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5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林业   396篇
农学   295篇
基础科学   410篇
  171篇
综合类   2189篇
农作物   252篇
水产渔业   221篇
畜牧兽医   1561篇
园艺   404篇
植物保护   18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温室轨道施药机器人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温室人工施药效率不足,且容易中毒的现状,设计开发了温室轨道施药机器人系统。结合探测、限位传感器输入信号及输出执行元件的特点,系统采用三菱PLC作为控制核心,控制移动搭载平台、电机、电磁阀及药液泵等各个部分,通过探测传感器定位作物行,调控PWM波占空比实施变量施药作业,从而实现温室自动化精准施药。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定位准确率高,喷头流量与PWM占空比呈正相关,随着施药距离的增加,药液沉积量呈递减趋势;系统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有效提高温室施药工作效率和农药利用率。  相似文献   
922.
针对传统温室数据监控系统费用高、传感器布线复杂、部署不灵活、功耗大等特点,设计了一套基于μC/OS-Ⅱ系统的手持嵌入式监控系统。系统以STM3 2 F1 0 3 ZET6为核心控制器件,移植了具有多任务、实时性特点的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并添加了与Windows操作界面类似的图形界面软件μC/GUI,方便用户操作。系统使用了遵从Zig Bee协议的Z-Stack协议栈,实现数据无线传输。实验表明:该系统完全适用于农业温室大棚等高湿环境,且无线通信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23.
干湿交替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土壤水分变化及干湿交替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为绿洲农田土壤碳循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新疆绿洲棉田土壤,通过室内控制模拟试验,以及用气相色谱仪分析CO_2浓度。[结果](1)与60%WFPS(土壤充水孔隙度)相比,40%WFPS对土壤CO_2排放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而80%WFPS对土壤CO_2排放无显著性影响(p0.05)。培养结束时,与60%WFPS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相比,40%WFPS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降低26%(p0.05),而80%WFPS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仅增加0.04%(p0.05)。(2)多次干湿交替循环后,干湿交替处理下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显著低于恒湿处理。在不同干旱强度处理中,重度干旱(SD)处理对土壤CO_2排放速率响应程度大于适度干旱(MD)处理,但多次干湿交替循环后,SD处理下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却显著小于MD处理。随干湿交替循环次数的增加,干湿交替对土壤CO_2排放速率的影响显著降低,特别是对土壤CO_2排放速率最高值的影响最大。[结论]在新疆绿洲棉田土壤中,干湿交替能降低土壤CO_2排放量,降低量随干旱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24.
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筋力型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长期施肥对小麦品质的作用,在33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强筋小麦品种徐麦32和弱筋小麦品种宁麦13蛋白及淀粉相关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以及有机肥与品种的互作对小麦大部分蛋白和淀粉特性参数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施肥对徐麦32和宁麦13蛋白质含量、干面筋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及面粉糊化特性参数影响基本一致。单施氮肥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单施有机肥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干、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与蛋白质含量呈较明显的正相关。施有机肥处理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及峰值时间均显著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说明有机肥能显著改善小麦面粉的糊化特性;而无论施有机肥与否,施用无机肥不能显著改善面粉糊化特性。综上所述,长期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弱筋小麦品质的改善,而对强筋小麦品质的改善不利。大田生产中应根据不同专用品种对品质的不同要求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  相似文献   
925.
徐麦9158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2002年以周麦16作母本、徐州24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连续多年单株选择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江苏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苏审麦201404;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号:CNA011683E.  相似文献   
926.
研究了300 MW轴封型核主泵循环油泵的螺旋轴流式叶轮结构功能和性能特点,对循环油泵过流部件的内部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预测了油泵的水力性能,论证了螺旋轴流式叶轮和径向导叶设计及参数选取的合理性.通过对循环油泵在不同介质温度下的水力性能试验,分析不同油温下滑油黏度对水力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大流量工况下,循环油泵性能的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螺旋轴流式结构使循环油泵具有高抗汽蚀性能和高可靠性,但效率仅为10%左右;循环油泵的效率和扬程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这是由于滑油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叶轮的圆盘摩擦损失、叶轮和导叶流道内部的流动损失均明显减小;循环油泵的水力特性完全满足核主泵推力轴承滑油系统的的运行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润滑油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7.
大理州小春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适宜于大理州小春种植的优良、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对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选育出的6个马铃薯新品系及2个从荷兰引入的马铃薯品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F3.12.2’、‘0011’、‘0015’和‘0031’4个品系的综合评价较高,具有产量高、商品薯率高、品质好、抗早疫病、抗晚疫病、抗病毒病、生育期短等优点,可进行进一步的评价、示范。  相似文献   
928.
矮生观赏杉木DNA甲基化的水平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杉木矮化变异与DNA甲基化的关系,以矮生观赏杉木与野生杉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基于DNA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方法,研究其DNA 序列CCGG 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及模式变化特征。应用20个引物组合,在矮生观赏杉木和野生杉木的叶片DNA中均检测出745个CCGG位点,其中甲基化位点数分别为508个和505个,分别占总扩增位点数的68.17%和67.83%;在矮生观赏杉木与野生杉木木质部DNA中分别检测到742个和737个CCGG位点,其中甲基化位点数分别为471个与498个,分别占总扩增位点数的63.52%和67.5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 0.01)。与野生型相比,矮生观赏杉木叶片和木质部DNA甲基化模式发生了一定变化,在叶片DNA中,去甲基化率为17.81%,明显高于超甲基化率15.44%;在木质部DNA中,去甲基化率17.25%,也明显高于超甲基化率14.65%。通过甲基化序列的初步克隆及比对分析发现,矮生观赏杉木中参与MAPK级联途径的蛋白磷酸酶IBR5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上升。因此推测,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其调控基因的甲基化变化可能是矮生观赏杉木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29.
鱼塘种稻对养殖水体营养物质的去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黄颡鱼精养塘为例,探索鱼塘种植高秆型水稻对精养池塘水体氮磷养分等水质指标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期,种稻黄颡鱼精养塘水体氮、磷养分含量显著低于单养鱼池塘。在水稻收获期,单养鱼塘水体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高达11.98mg/L和0.52mg/L,超过了《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标准;而种稻鱼塘水体中TN、TP含量则仅为0.49mg/L和0.08mg/L,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排放标准。种稻鱼塘水体中TN、NH4+-N、NO3--N、TP和PO43--P含量比不种稻单养鱼塘分别降低95.95%、98.09%、98.07%、84.47%和64.57%。种稻鱼塘COD含量和pH值低于单养鱼塘。可见,种稻能有效降低水体养分含量,改善养殖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930.
<正>为了了解豫选黄河鲤和松浦镜鲤这两个品种在当地的生长情况,选择黄河滩区的一个养殖基地,开展鲤鱼生长性能对比试验。一、试验方案1.试验条件池塘全部为土池,单口池塘面积12~15亩,松浦镜鲤、豫选黄河鲤和普通鲤鱼各选择3口试验池,均配有投饵机和增氧机,进排水方便。2.苗种与放养松浦镜鲤(SP)苗种来自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平均体重为50克;豫选黄河鲤(YX)苗种来自河南黄河鲤鱼良种场,平均体重为40克;普通鲤(PT)是养殖户在当地购买或自繁自育,平均体重为50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