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87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48篇
  49篇
综合类   351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273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确立了离子色谱法检测琼胶中硫酸基含量的样品处理方法和检测条件。样品前处理采用灰化降解琼胶粉中的有机成分,超纯水溶解定容、过膜后测定;检测时利用戴安ICS-3000型离子色谱仪、电导检测器、ASRS 4mm抑制器和IonPac AS23型分离柱,淋洗液组成为9.0mmol·L^-1Na2CO3溶液和1.6mmol·L^-1NaHCO3溶液,流速1.0mL·min^-1。此方法硫酸根(SO4^2-)在1.0~15.0mg·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检出限为0.01mg·L^-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9.0%-102.0%,分析快速准确。离子色谱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操作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92.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危害中国辣椒生产的第一大病毒,创制抗性育种材料、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治CMV最有效的方法.以高抗CMV材料PBC688为母本,与感病甜椒材料G29为父本杂交,通过连续自交获得F6代自交系.利用与抗性基因qCmr2.1紧密连锁的3个InDel分子标记,结合人工接种鉴定和农艺性状调查对109个株系进行筛选.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携带纯合抗性片段的株系有28个,携带纯合感病片段的株系有65个,携带杂合片段的株系有16个,杂合率为14.7%.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携带qCmr2.1基因的自交系果实较小,首花节位高,花期和成熟期显著晚于感病材料G29.筛选到1份高抗CMV且农艺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H6-223,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21个纯合抗病型对CMV表现为高抗、抗;在14个纯合感病型中,13个株系表现为感病,1个株系表现为中抗;9个杂合型株系的抗病性出现分离,表现为抗、中抗;3个在分子标记间出现重组的自交系中,H6-223表现为高抗,另外2个表现为中抗.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3个InDel分子标记可以辅助创制辣椒抗CMV种质,创制的高抗CMV且农艺性状优良的种质H6-223可进一步用于辣椒抗CMV育种.  相似文献   
993.
以陆稻中旱3号和水稻武香粳99-8为材料,探讨3种种植方式(覆膜旱种、裸地旱种和水种)对陆稻和水稻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种方式(对照)相比,覆膜旱种方式稻分蘖数较多、成穗率降低、花后叶绿素含量和伤流强度下降较缓慢、茎鞘物质运转率和转换率高;裸地旱种方式则相反。两种旱种方式稻根冠比、活跃灌浆期和收获指数均小于水种方式,但平均灌浆速率则相反。中旱3号覆膜旱种方式产量和粒叶比显著低于水种方式,而武香粳99-8没有显著差异。中旱3号和武香粳99-8均以裸地旱种方式产量最低。3种种植方式平均,中旱3号成穗率和籽粒灌浆速率比武香粳99-8高,但灌浆期叶绿素含量和伤流强度下降快,活跃灌浆时间缩短,茎鞘物质输出率及转运率、粒叶比、收获指数和产量低。  相似文献   
994.
旨在分析黑龙江省盐碱湖泊中微藻的分布及理化因素对优势藻种生物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庆、肇东和扎龙盐碱地区湖泊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共分离筛选得到7株藻种,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显著影响因子,利用响应面设计对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肇东盐碱湖泊分离筛选出的淡水小球藻(Chorella sorokiniana)HDA04的生物量和含油量均达到最高。藻种的生物量与环境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条件下,pH值和盐度越高,C.sorokiniana HDA04的生物量越高。当葡萄糖21.46 g/L、FeC_6H_5O_7·5H_2O 12 mg/L、K_2HPO_4·3H_2O 120 mg/L、MgSO_4·7H_2O 75 mg/L、pH 8.89、发酵温度32.91℃、转速为120 r/min时,以20%的接种量接种于100 m L的BG11培养基中,C.sorokiniana HDA04生物量达7.855±0.08 g/L,是优化前的1.99倍,生物量水平提高了98.9%。研究结果明确了理化因素对C.sorokiniana HDA04生长速率的影响,为微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精准施药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准施药机器人是在及时获取作物病害信息的基础上,对病害部位进行准确的定量衡量,并根据其差异性采取变量施药,实现按需施药。精准施药机器人关键技术包括有针对性的作物病害识别技术、精准施药技术及自主行走技术,自主行走是基础,病害检测和精准施药是核心。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综合阐述了精准施药机器人的技术分类及应用,总结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及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精准施药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6.
