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21篇
  4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植物渗透调节研究进展及与棉花耐旱遗传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渗透调节是植物在干旱胁迫下降低渗透势,抵抗逆境胁迫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植物的一种重要抗逆生理机制.渗透调节物质合成相关基因在植物中的超表达可提高植物的耐旱性,在棉花耐旱遗传改良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几种主要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棉花耐旱遗传改良的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寻找与产羔数相关的遗传标记,为山羊高繁殖力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绵羊FSHβ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采用 PCR-SSCP技术检测山羊FSHβ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均数法对其与产羔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多态位点的遗传方差进行分析,通过标记位点与产羔性状的遗传相关预测选择反应。【结果】在引物(P2)扩增片段中检测到1个多态位点,出现3种基因型(EE、EF和FF)。对于西农萨能奶山羊,在1~4胎和平均产羔数中,EE型个体产羔数显著高于EF和FF型个体(P<0.05),EF型个体的第2胎和平均产羔数显著高于FF型个体(P<0.05);对于波尔山羊,在2~3胎和平均产羔数中,EE型个体产羔数极显著高于EF和FF型个体(P<0.01),EF型个体平均产羔数显著高于FF型个体(P<0.05)。在西农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两个群体中,产羔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结论】对于西农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多态位点EE基因型可作为产羔性状上的标记基因型。  相似文献   
53.
糖源在棉花花药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糖源所起的作用不同。可溶性淀粉、蔗糖和葡萄糖有利于棉花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麦芽糖对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促进作用不大;乳糖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甘露醇的添加抑制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不同糖浓度对棉花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也不同,一般低浓度糖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和愈伤组织的快速增殖。蔗糖的最佳使用浓度为30g/L。在不含糖源的培养基上棉花花药不能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也不易生长。培养条件和基因型也影响着糖源的使用效果。当以淀粉为糖源时,其具有胞外水解作用。  相似文献   
54.
亚洲棉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亚洲棉具有优良的遗传学特性,是进行棉属基因组学和遗传工程研究的主要材料,但其作为遗传工程基础的再生体系目前尚未完善。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开展了许多研究,但是由于亚洲棉自身特点其再生体系很难建立,仅停留在愈伤组织的诱导阶段,直至最近才取得了少量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再生植株。亚洲棉愈伤组织是四个栽培种中较容易诱导的,但是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状态不佳,其分化和再生困难,解决的办法主要是调整激素的种类与浓度,适当改变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55.
广西猪乙型脑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猪乙型脑炎(JE)的感染情况及流行态势,为制定广西猪群JE监测和防控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2010年,采集广西边境14市未经JE疫苗免疫的2597份猪血清,采用LAT检测乙型脑炎病毒(JEV)血清抗体,并对不同区域、季节和年龄段等猪群JE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广西受检猪群JEV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0.65%;感染率以桂南地区最高(72.15%),桂北地区最低(35.71%);夏秋季节(5~11月)是主要流行季节,平均JEV血清抗体阳性率达70.67%,3~4月仅为26.75%;2008~2010年,猪群JEV血清抗体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广西受检猪群JE感染较普遍,有一定的地域性及季节性,且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猪是JEV重要的贮存宿主及传染源,应采取有效的监测与防控措施,杜绝猪JE的流行传播。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桂热1号”澳洲坚果叶片的营养特性,掌握其营养规律和特点,为科学合理施肥及选育营养高效的澳洲坚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年生桂热1号澳洲坚果健康植株,2011年每月15日在所选20株树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采集枝条顶部往下第2轮叶1片,分别测定N、P、K、Ca、Mg、Zn、Cu、Fe、Mn等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叶片N、P、K含量在4月均出现高峰,之后随时间推移N含量缓慢下降,P含量保持稳定,而K含量略有升高;Ca、Fe含量在4月时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之后缓慢升高,Mg含量周年基本保持稳定,而Mn含量周年缓慢降低;Cu、Zn含量4月达高峰,之后含量先减后增。【结论】桂热1号澳洲坚果生产中应及时补充N、K、Ca和Fe等元素。  相似文献   
57.
Bt转基因抗虫棉激素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常规品种中棉所12为对照,分析了具有不同生长习性的Bt转基因抗虫棉不同部位的IAA和AB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子叶中两种激素表达水平低、顶芽中IAA含量偏低是造成某些Bt转基因抗虫棉前期生长势偏弱的内在因素,与顶芽相比较,侧芽中ABA含量偏低与某些Bt转基因抗虫棉前期顶端生长势弱和赘芽发生多有关。  相似文献   
58.
根癌农杆菌介导获得稗草Ecppc转基因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携带pUbi-Ecppc质粒的3个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EHA105和C58c1),对经过预培养10~12 d的春小麦品种扬麦158、Bobwhite和扬麦12的幼胚愈伤组织进行了遗传转化。对筛选中的抗生素浓度、菌液浓度、共培养温度和时间、受体基因型、菌株-质粒组合等影响转化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研究。首次将单子叶野生C4植物稗草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Ecppc)导入小麦受体基因型,并得到具有潮霉素(Hyg)抗性的转化植株。从816块共培养愈伤组织中转化得到34株抗性植株,其中14株PCR检测为阳性。扬麦158的转化效率达3.03%。Southern和RT-PCR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并得到正确的转录。生理学检测显示,转基因小麦植株的光合速率和PEPC活性都有所提高。说明Ubiqintin基因启动子控制的稗草PEPC cDNA基因在小麦中可以正确表达和起到一定的生理作用。这些工作为进一步探讨PEPC对小麦光合作用及其他生理过程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适于基因枪转化的棉花茎尖培养及筛选体系初探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将棉花种仁无菌培养40~60h,制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在无激素MSB培养基上,直接再生完整植株。植株再生率与品种基因型差异较小,与再生培养基的成分相关。棉花茎尖分生组织制备的优劣与基因枪转化率密切相关。筛选培养过程中,卡那霉素的起始时间和浓度梯度等因素对转化率有直接影响。还描述了非转化植株的表现,探讨了抗生素最高筛选压的确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60.
秦智伟  周秀艳  张艳菊  王新国
《园艺学报》2008,35(10):1557-1557
 ‘东农805’是适于腌渍加工的小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旺盛,主蔓结瓜,强雌性系,第一雌花着生在4~5节。开花后10 d采摘,瓜长8~9 cm,横径2.0~2.5 cm,单瓜质量35~40 g, 果皮有稀小刺瘤、白刺。鲜果维生素C含量 0.13 mg·g-1,可溶性固形物5.23mg·g-1。丰产、稳产性好,产量74~76 t·hm-2。抗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