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3篇
综合类   62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正>一、池塘条件示范培育池总面积2.2公顷,为普通养鱼池,单池面积0.37~0.43公顷,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厚度15~20厘米,保证养殖水深1.6~1.8米。养殖水源为浦阳江水,水质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各池分别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  相似文献   
62.
通过在杂交鳢膨化饲料中补充添加不同水平的有机硒,研究饲料中补充有机硒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添加有机硒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及形体指标无显著影响,但补充添加0.2 mg/kg的有机硒对提高杂交鳢抗氧化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3.
绿色健康水产品养殖的主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苗种、环境、饲料和病害向方面对健康水产养殖提出了一些主要技术。环境污染的加剧、饲料生产缺乏规范的行业管理、病原传播加快和爆发性病害的增加、药品的盲目使用、有害物质在产品的积累等都使产品的品味和质量下降,提倡“无公害”和“健康”养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丁鱼岁的池塘养殖、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技术;养殖全程投喂自行配制的饲料,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出售尾重400~500 g的商品鱼,鱼种经过10个月的养殖,平均尾重达0.62 kg,平均产量7 950 kg/hm2,成活率93.4%,饲料系数1.57,养殖投入与产出比为1∶2.2。试验说明:丁鱼岁作为新引入的名优品种能适应浙江的地理环境,具有高产、高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5.
淡水白鲳学名为短盖巨脂鲤(Colossomabrachypo-mumCuvier),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1982年引入我国台湾,1985年引进大陆养殖,现已成为我国规模化养殖的主要淡水鱼类之一。淡水白鲳在杭州及近郊地区每年投放养殖的大规格鱼种在数百万尾,当地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初投放鱼种(规格在33~62克/尾),每667米2投放1200尾左右,另混养部分鲢鳙和其它鱼种,在6月底7月初即可达500克左右规格上市,一般间隔10天左右轮捕1次,经2~3次的轮捕即可将其90%以上起捕上市,而此段时间正好是养殖鱼类的淡季,海水捕捞正处于禁渔期,故淡水白鲳的市场销量很大(其部分产品销…  相似文献   
66.
本文论述了圆吻鲴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苗种培育等技术。结果表明:野生圆吻鲴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培育可达性成熟;注射混合催产剂在水温21.24℃时效应时间8.11h;采用人工授精、石膏粉脱粘、流水孵化可规模繁殖;鱼苗培育采用江浙传统的“豆浆法”;“夏花”鱼种经5个月左右的培育可养成32.2—36.4g尾规格的鱼种。  相似文献   
67.
文论述黄尾密鲴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及鱼苗培育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3龄野生黄尾密鲴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水温21.0~21.5℃时经一次性注射LRH—A2、LRH—A3和DON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9~9.5h;采用人工授精,滑石粉脱粘,流水孵化,其催产率为91%~93%,受精率为63%~67%,孵化率为72%~73%,出膜时间为48~49h;采用豆浆法池塘培育25d后,平均全长达3.4cm,成活率57%。  相似文献   
68.
对唇[鱼骨]和花[鱼骨]进行了网箱养殖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蓄水池内搭建网箱,分别放养平均规格38.7g/尾和39.1g/尾的Ⅰ冬龄唇鱼骨和花鱼骨冬片鱼种,放养密度0.98kg/m^2,投喂饲料粗蛋白38%~40%的人工配合饲料,经240d养殖期,唇[鱼骨]平均规格达到226.8g/尾、花[鱼骨]平均规格219.8g/尾;试验结果经两样本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t=2.23〉t0.05=2.02,唇[鱼骨]与花[鱼骨]的体重增长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9.
2008年,春季地栽黑木耳销售价为7元/kg,秋木耳因生长时气温低、质量好,反季节栽培的秋耳销售价为15元/kg。制备春季地栽黑木耳培养基时柞木屑为17-18元/袋,而制备秋耳培养基时柞木屑为7—8元/袋。反季节栽培的秋耳,没有烂耳现象,万袋产量可达350kg,产值17500元。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0.
以珠江群体斑鳢为母本,分别与钱塘江群体、微山湖群体、洞庭湖群体、鄱阳湖群体乌鳢为父本进行杂交,在繁殖性能及杂交F1生长和形态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繁殖性能上各杂交组合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催产率方面,斑鳢与洞庭湖群体乌鳢组合催产率最高,斑鳢与微山湖群体乌鳢组合及斑鳢与鄱阳湖群体乌鳢组合催产率较低;在F1生长方面,斑鳢与微山湖群体乌鳢群体组合优势显著,而斑鳢与钱塘江群体乌鳢组合、斑鳢与洞庭湖群体乌鳢组合、斑鳢与鄱阳湖群体乌鳢组合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