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87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48篇
  49篇
综合类   353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275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不同肥力水平对烤烟各部位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豫中烤烟产区设置了高、中、低3个肥力水平,研究了烤烟底脚叶、下二棚、腰叶、上二棚、顶叶5个部位烤后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肥力条件下,大多数的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糖类及非酶棕色化反应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裂解产物含量随着叶位的升高呈增加趋势,茄酮含量则在腰叶与上二棚处于较低水平,新植二烯含量在上二棚处含量最高;中等肥力条件下,多数香气成分在上二棚处达到最高值,茄酮与新植二烯则分别在下二棚与腰叶处含量最高;低肥力条件下烟叶多数香气成分含量在腰叶或下二棚处含量最高.这说明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降低大多数香气成分含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叶位也随之降低.整体来看,底脚叶在不同肥力条件下香气物质总量均为最低,高肥力的上部叶香气物质总量最高,中、低肥力分别在腰叶与下二棚处香气物质含量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942.
[目的]解决林地薇甘菊规模化防除药剂优选问题。[方法]以①18%2,4-D微乳剂∶水=1∶700;②75%甲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水=1∶800;③50%草甘膦可溶性粉剂∶85%2,4-D钠盐∶水=35∶1∶12 500;④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水=1∶200 4种药剂对薇甘菊盖度变化和药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4种药剂均可用于薇甘菊防治,①(18%2,4-D微乳剂)略优于其他药剂,90 d补防1次后,防效可达(97.75±1.01)%。[结论]草甘膦类除草剂添加2,4-D钠盐后能增效防除薇甘菊。  相似文献   
943.
就巢性是家禽性成熟的标志,大多数家禽都具有就巢性,特别是一些优良地方品种,如文昌鸡、丝羽乌骨鸡、矮脚鸡等。而就巢性又会明显影响产蛋性能,就巢性机理的研究对提高家禽的产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家禽的就巢行为学研究、内分泌调控机理及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44.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烤烟成熟和调制过程中色素降解及与烤后烟叶中性挥发性色素降解成分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豫中浓香型烟区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中部叶质体色素含量。【结果】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的总降解量总体大于类胡萝卜素,且叶绿素a的降解量显著大于叶绿素b,在调制后烟叶中叶绿素b残留量较多,叶绿素在烟叶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在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含量和降解量最大,且在成熟期间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新黄质在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但β-胡萝卜素和紫黄质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大于成熟期间的降解量。不同基因型色素降解量不同,且与调制后烟叶色素降解类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多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调制后烟叶色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或呈负相关关系。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和许多重要香气成分与成熟期色素降解量的相关性大于与调制期降解量的相关性。【结论】烟叶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叶黄素和新黄质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的降解量。烤后烟叶中挥发性色素降解香气成分含量与质体色素的降解量,特别是成熟期色素降解量有密切关系,提高烟叶成熟度对促进烟叶香气物质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45.
为了选择适宜的晾房类型与材料,通过设计4种不同类型晾房于2010年在四川达州研究比较了白肋烟晾制期间晾房内温湿度和烟叶含水率、色素含量变化趋势及晾制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晾房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调节能力有差异,美式晾房平均温度较高而涂泥晾房温度较低,钢架晾房平均相对湿度较低而涂泥晾房较高;晾房内部不同空间的温湿度有差异,晾房中部的温度、湿度要高于晾房两侧边的温度、湿度,晾房上层平均温度高于下层而上层的平均相对湿度低于下层;不同晾房晾制期间烟叶含水率与色素含量变化有差异,不同晾房对晾制后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设计的4种类型晾房均能够达到调制要求,各烟区可根据本地实际材料选择适宜类型。  相似文献   
946.
试验旨在研究以苍术、黄柏和白术为主药的发酵复方中草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和生化指标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选取遗传背景相近、健康状况良好21日龄断奶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白)192头,随机分组Ⅰ(对照组,基础日粮)、Ⅱ(添加抗生素)、Ⅲ(添加0.20%未发酵复方中草药)、Ⅳ(添加0.10%发酵复方中草药)、Ⅴ(添加0.20%发酵复方中草药)、Ⅵ(添加0.30%发酵复方中草药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发酵和未发酵复方中草药,均可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添加发酵复方中草药效果优于未发酵复方中草药,添加发酵复方中草药各组中,添加量0.20%时效果最好,其中,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7.59%和30.51%(P0.05),与抗生素相比分别提高6.23%和9.05%(P0.05);料重比和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0.16%和48.38%(P0.05),与抗生素相比料重比降低3.09%、腹泻率提高19.12%(P0.05);(2)添加未发酵复方中草药组仔猪免疫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发酵复方中草药组中以添加0.2%组效果最好,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Ig A、Ig G、Ig M、TP和GH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9.72%、15.88%、7.43%、20.66%、37.24%(P0.05),血清中CHOL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16.06%(P0.05)。综上所述,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发酵复方中草药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增强仔猪免疫力,为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类药物在仔猪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7.
在我国北方的季节性冻土地区,冻害是防渗衬砌渠道面临的难题之一,其中冻胀破坏最为严重,分布比较广泛且对输水工程的危害程度较大,因此研究渠道冻胀的破坏机理和防治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工程技术问题。本试验通过在内蒙古临河地区南边分干渠做聚氨酯保温板的防冻胀试验,分析各种保温板厚度下各层基土的地温、冻深、含水率和冻胀量等影响冻胀变化因素的规律及其特征,总结出了该地区素混凝土衬砌渠道中聚氨酯保温材料的防冻胀破坏方案。结果显示:采用聚氨酯保温板防冻胀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冻胀作用对渠道刚性衬砌材料的破坏,确保衬砌的稳定,渠道安全地运行,同时也为后续刚性衬砌渠道中聚氨酯保温材料厚度施工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48.
阐述了烟草节水灌溉的意义、微喷灌溉的技术要点和特点。并在河南烟区,以不灌水和传统沟灌为对照进行多点微喷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微喷灌水量对烟叶经济性状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喷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增质效果,在烟草伸根和旺长期干旱条件下微喷2次,每次微喷24~36mm,可显著促进烟株生长,比不灌水增产43.0%~65.6%,增加产值70.7%~103.4%,比传统沟灌增产3.83%~9.53%,水分生产率增加15%~20%,灌水增产率提高200%以上,烟草微喷技术具有较大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9.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微生物在土壤和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阐述了微生物肥料对土壤肥力提高的作用机理及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认为微生物肥料与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它能提高与保持土壤肥力。因此,加强以微生物肥料为核心的肥料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对于无公害有机食品的生产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