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3篇
  50篇
综合类   134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01.
不同肥力和土壤质地条件下麦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介晓磊  韩燕来 《作物学报》1998,24(6):884-888
在不同肥力和质地的土壤上,采用田间小区及水泥池栽培试验进行了麦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肥力麦田小麦对土壤氮素的依存率很高,氮肥的利用率较低,在设计施氮量范围内,仅为19.0%-7.4%;在中高肥力麦田,小麦对土壤氮素的依存率低,氮肥的利用率较高,达58.8%-36.9%,在供氮水平相近的不同质地土壤中,小麦对对氮肥的依存率是以重壤〈中壤〈轻壤;氮肥利用率在氮肥用量低时相差不大,随着施氮量的  相似文献   
102.
秸秆还田与减氮对砂姜黑土理化指标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为砂姜黑土区减肥增效技术在小麦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在豫南典型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进行大田试验。田间试验以秸秆还田作为主处理,以不同氮肥施用为副处理,包括:0%(不施氮肥,CK)、普通尿素100%(农民习惯施肥,普N100)、普通尿素70%(普N70)、控失氮肥70%(控N70)。结果表明,与不还田条件下的减氮处理相比,还田条件下普N70和控N70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显著降低12.3%、17.9%,土壤全氮含量显著提高25.0%、27.3%,然而减氮处理与全量氮肥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与不还田的对应处理相比,还田处理的普N70、控N70和CK的土壤有机碳显著增加38.6%、30.5%、30.6%。秸秆还田显著影响土壤容重、全N和有机碳含量,施肥处理间并不显著。小麦氮肥利用率(NRE)以及氮肥收获指数(NHI)均以控N70处理最高,但与普N100、普N70处理无显著差异。小麦产量以还田条件下的控N70处理最高,较不还田的普N100增产13.9%。综上,秸秆还田比减氮(30%)对砂姜黑土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更大,与普通尿素100%相比,施用控失氮肥70%与普通尿素70%的产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3.
为了筛选具有肠道益生特性的芽孢细菌,进一步开发益生菌资源,该研究采用肠道病原菌拮抗试验,从羊的肠道内容物中筛选对大肠杆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芽孢细菌。通过梯度稀释平板试验及发酵液拮抗活性,分离纯化出1株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D-4-1,经测定抑菌圈直径在18.7 mm;通过16S rDNA鉴定和菌株系统发育树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结果,鉴定D-4-1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经胆酸盐耐受和人工胃肠道环境试验,该菌株可耐受0.3%的胆酸盐浓度,在pH4的人工胃液和pH6的人工肠液中能很好的生存。结果表明,D-4-1菌株具有较强的益生特性,可作为功能益生菌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4.
奶牛养殖是我国畜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乡村发展和振兴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人民对牛奶及奶制品需求与日俱增。但随着养牛规模扩大,常见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部分传染病甚至出现“抬头”趋势。传染性疾病不仅对奶牛机体健康和泌乳性能造成巨大影响,还会显著降低奶牛的繁殖性能,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详细介绍布氏杆菌病、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病等牧场常见传染性疾病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提高我国奶牛繁殖效率及牧场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金单粳600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种子有限公司运用武运粳27号为母本,w706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多代正、反季的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系。该品系的全生育期为148d,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米二级标准,易栽培,产量一般为600-650kg/667m2,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比较不同耕作培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以解决砂姜黑土耕层浅薄、养分容量低的问题,实现小麦优质高产。  方法  田间试验(2018 ~ 2020年)采用裂区实验设计,旋耕和深耕为主区;5种培肥方式为副区,包括:单施化肥(CK),增施有机肥15 t hm?2(15M)、有机肥22.5 t hm?2(22.5M)、生物炭15 t hm?2(15B)和生物炭22.5 t hm?2(22.5B),分土层研究土壤理化指标和小麦产量的变化。  结果  深耕、施用生物炭和有机肥均显著提高0 ~ 10 cm 土壤pH值,深耕显著提高10 ~ 30 cm土壤含水率,降低10 ~ 30 cm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的改善优于有机肥。深耕配合生物炭或有机肥显著提高10 ~ 30 cm土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量有机肥对速效养分的提升效果最佳。旋耕增施有机肥显著增加小麦赤霉病病穗率;深耕显著降低赤霉病病情指数,深耕22.5M处理比旋耕22.5M处理降低52.6%。连续2年的产量表明,深耕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深耕配合高量生物炭和有机肥处理分别比深耕CK处理显著增产18.3%和9.0%。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深耕和生物炭主要通过影响土壤物理性质促进小麦增产,有机肥显著改善土壤化学性质,但高量有机肥能促进赤霉病的发生。  结论  深耕配合高量生物炭或适量有机肥有效改良砂姜黑土障碍因素并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07.
