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84篇
  83篇
综合类   670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176篇
畜牧兽医   531篇
园艺   126篇
植物保护   1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在水产养殖中,增氧机是池塘养殖成功、取得高产高效的必备机械设备之一。特别是随着目前高效渔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增氧机也日益成为广大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的有力帮手,越来越成为必不可少的渔业养殖机械。但许多养鱼户使用增氧机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2.
根据历史和调查资料,对1989—2010年广东沿海牡蛎体内锌(Zn)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水平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牡蛎体内Zn的浓度总平均值为211.5 mg/kg,从总体看其浓度出现频率呈对数正态分布。在时间上,牡蛎体内Zn总体平均浓度的分布呈阶段性变化,具体表现为1989—2007年Zn的浓度呈微弱降低的趋势,基本维持在197.0 mg/kg的水平;2007—2009年牡蛎体内Zn的浓度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之后Zn的浓度有所降低。在空间上,粤东和粤西沿海牡蛎体内Zn浓度的变化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基本与广东沿海牡蛎体Zn平均浓度的变化趋势相同,而珠江口牡蛎体Zn的浓度水平相对较高并表现出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单因子指数和非致癌性风险指数评价结果均表明,牡蛎体内Zn的总体不存在明显的污染,但从当前保护环境角度应当尽快设立我国水产品中Zn含量的限定标准。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全氟辛烷磺酸钾(PFOS)对海洋鱼类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PFOS胁迫和净水恢复过程中真鲷(Pagrosomus major)鳃组织和肝脏组织内谷胱甘肽(GSH)质量分数与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胁迫开始时鳃中w(GSH)在低浓度组出现诱导,中、高浓度组出现抑制现象,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处于显著诱导水平(P〈0.01);肝脏中w(GSH)在胁迫第15天时各浓度组中出现显著的剂量效应,w(GSH)随着PFOS曝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真鲷2种组织的GST活性变化与各自组织中w(GSH)的变化趋势相近。净水恢复期内个别浓度组的指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说明真鲷可以修复PFOS胁迫造成的损伤。结果表明,PFOS在试验条件下对真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可能对海洋高等生物存在潜在性危害,应对其海洋环境风险评价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镉(Cd)、铜(Cu)2种重金属单一暴露下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肝胰腺和鳃组织内的重金属富集特征和抗氧化酶活力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蛤仔肝胰腺与鳃对Cd、Cu的富集量随重金属浓度与暴靠时间的增加而增火,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与时间效应;菲律宾蛤仔对Cd的富集能力高于Cu,H.肝胰腺中审盖属的蓄积量高于鳃;蛤仔肝胰腺和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廿肽过氧化物酶((;Px)和谷胱竹肽硫转移酶(CST)活力在暴露的某些时段被显著诱导(P〈0.05),似随暴露时问延长或重金属浓度增加,SODf11GST活力则被显著抑制(P〈O.05),而CPx活力随暴露时问延K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菲律宾蛤仔肝胰腺和鳃2种组织中SOD和GST的活性变化可作为海洋Cu^2+Cd^2+钙染的牛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5.
有益微生物对海水养虾池浮游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研究了有益微生物对海水虾池浮游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通过对虾养殖系统中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试验组虾池的浮游植物密度表现为前期低,中期迅速增长,后期达顶峰,并维持在70×106~160×106cell·L-1的水平,前期种类以硅藻类为主,后期则以绿藻类为主;同时试验池浮游动物的密度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在养殖后期维持在顶峰水平,密度达到25×103~30×103ind·m-3,种类以广盐、适低盐的沿岸种为主,但优势种明显;对照池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呈现前期低后期高的态势。其变化差异表现为对照组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在后期的密度变动起伏较大,且出现较大比例的有害的兰藻类,而试验池的兰藻类只占较少的比例,说明芽孢杆菌群能抑制兰藻类的繁殖,促进有益藻类生长;浮游生物的多样性指数较低,低于自然海区,但种类均匀度则较高,与自然海区相当。  相似文献   
96.
大亚湾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变动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梅坑人工鱼礁区位于大亚湾西北部,2007年12月25日完成投礁9.51×10^4m^3,礁区面积2.75km^2。分别于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春季,采用拖网和刺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1次建礁前的本底调查和2次建礁后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礁区2次拖网跟踪调查的游泳生物平均渔获种数分别为建礁前调查的2.13倍和2.50倍,平均资源密度分别为建礁前调查的3.38倍和8.19倍,平均尾数资源密度分别为建礁前调查的11.57倍和23.39倍。礁区2次刺网跟踪调查礁区游泳生物平均渔获种数分别为建礁前的2.29倍和3.14倍,平均渔获率分别为建礁前的5.51倍和9.49倍,平均尾数渔获率分别为建礁前的11.33倍和10.06倍。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7.
柘林湾网箱养殖海域溶解氧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98年7月在南海东北部柘林湾的调查数据,探讨网箱养殖海域溶解氧的分布及其与其他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夏季海水溶解氧浓度为3.03-7.86mg/L( 平均5.30),退潮时(平均5.71)高于涨潮时(平均4.65)涨潮时网箱区内贫氧( <0.mg/L).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对溶解氧浓度有重要影响的水质因子为pH和水温,其次为盐度,COD和营养盐,它们的变化与DO的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区域比较表明,海水溶解氧浓度与观测僧置到网箱区的距离呈正相关(P<0.02),与底质硫物,PO4-P含量呈负相关(P<0.05),溶解氧浓度偏低与养殖环境的污染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8.
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与几个热点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年最新研究成果,对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文章重点阐述了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状况、保护现状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探讨了近期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9.
本试验旨在研究包被丁酸钠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内脏器官发育、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9日龄中速型黄羽肉鸡24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包被丁酸钠。试验期44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37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 g/kg包被丁酸钠显著降低了黄羽肉鸡26~62日龄的料重比(P<0.05),显著增加了黄羽肉鸡41~6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 g/kg包被丁酸钠显著提高了黄羽肉鸡的屠宰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 g/kg包被丁酸钠显著提高了黄羽肉鸡胸肌、腿肌剪切力(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 g/kg包被丁酸钠显著提高了黄羽肉鸡心脏、肝脏相对重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 g/kg包被丁酸钠极显著降低了黄羽肉鸡血清氨含量(P<0.01)。6)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 g/kg包被丁酸钠极显著提高了血清超氧...  相似文献   
100.
目前,溶液浇铸法制备纳米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常将纳米纤维素直接加入聚乳酸,导致制备的复合材料各项机械性能普遍降低。为了改善其机械性能,笔者采用聚乙二醇2000作为塑化剂处理纳米纤维素,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素/聚乙二醇三相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观测,力学性能分析和热稳定性分析来确定聚乙二醇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4%聚乙二醇2000的三相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得到了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相对纯聚乳酸发生了下降。而随着聚乙二醇含量逐渐增加至8%,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都出现了降低,而其热稳定性回升,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化温度(TG)大约提升了5~6℃。同时,研究发现保持一定的聚乙二醇/纳米纤维素添加比例可获得分散均匀、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团聚现象明显减少。综上,经过一定量的聚乙二醇2000表面改性可促进纳米纤维素在聚乳酸中的均匀分散,从而增强复合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