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5篇 |
6篇 | |
综合类 | 11篇 |
畜牧兽医 | 1篇 |
园艺 | 1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林土壤颗粒组成及养分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皮条河上游巴郎山3个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林的土壤颗粒组成、总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结果表明:巴郎山川滇高山栎林土壤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属中质地土壤;3个海拔梯度表层土(0~15cm)土壤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高于亚层土(15~30cm);在表层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增加呈现由低到高,再变低的趋势,亚层土则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表层和亚层土壤全氮含量均随海拔降低而减少;巴郎山高山栎林土壤碳氮比值较小,平均为12.77;在2个土层中,总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的相关性随海拔梯度递减由极显著正相关(P<0.01)到不相关;表层土壤中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海拔3549m处与粗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粘粒呈显著负相关(P<0.05),3091m处与粗粉粒含量正相关性显著(P<0.05),2551m处与细砂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亚层土壤全氮含量只在海拔2551m处与细粉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2.
73.
通过对四川卧龙地区木本植物类群的详细调查和对过往研究资料的系统收集、统计分析,表明,卧龙地区有木本植物83科、224属和684种(食种以下等级,不含栽培种);卧龙地区以温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58.33%,热下沉成分占36.56%;卧龙地区稀有濒危植物、单种属、少种属、中国特有属均占较大比重,说明其历史起源的古老性;卧龙林区木本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分布交错,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科、属中 耐寒种 相似文献
74.
75.
76.
本研究以大熊猫分布区域的自然分异规律为基础,应用发生学观点,结合系统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对大熊猫分布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影响大熊猫生存和栖息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阐明大熊猫分布区的地域分并规律及分区的原则依据,并拟定分类系统、单位,初步将大熊猫分区的立地类型分为5个立地区,9个立地亚区,27个立地小区。并对各立地区的立地特征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自然保护管理、林业经营的发展方向和宏观战略措施.同时,指出了大熊猫分布区立地的低级分类尚待深入调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77.
四川盆地浅丘区农林复合系统模式区主要植被类型及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四川盆地浅丘区农林复合系统模式区植被的调查研究及主要植被类型生物量的测定,建立了估测墨西哥柏、柏木和栓皮栎等乔木树种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模型,对不同植被类型总生物量大小排序结果为:灌木—柏木、栓皮栎林>灌木—草类—桤木、柏木林>草类—柏木林>灌木—草类—墨西哥柏林>草类—墨西哥柏林>草类—灌丛林>荒草地,最大为78.554t/ha,最小为4.009t/ha。同时,对比分析和评价了该区主要植被类型生物量分配及垂直结构,生产潜力和防护效能,为优化系统的建立和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79.
80.
川滇高山栎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亚高山硬叶栎林类型,广泛分布在横断山地区。为了阐明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科组成对海拔梯度的响应,用群落学调查方法研究了组成群落的植物科沿海拔梯度(15个海拔梯度,海拔2 200 m~3 600 m)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世界分布31科、热带分布21科和温带分布21科,分别为占42.47%、28.77%和28.77%。川滇高山栎群落的植物科数具有低海拔比高海拔多的特点,在海拔3 100 m以上,分布的植物科数没有变化。在各个海拔梯度以世界分布科占主要地位,其次为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科。热带分布科随海拔的升高具有递减的趋势,温带分布科随海拔的升高出现2个峰值。在海拔2 200 m~2 800 m范围,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科相当,海拔2 900 m以上,温带分布科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