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84篇
  82篇
综合类   670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76篇
畜牧兽医   528篇
园艺   125篇
植物保护   1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前,溶液浇铸法制备纳米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常将纳米纤维素直接加入聚乳酸,导致制备的复合材料各项机械性能普遍降低。为了改善其机械性能,笔者采用聚乙二醇2000作为塑化剂处理纳米纤维素,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素/聚乙二醇三相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观测,力学性能分析和热稳定性分析来确定聚乙二醇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4%聚乙二醇2000的三相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得到了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相对纯聚乳酸发生了下降。而随着聚乙二醇含量逐渐增加至8%,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都出现了降低,而其热稳定性回升,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化温度(TG)大约提升了5~6℃。同时,研究发现保持一定的聚乙二醇/纳米纤维素添加比例可获得分散均匀、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团聚现象明显减少。综上,经过一定量的聚乙二醇2000表面改性可促进纳米纤维素在聚乳酸中的均匀分散,从而增强复合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12.
南海北部浮游动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7~1999年,对南海北部浮游动物进行了4个季节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共出现浮游动物8门20大类709种。优势种的组成各海域显示明显差异,调查期间共有8种优势种,即:异尾宽水蚤(Temoradiscaudata)、普通波水蚤(Undinulavulgaris)、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pauper)、叉胸刺水蚤(Centropagesfurcatus)、亚强真哲水蚤(Eu calanussubcrass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concinna)、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和中型莹虾(Luciferintermedius)。浮游动物4季总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8.08~38.27mg/m3,平均25.27mg/m3,以冬季最高,夏、春季次之,秋季最低。平面分布呈斑块状,并随季节的变化发生漂移,春、秋季密集区主要分布于台湾浅滩上升流区和北部湾北部近海区;夏季,自台湾浅滩至粤西近海一带水域密集度较高;冬季分布则相对较为均匀。栖息密度范围为0.24~621.13ind/m3,4季平均27.52ind/m3,平面分布总体以近岸水域最高,不同季节,分布趋势发生一定变化,高密集区主要分布在台湾浅滩、北部湾北部和粤西近海。生物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63~5.55,平均3.90,自北向南递增。季节变化以夏、春季较高,秋、冬季较低。多样性阈值变化范围为0.02~4.63,平均2.93,多样性水平Ⅱ级,显示南海北部浮游动物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13.
原油和燃油对南海重要海水增养殖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贾晓平 《水产学报》2000,24(1):33-36,32
测定了南海原油、0号柴油和20号柴油对3种仔虾、种仔鱼和4种贝类的急性毒性。油类对仔鱼和仔虾的毒性大小顺序为:0号柴油〉20号柴油〉南海原油;对3种贝类(文蛤除外)的毒性大小顺序为0号柴油〉南海原油。油类分散液的毒性大于其水溶性组分。在曝油的3种仔虾中,刀额新对虾对0号柴油和20号柴油的耐受力最弱,而日本对虾对南海原油最为敏感。曝油仔鱼对3种湍类的耐受力顺序为:黄鳍鲷〉前鳞鲻〉黑鲷,而七星鲈对0号  相似文献   
114.
苏椒19号是以自交系05X317与05X319配制而成的早中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青熟果浅绿色,老熟果红色,果实纵径20.2cm,果肩横径2.6cm,果肉厚度0.30cm,单果质量31.5g,辣味中等,品质好,每667m~2鲜椒产量1900kg左右,适宜江苏、内蒙古、陕西、湖南、江西、云南及同类型生态区域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15.
一、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菜青虫、黄条跳甲、蚜虫、菜螟、斜纹夜蛾等.用化学农药防治时,必须是几种农药轮流使用,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1、菜青虫(菜粉蝶):1-2龄幼虫啃食叶肉,3龄以上可将叶片咬成空洞和缺刻,严重时仅存叶柄和叶脉.幼虫排出大量粪便,污染叶和菜心,其伤口易导致软腐病.用细菌性杀虫剂Bt乳油或青虫菌液剂500-800倍喷雾,或绿亨稳净2000-25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16.
首先对18个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inn.)品系的5个产量构成性状及产量进行相关分析,指出单株粒数和分枝长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并且各性状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对吉林省胡麻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关系须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以估算每一个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以及一个性状通过另一个性状对产量的间接作用。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吉林省提高胡麻产量,可主要通过提高单株粒数和增加分枝数来实现;返青将致使胡麻减产。  相似文献   
117.
寒地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郭灌区是寒地水稻栽培集中区域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寒地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18.
2010年5月1日,笔者在陕西省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调查时于上竹保护站八匹山保护点(31°57.102(?),109°30.386(?),海拔1 390 m)观察到7只褐灰雀(Pyrrhula nipalensis)在次生落叶阔叶林中下层活动。同年8月5~11日分别在陕西省镇坪县牛头店镇红星村、上竹乡瞎马洞、八匹山和曾家镇红星村先后发现了数量4~13只不等的小群体,且以家族群觅食活动于海拔1 300~1 600 m间的落叶阔叶林带,  相似文献   
119.
根据1998年2月至1999年5月在北部湾海域按季度进行的4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资料,本文研究了北部湾海域浮游幼虫的主要类群及其季节变动。结果表明:北部湾海域浮游幼虫主要有15大类群;其中4类(长尾类幼虫、短尾类幼虫、口足类阿利玛幼虫、蛇尾类长腕幼虫)周年出现,其它为季节性出现。长尾类幼虫、口足类阿利玛幼虫、蛇尾类长腕幼虫、短尾类溞状幼虫、短尾类大眼幼虫及其它短尾类幼虫为优势类群。北部湾浮游幼虫的年丰度变化范围为0.02~7.65ind/m3,均值为0.50ind/m3,四季的丰度为夏季(0.86ind/m3)>春季(0.40ind/m3)>秋季(0.32ind/m3)>冬季(0.12ind/m3)。从春季到冬季整个浮游幼虫密集中心呈逆时针从湾的东北部向西北部海区移动,移至湾的中部后再返至西北部。K优势度曲线分析表明群落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总体上浮游幼虫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差异不大。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浮游幼虫栖息密度的主要因子是水温和pH,其次是盐度、溶解氧。  相似文献   
120.
水稻品系“9101”系本所用抗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的亲本“400”(印度品种)和圭陆矮8号以及温选10号复交后选育而成的早籼。它抗褐飞虱;对白背飞虱自苗期至成熟期皆可被取食,但自孕穗以后不能在其上产卵。为了证实并探索该品系孕穗以后抗白背飞虱产卵的原因,作者于1985—1986年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