLs与AmpC β-内酰胺酶的表型确认试验;此外,还对该分离株质粒介导的blaTEM基因型进行了PCR检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20种抗生素产生耐药,对多黏菌素B、痢特灵和头孢西丁敏感,而对磷霉素、头孢曲松中度敏感;ESBLs与AmpC β-内酰胺酶表型筛选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兼产ESBLs与AmpC β-内酰胺酶的阳性菌株;PCR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株携带有质粒介导的blaTEM基因,检测到的该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普遍流行的blaESBL基因型一致。该分离株为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菌株,且兼产ESBLs、AmpC β-内酰胺酶;多黏菌素B、痢特灵和头孢西丁可作为治疗该场犊牛腹泻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将疑似新城疫病料无菌采集后进行RT-PCR鉴定,将阳性病料研磨后接种SPF鸡胚,收获的阳性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病毒效价,病毒效价达到2~7~2~8,病毒凝集效价达到10log2。使用10%蔗糖溶液及18-25k Da透析袋对阳性尿囊液进行浓缩,浓缩至原体积的1/5;10%福尔马林灭活诊断抗原,经过6h后灭活达100%;诊断抗原效价测定:血凝效价为2~(10);血凝抑制效价为10log2。利用制备的鸡新城疫诊断抗原和鸡新城疫标准诊断抗原与鸡新城疫标准检测抗体进行血凝试验(HA)与血凝抑制试验(HI),对比结果:鸡新城疫诊断抗原病毒效价为2~(10),高于鸡新城疫标准诊断抗原的2~9,鸡新城疫诊断抗原凝集效价为10log2,等同于鸡新城疫标准诊断抗原,证明所制备鸡新城疫诊断抗原符合要求,可以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山西清徐县某养鸡场发生的雏鸡死亡且死亡率不断升高的情况,笔者通过观察发病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采集组织样品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等,并对分离菌使用K-B试纸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集组织样品使用新城疫的RT-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可见其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PCR扩增出特异性的条带,确定有新城疫病毒感染。针对这种情况采用疫苗和敏感药物联合使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