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玉米WRKY 转录因子非生物胁迫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RKY蛋白是一类植物特异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响应病害及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玉米基因组中得到3个WRKY家族基因序列(ZmWRKY14-like、ZmWRKY25-like、ZmWRKY62-like),预测表明3个蛋白都定位于细胞核。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3个基因在玉米的不同器官中都有表达,但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ZmWRKY14-like和ZmWRKY62-like在幼果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ZmWRKY25-like基因在叶、穗丝和幼果中的表达量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盐胁迫下,ZmWRKY25-like基因呈上调表达,ZmWRKY62-like基因呈下调表达;干旱胁迫下,ZmWRKY62-like基因出现下调表达;低温胁迫下,ZmWRKY25-like基因呈上调表达。结果表明,ZmWRKY25-like可能参与了植物对盐和低温胁迫的响应,ZmWRKY62-like基因则可能参与了植物对盐和干旱胁迫的响应。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因型苦荞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苦荞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且具有耐冷凉、耐瘠薄、适应性强等生理特性,不同苦荞品种间的抗旱性差异显著,探讨苦荞苗期耐旱特性,筛选耐旱基因型材料及耐旱性鉴定指标并建立耐旱性数学评价模型,不仅能够为品种耐旱性评价与品种筛选奠定基础,更为黄土高原冷凉地区的种质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苗期沙培方式,设置正常供水CK和干旱胁迫DS两个处理,对9份不同苦荞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等农艺性状及根系活力、根系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利用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各苦荞品种耐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最优回归方程进而实现对苦荞耐旱能力的预测与鉴定。【结果】干旱胁迫对苦荞各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苦荞苗期地上部指标、根系干重、根系活力、根系形态指标、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Fm和Fv/Fm等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明显下降;而根系酶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Fo与对照相比,表现为升高,且耐旱型品种的根冠比也表现为升高,中间型和不耐旱品种则表现为下降。主成分分析将21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7.30%),且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生物量、根系形态、叶片荧光参数等信息;第2主成分反映的是植株根系活力、根系酶活性和根系渗透调节物质等信息;第3主成分反映的是植株地上部形态及部分叶片和根系生理特性的相关信息。聚类分析将9个苦荞基因型划分为3类,分别为耐旱型、中间型和不耐旱型。为了对各基因型的耐旱能力进行预测并建立数学评价模型,将D值作因变量,各指标耐旱系数作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分析表明,通过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筛选出株高、茎粗、根冠比、根系活力、最大根长、MDA、Fo及水势等8项对苦荞耐旱能力有影响的指标,并且9个苦荞基因型的苗期耐旱能力预测值与D值极显著相关(R2=0.988**),表明用此方程对苦荞抗旱特性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及高效性,进而在苦荞抗旱特性的鉴定工作中如果有选择的测定上述指标,可使鉴定工作简单化。【结论】干旱胁迫对苦荞苗期各指标均有显著影响。通过聚类分析图得出参试品种分为3大类型,即迪庆苦荞、西农9909和奇台农家品种为耐旱型品种;广苦1号、黔苦6号、云荞1号为中间型品种;多元苦荞、黑丰1号和西荞1号为不耐旱品种。确定了苗期耐旱能力预测值与D值极显著相关(R2=0.988**),筛选出株高、茎粗、根冠比、根系活力、最大根长、MDA、Fo及水势等指标,可作为苦荞抗旱特性快速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检疫合格证明是动物产品溯源的重要途径,检疫证明的管理是否规范关系到动物卫生监督职能发挥的有效性。本文从检疫证照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探讨引进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优势,从而证明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从"精细思维"的养成到"索证、验证、上缴核销"流程中的精细化操作,有效促进检疫证照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切实提高整个证照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母羊养殖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养殖户通过科学的管理与饲养等措施,可以提高母羊的品质与产量等,进而提升养殖户的综合效益.然而,在实际的养殖管理中,部分母羊存在繁殖性能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等[1]. 1 影响母羊繁殖性能的问题 母羊的繁殖性能,通常是指母羊在发情、排卵、受精与妊娠方面,还有在分娩与哺乳等方面的生殖活动能力.