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九香虫为中国传统中药,现代医学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急需人工养殖以满足日益增加的社会需求。针对九香虫人工养殖越冬存活率低问题,本文研究了九香虫越冬介质、虫口密度以及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存活率。结果表明:在自然寒冷条件下,越冬介质鹅卵石更有利于九香虫存活;随着养虫笼内虫口密度的增加,九香虫存活率下降;在L∶D=10 h∶14 h、RH=(70±5)%条件下,T=8℃时,九香虫的越冬存活率最高;在L∶D=10 h∶14 h、T=(6±1)℃条件下,RH=80%,九香虫的越冬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必将朝着绿色、有机、智能、环保的方向迈进,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生态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核心,走上设施农业的发展之路。本文主要针对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气象服务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也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和启发,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抗生素在土壤中残留情况及其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今后抗生素类污染物的土壤微生物修复和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在种植菠菜土壤中添加抗生素的盆栽试验,以庆大霉素和泰乐菌素及对应功能降解微生物(庆大霉素降解真菌FZC3和泰乐菌素降解细菌无色杆菌)为研究对象,设计7个处理,分别为庆大霉素(CG)、庆大霉素+FZC3(CGF)、泰乐菌素(CT)、泰乐菌素+无色杆菌(CTW)、两种抗生素(CM)、两种抗生素+两种降解菌(CMM)和空白(CC),其中庆大霉素残留率的对比组为CG、CGF、CM和CMM处理;泰乐菌素残留率的对比组为CT、CTW、CM和CMM处理。借助固相萃取-液质联用及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试验过程中抗生素残留及其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添加FZC3和无色杆菌可分别显著提高土壤中庆大霉素和泰乐菌素的去除效果,但随着菠菜的生长,各处理间抗生素残留率差异逐渐变小:第一周不同处理抗生素残留率差异最为显著,其中CMM处理中庆大霉素的残留率最低,为53.93%;CTW处理中泰乐菌素的残留率最低,为3.92%。第一周CGF处理比CG处理中庆大霉素残留率下降了约3.3%,CTW处理比CT处理中泰乐菌素的残留率降低了4.1%。同时,添加抗生素及其降解菌会不同程度影响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与CC相比,CG、CTW和CMM 3个处理中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显著差异(P0.05)。FZC3可以缓解庆大霉素对土壤细菌的抑制作用,与CC处理相比,CG处理马赛菌和芽胞杆菌的相对丰度更高,而CGF与CC组群落结构相似;无色杆菌对土壤细菌菌群的影响程度大于其对缓解泰乐菌素毒性抑制作用的影响,相较于CT和CC处理,CTW处理中无色杆菌的添加抑制了土壤其他细菌的生长,而CT与CC处理各属细菌菌群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CM与CC处理相比,土壤中细菌丰富度、多样性和细菌群落结构均无显著差异,表明两种抗生素同时添加其相互间呈现拮抗作用。【结论】土壤中庆大霉素和泰乐菌素的残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添加功能微生物可以提高两种抗生素的去除效率,FZC3添加可以缓解庆大霉素对土壤细菌的影响,而无色杆菌添加对土壤细菌菌群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冯瑶  朱文娴  刘颖 《南方农机》2019,(9):289-291
饮食装备效能计算评估是对饮食装备的功能、质量和保障力进行标准化评价的方式。科学合理的构建饮食装备保障效能评估模型,既能可靠地评价饮食装备保障能力,又能间接有效地估算部队作战能力。因此,本文基于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饮食装备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建立了饮食装备保障效能评估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气象服务是我国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各行业正常运作的保障。本文主要在分析中国气象服务提供方式的基础上,对气象服务的未来发展和改革思路做了探讨,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为了有效研究气象影视发展现状,本文通过工作实践,深入对其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通过进一步分析,提高了工作认识,也明确了具体的发展途径。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与创新气象影视工作,进而推动气象影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降解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近几十年来航生素的大量使用所引起的公共健康、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倍受社会关注。由于微生物对抗生素削减的高效、低耗、环保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微生物降解法已成为处理抗生素污染的有效途径。在综述近几十年来利用微生物方法处理抗生素污染的技术、抗生素降解功能微生物的筛选、降解条件优化、降解效果及其降解机制等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冯瑶 《乡村科技》2022,(1):30-32
从农业物联网技术供需双方的视角,构建供需双方的动态进化博弈模型,据此分析二者的动态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供需双方的动态演化路径受到系统初始状态和鞍点位置的影响,且鞍点位置取决于成本、收益、补贴和分配系数等多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霉素降解菌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近年来,抗生素在畜禽及水产养殖中的使用量增加,导致固体废弃物和污水中存在大量的抗生素和耐药菌。土霉素作为用于养殖业主要的抗生素之一,在畜禽粪便和污水中的残留含量较高,因此,筛选并鉴定了能降解残留土霉素的微生物。 【方法】 采用富集驯化法,以菌肥、药渣和畜禽粪便为原料,采用摇床震荡的方法进行微生物培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进行土霉素含量测定,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土霉素的微生物。本研究还对降解菌在不同温度、pH、转速和接种量条件下的土霉素降解效果进行优化,并最终利用16S rDNA的方法鉴定菌种。 【结果】 筛选出一株能够高效降解土霉素的菌株T4菌,经16S rDNA测序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p.) ,该菌株在30℃时对土霉素的降解率最高,达到了26.75%;不同pH梯度下,T4菌在pH为7时对土霉素的降解率达到最高,为27.03%;转速为150 rpm和170 rpm时,T4菌对土霉素的降解率分别为26.18%和25.59%,考虑到摇床高转速耗能高的因素,因此选择150 rpm为优化的转速;接种量对T4菌降解土霉素的影响较小,而且二者之间呈负相关,接种量1%时降解率最高,为26.88%。优化条件下,T4菌对100 mg/L土霉素的降解率为26.29%;堆肥试验表明,添加了T4菌之后,土霉素去除率更高,为93.21%。 【结论】 本研究筛选出的菌株T4对土霉素有较好的降解能力。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T4菌属于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p.),其降解土霉素的优化条件为温度30℃、pH 7.0、转速150 rpm、接种量1%。在堆肥中接种T4菌后,提高了对土霉素的去除作用,表明T4菌作为土霉素降解菌具有污染治理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堆肥是常用的有机固废处理技术,能够快速实现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但传统工业化堆肥对于抗生素及其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消减重视不足。事实上,近年来畜禽粪污等堆肥原料中抗生素及ARGs残留问题日益凸显,抗生素及ARGs消减已经成为堆肥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抗生素及ARGs在堆肥过程中消减的研究现状和一般特点,以及影响消减效果的理化和生物学因素、相关优化技术措施的效果和瓶颈等,以期为最大限度降低ARGs传播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