膳食纤维最早被看做是一类不易被单胃动物吸收的植物性成分,因猪体内缺少可以消化纤维的酶,所以对于膳食纤维的消化能力非常有限,目前关于膳食纤维对猪生产的大部分研究是其对猪的抗营养作用。但随着对膳食纤维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膳食纤维对仔猪的腹泻,育肥猪的肠道稳态以及母猪泌乳性能都有一定改善作用。妊娠母猪其肠道的微生物数量要显著高于其他阶段,因此有很好利用膳食纤维的生理基础。膳食纤维在母猪的后肠道发酵可以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其中乙酸可以有效提升母猪初乳和常乳中乳脂的含量,从而增加仔猪的日增重。母猪的泌乳性能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仔猪自出生到断奶基本靠母乳维持生长,母猪的泌乳能力决定着仔猪的成活率以及后期的健康发育。因此本文综述了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对母猪泌乳性能的影响,以更全面客观的了解膳食纤维和其在猪生产上的应用,为饲料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通过观测和理论推导,分析研究了小黑杨幼龄林对土壤水的实际消耗量。结果表明:嫩江流域中下游段小黑杨10年生幼龄林在生长季实际蒸散量为330.1 mm,蒸散与降水比为73.4%;在干旱的春季,水分亏缺比较严重,5~6月亏缺37.2 mm。  相似文献   
998.
烟草烟碱转化及生物碱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烟草群体中一些烟株会因为基因突变形成烟碱转化能力,导致降烟碱含量显著升高,烟碱显著降低,从而降低了烟叶香味品质和安全性。从烟碱转化对烟叶可用性的不利影响,烟碱转化的发生规律、生化和分子机理,遗传改良进行生物碱组成优化几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9.
为进一步掌握四川省蒲江县生物多样性状况,于2020—2021年,对县域内的维管植物、脊椎动物、植被及生态系统开展本底调查与研究,通过自然保护地、重要生态功能区和MaxEnt预测分析识别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栖息地质量、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物多样性的显著特点是:物种多样性较差,重点保护野生物种较匮乏,入侵物种占比较高,生态系统组成较简单,多以人工植被为主。蒲江县土地利用格局以耕地、林地和人造地表占绝对优势,维管植物物种数与林地、人造地表呈正相关,与耕地、水域负相关。生物多样性水平受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影响较大,总体来看,研究区生物多样性极重要区、高度重要区面积分别为4029.72、8973.52 h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95%、15.74%。研究结果可为蒲江县快速城镇化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以及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构建、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监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索不同有机肥对植烟土壤氮素矿化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在等氮(100 mg/kg)投入和30℃条件下对施入不同有机肥(植物源有机肥、芝麻饼肥、生物质炭有机肥)的土壤进行室内培养,分析不同时期土壤NO3–-N和NH4+-N含量、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矿质氮含量,在培养前期以饼肥矿化量最高,矿化速率最快,而后期为生物质炭有机肥处理的氮素矿化量、矿化速率高于其他处理;施用生物质炭有机肥、植物源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芝麻饼肥对蛋白酶、蔗糖酶活性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相较不施有机肥处理,添加不同有机肥的土壤细菌多样性明显提升。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浮霉菌门,优势菌属为Sphingomonas、RB41,Sphingomonas在不施有机肥处理中最高,RB41在生物质炭有机肥处理中最高。Sphingomonas与蔗糖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与脲酶、硝酸还原酶均呈负相关关系;PCA分析显示,生物质炭有机肥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较大。施用芝麻饼肥有利于促进早期氮素矿化,提高矿化量,而生物质炭有机肥后期矿化量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