在实际的养殖工作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母羊的繁殖性能.除了母羊的遗传因素与内分泌机能方面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些疫病或者免疫反应等,以及一些营养条件与养殖管理方面的原因,都会影响到母羊的繁殖性能.例如,有的母羊患有先天性疾病,或者是在成长期间出现多种疾病,部分疾病可能会影响母羊的繁殖器官发育,导致其繁殖性能下降.此外,在养殖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对母羊的健康生长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母羊生长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饲养母羊时,需要灵活的对饲料配给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其充分摄入各类营养.但实际上,部分养殖场规模比较小,养殖经验不足,在养殖时没有根据母羊的生长需要及时调整饲料种类,甚至是给母羊食用过期、变质的饲料,这些实际上都对母羊的成长发育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容易导致其繁殖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12年生妃子笑/怀枝结果树和2年生怀枝实生苗为材料,观测根毛在须根上的着生方式与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方式,并测定结果树与实生苗根系活力、菌根侵染率、根毛长度与密度的周年变化,以此明确荔枝植菌复合根吸收功能的年动态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距离荔枝须根根冠约2.5 mm的位置就有根毛发生,而根毛成熟区则位于根冠后(0.5~2 cm)区域。此区域根毛着生方式多样,呈不规则块状着生或对生且此区域菌根真菌的侵染也较为频繁。怀枝实生苗与荔枝结果树根系活力、菌根侵染率的年动态曲线相似,但其出现极值的时间点不同。实生苗根系活力水平、总侵染率、丛枝侵染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先下降后上升;实生苗泡囊侵染率则与上述指标相反,先上升后下降。结果树总侵染率和丛枝侵染率的变化规律为先上升后下降再略有上升;泡囊侵染率的变化规律为先下降后上升。实生苗根毛长度、密度均显著低于结果树,且2个指标随时间的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奶牛免疫性不孕症主要由母牛因素和公母双方原因造成。奶牛免疫性不孕症占所有奶牛不孕症的30%左右,且往往无法查明原因,造成母牛屡配不孕,导致青年母牛和经产母牛过早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发病原因一是同种免疫。奶牛生产中,特别是农区奶牛散养的生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促进动物卫生监督文明执法,2010年上海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启用新版执法文书,其中对现场笔录作了重要的改动,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数据库、欧洲专利局专利数据库、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我国龙眼产业技术发明专利的产出情况,从量化角度直观地分析我国龙眼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得出我国龙眼产业技术创新水平逐年提高,创新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的结论,但同国外相比,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此研究结果对于掌握我国龙眼产业技术创新方向,明确龙眼产业技术创新目的,减少龙眼产业技术开发风险,发挥龙眼产业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石硖’龙眼果皮发育过程中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龙眼果皮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石硖’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cv‘shixia’)为试材,对花后45 d到果实成熟期间果皮质量、厚度,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后期,果皮质量增加的速度变缓,果皮厚度则表现为由厚到薄的变化模型。糖分水平显示,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可溶性糖主要包括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同期果糖含量远远高于葡萄糖,蔗糖含量较低。蔗糖代谢酶活性表明,龙眼果皮中NI和SS(分解方向)活性较高,为调控‘石硖’龙眼果皮糖代谢的主要酶类,SPS、SS(合成方向)活性则较低,为果糖和葡萄糖生成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WRKY家族基因ZmWRKY53-like与ZmWRKY67-like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方法从玉米基因组中得到ZmWRKY53-like与ZmWRKY67-like 2个WRKY家族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在玉米自交系B73不同组织中及在盐、干旱和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2个基因在玉米根、茎、叶、穗、幼果和穗丝中均有表达,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幼果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穗丝中表达量最低。在盐胁迫下,ZmWRKY67-like基因呈上调表达;在低温胁迫下,ZmWRKY53-like基因呈上调表达;在干旱胁迫下,2个基因都呈下调表达模式。ZmWRKY67-like基因参与了植物对盐和干旱胁迫的响应,ZmWRKY53-like参与了植物对干旱和低温胁迫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