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5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新的玉米矮秆突变基因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t基因是玉米显性矮秆基因,被定位于玉米的第10条染色体长臂,目前报道的显性矮秆基因只有D8(Mpl1)和D9,它们分别位于染色体1的长臂和染色体5的短臂;Dt矮秆突变体属于赤霉素敏感型,含有D8,D9基因的材料对赤霉素不敏感;Dt基因与D8,D9基因的等位性分析表明,Dt与D8,D9为非等位基因,进一步证明了Dt基因是一个新发现的玉米显性矮秆基因.  相似文献   
42.
对5个小麦品种(系)进行4种不同纸袋的套袋处理,比较研究了套袋对小麦结实和种子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纸袋自交结实率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不宜采用;羊皮纸袋、硫酸纸袋和半透明纸袋自交结实率与其对照比差异不显著,可作为小麦育性鉴定指标;套袋自交结实种子的千粒重显著低于对照,发芽率除塑料纸袋外均高于对照,其剪颖处理后的差异更为显著。说明套袋、剪颖处理对种子的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新型CHA-940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2个品种、2个时期、2个剂量的3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新型小麦化学杂交剂9403的杀雄效果及其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雌雄蕊分化期喷施0.75kg/hm^29403的不育率最高,为89.11%,其自然授粉结实率达77.28%;(2)9403的杀雄效果取决于品种和时期,且二者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3)药隔期喷施9403比雌雄蕊分化期喷施的千粒重降低1.9~8.4g;0.75kg/hm^2处理比0.50kg/hm^2的株高降低3.7cm,差异显著;(4)不同品种敏感性不同,BAU95对9403反应敏感,不育率高;SN1861则相反。  相似文献   
44.
K,V型杂种小麦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5(A)×2(R)两组亲本杂交的10个杂种及其相应的亲本材料,探讨高产条件下K、V型小麦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有很强的杂种优势,7个组合超双亲平均值为7.11%~25.1%,其中3个为15.7%~25.1%,4个组合超标优势2.4%~18.1%。K、V型杂种优势的主要表现是千粒重的增高,其次是穗粒数,有3个组合超双亲平均值。单株穗数的减少对杂种产量有影响,选择多穗亲本,对提高杂种的穗数有效  相似文献   
45.
稻瘟病菌用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具有毒害作用,表现为降低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生存率.稻瘟病菌孢子能在不同抗性的水稻愈伤组织上萌发定殖并侵染细胞.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不论抗性如何,其愈伤组织与稻瘟病菌都呈亲和性,没有专化性表现.在愈伤组织水平上以稻瘟病菌粗毒素为选择压筛选抗病个体,可能无效.  相似文献   
46.
水稻矮秆突变体sde(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初步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矮生突变体的引入掀起了第一次“绿色革命”。但近年来,在水稻育种中矮生基因遗传单一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的持续提高。从籼稻品种中籼3037中发现一个矮秆自然突变体,该矮秆突变体和中花11杂交F2的遗传分析表明该材料的矮秆性状由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并暂命名为sde(t)。利用已有的INDEL分子标记将sde(t)基因定位在水稻1号染色体的长臂上,然后通过扩大群体和新发展的INDEL与CAPS标记,将sde(t)基因定位在2个INDEL标记之间,两者间的物理距离大约是400kb。  相似文献   
47.
以乙岫4-10×矮台66,SH52×乙岫4-10和乙岫4-10×SH52三个杂种的花粉植株后代H2、H3及其亲本、F1、F2为材料,对株高、穗长、抽穗期等3个主要农艺性状作了遗传分析,证实花粉植株株系内遗传的同质性和稳定性,以及株系间遗传的多样性。H2株高、抽穗日数、千粒重等的遗传方差(以加性方差为主)大于F2的遗传方差,因此在H2代进行选择是有效的。H2中隐性性状出现的比例高于F2中隐性性状的比例,与F2相比,H2的平均株高降低、抽穗期较早,有效穗数较多,利用花培方法有利于选择高产、早熟等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48.
硅素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率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4份水稻材料的花药培养中,附加不同浓度硅素的试验结果表明,硅素能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和每丛试管苗的绿苗数及绿苗移栽成活率。在所设6种处理中,以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中均附加60mg·L^-1硅素的处理效果最好,02428,02428/IR36和IR36/02428经该处理以后绿苗率分别比对照提高73.9%、86.6%和79.6%。仅在分化培养基中附加硅素效果好于仅在诱导培养基中附加硅素  相似文献   
49.
一个新的玉米叶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自交系81647中发现了一个叶色突变体,该突变体在苗期叶片表现出黄绿色,随后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短时间内植株萎蔫死亡。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命名为nec-t(necrotic-temporary)。以玉米自交系B73与nec-t突变体的F2分离群体作为定位群体,利用SSR标记将该基因定位在第2条染色体的K2和K14之间(SSR标记),其物理距离约为2.52 Mb。  相似文献   
50.
52333Dt是山东农业大学选育出的玉米矮秆突变材料,矮秆性状由一个新的显性单基因控制,暂定名为Dt。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52333Dt的降秆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分离群体中矮秆植株比高秆植株平均多一个节间,节间为均匀缩短,平均株高只有高秆植株的49.57%。细胞学研究发现节间缩短是由于细胞伸长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