高旭升  孙小凤  韩燕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106-107,110
青海东部黄河谷地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有着十分重要的土地资源。通过分析黄河谷地土地资源现状,达到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通过调查,选取简要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青海东部黄河谷地土地利用方法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包膜氮肥养分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出率试验和淋溶试验对研制的2种包膜肥料ZP1,ZP2的氮素释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P1的初期溶出率和养分平均释放速率均高于ZP2,包膜肥料的养分释放符合缓释/控释肥料的基本要求;ZP1有一个养分释放高峰,ZP2有两个释放高峰,2种类型肥料的养分累积释放量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09.
在砂质潮土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冬小麦产量、钾素积累量、钾效率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砂质潮土施用钾肥能明显提高冬小麦产量,增产率为7.9%~27.7%;冬小麦植株钾素积累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到灌浆期植株钾积累量增加较多;钾生理效率、钾素吸收效率、钾肥效率和钾肥当季回收率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减少,钾效率和钾收获指数则呈先增后减趋势,以施K2O150kghm-2最佳;钾肥用量应达到K2O150kghm-2以上才能维持土壤钾素肥力;从钾肥增产增收效应、钾效率、土壤钾素平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施钾量150kghm-2效果最好,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可增产1462.2kghm-2,K2O每kg增产8.25kg,增收1069元hm-2,钾肥当季回收率为41.6%,并实现土壤速效钾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0.
不同有机物料对潮土微团粒分形特征和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南省中低产区砂质潮土为对象,研究不同有机物料(豆秆、玉米秆、鸡粪和猪粪)还田处理对土壤微团粒结构分形和不同粒级有效养分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施有机物料处理相比,随有机物料添入量增加,0.1 ~0.053mm土壤粒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7%~13%,达到5%显著性差异水平;<0.053 mm土壤粒级的质量分数相应小于对照处理.2)土壤分形维数在2.52~2.72之间,与0.1 ~0.053 mm土壤粒级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45;与<0.053 mm土壤粒级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1.随着从单施到混合配施的处理,有机物料改变微团粒结构的分配比例,分形维数变小.3)与对照相比,有机物料的加入均能使土壤以及各粒级的速效养分质量分数呈显著性增加.施入有机物料后,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质量分数在0.1~0.053 mm土壤粒级中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8%~528%、141%~1000%和16% ~ 81%,在<0.053 mm的粒级中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4% ~ 44%、17% ~ 170%和21% ~66%.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表现为秸秆施用(73.1 mg/kg)>秸秆与粪肥双倍混合施用(69.3 mg/kg)>秸秆与粪肥单倍施用、猪粪施用(63.0 mg/kg)>鸡粪施用(59 mg/kg)>对照(49.9 mg/kg);速效钾质量分数表现为豆秆施用(140 mg/kg)>秸秆与粪肥双倍混合施用、玉米秆施(120 mg/kg)>秸秆与粪肥单倍施用(86.5 mg/kg)>粪肥施用(76.8 mg/kg)>对照(56.5 mg/kg);有效磷质量分数表现为玉米秸秆(40.9 mg/kg)>粪肥处理、秸秆与粪肥混合处理(35.91 mg/kg)>豆秆处理(30 mg/kg)>对照(26.8 mg/kg);土壤总养分质量分数表现为豆32和玉32处理(259 mg/kg)>秸秆与粪肥倍量处理及豆16处理(225 mg/kg)>玉16处理(210 mg/kg)>秸秆与粪肥单倍量和猪8处理(191 mg/kg)>鸡粪处理(173 mg/kg)>猪4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