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弱光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了弱光胁迫对花生形态特征、荚果产量、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弱光胁迫解除后花生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等恢复特点,分析了弱光胁迫条件下花生生理、生态和生化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弱光胁迫的适应机制,讨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弱光胁迫对两个不同类型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田条件下,花生幼苗期设置55%和85%两个遮光强度,遮光40d,研究了弱光胁迫对大花生品种花育22号和小花生品种白沙1016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苗期弱光胁迫花生主茎高显著伸长,根/冠比增加,幼苗各器官的干物质、侧枝数、叶面积和侧枝/主茎比降低;盛花期延迟,单株开花量显著减少,花生荚果产量显著降低,遮光50%处理单株结果数显著降低,遮光85%单株结果数和果重均显著降低,苗期侧枝发育不良可能是造成弱光胁迫花生减产的重要原因。两品种相比,弱光胁迫下花育22号荚果产量降低幅度小,其耐荫性好于白沙1016。  相似文献   
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根瘤菌拌种虽可增加花生单株根瘤的数量和重量,提高叶片含氮量,但荚果增产并不显著;根瘤菌拌种+有机肥或钼肥处理,不仅可增加单株根瘤的数量和重量,提高花生叶片含氮量,同时植株高度、分枝数、单株结果数、饱果率及总生物产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荚果增产显著。根瘤菌与有机肥或钼肥存在较大的交互效应,生产中使用根瘤菌拌种时,应注意适当增施有机肥和钼肥。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不同花生品种(系)的磷素利用效率差异及其与产量等的相互关系,为花生节磷栽培及磷高效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省份的34个花生品种(系)为供试材料,在山东莱西和招远两试验基地进行花生春播大田试验,收获期分别取样测定营养体和生殖体的磷含量,计算磷素累积及分配等相关指标,并分析各指标与产量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不同花生品种(系)各器官磷含量及累积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营养体磷含量和累积量平均值均低于生殖体,但两指标变异幅度营养体均高于生殖体.其中莱西基地营养体和生殖体磷含量分别为2.07~4.06和6.62~9.08 g/kg,磷累积量分别为3.9~17.6和24.4~57.6 kg/ha,招远基地营养体和生殖体磷含量分别为1.72~3.38和6.33~8.58 g/kg,磷累积量分别为5.6~16.0和33.7~50.7 kg/ha.不同花生品种(系)间的磷素利用效率及收获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莱西基地分别为78.2~119.4 kg/kg和0.626~0.908,招远基地分别为88.3~134.0 kg/kg和0.678~0.890,两指标变异幅度相对较小.不同花生品种(系)荚果产量莱西基地为3088.4~6593.5 kg/ha,招远基地为4735.2~6723.9 kg/ha.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生产量与磷素利用效率、磷收获指数、整株磷累积量及磷分配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磷素利用效率与磷收获指数和分配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整株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花生品种(系)磷素累积、分配、利用特性及产量等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当增加生物产量、控制磷含量、提高磷向荚果分配比例是协同提高花生产量和磷效率的有效途径.其中天府20等10个品种(系)的生物产量较高、磷含量适中,且磷素在荚果中分配比例较高,为高产磷高效品种(系).  相似文献   
5.
氮肥调控对土壤供氮特征及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氮肥调控对土壤供氮特征及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大田条件下,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了氮肥基施、基施加追施、速效氮缓释氮配施3种氮肥调控方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植株氮累积分布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相比,增施氮肥土壤0~6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等氮量条件下,氮肥基施生育前期硝态氮含量高,成熟期低;而基施加追施和速效氮缓释氮配施两种处理,生育前期土壤硝态氮含量低,成熟期维持较高的水平。与氮肥基施相比,成熟期速效氮缓释氮配施处理中,氮向叶片中的分配比例显著降低,而在荚果中的分配比例呈增加趋势,荚果产量、氮农学效率和氮偏生产力显著提高。因此,速效氮控释氮配施处理可以维持花生生育后期耕层土壤的氮素供应,显著提高花生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影响花生氮素利用的因素研究及高效施氮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影响花生氮素利用的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基因型花生对氮素利用存在较大差异。土壤供氮率为51.9%~73.7%,其中晋安花生等较高,潍花8号较低;根瘤供氮率为10.5%~37.4%,其中3--XC135、潍花8号等较高,晋安花生较低;肥料供氮率10.8%~15.2%,其中蓬莱小粒皮红较高,3-XC128较低。(...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叶面肥中的钠离子(Na+)大多为伴随离子,其对作物的影响通常被忽视。实践中,Na+对作物的作用包括促进和抑制两方面,取决于作物营养生理状况。研究Na+对花生的抑制与缺氮(N)胁迫的关系,探索补施氮素对上述抑制作用的恢复效应,可为花生高效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试验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人工气候室内进行,设喷施肥料中含Na+0、2.0、10.0 mg/pot 3个水平,依次记为T0、T1和T2。测定了花生叶片光合作用、茎叶及根干物质累积、根系形态特性和养分吸收,比较了缺氮胁迫(T0、T1、T2)和后期补施尿素态N(T0-N、T1-N、T2-N)条件下Na+对花生影响的差异,并深入分析花生Na吸收与干物质累积和氮(N)、磷(P)、钾(K)养分吸收的相关关系。【结果】1)缺氮胁迫条件下,叶面喷施Na+显著抑制了花生的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由CO2 11.4 μM/(m2·s)下降到CO2 6.7~7.5 μM/(m2·s)。茎叶和根干重T0(6.4和2.4 g/pot)>T1(5.7和1.9 g/pot)>T2(5.3和1.5 g/pot)。与T0相比,根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总体积T1处理下降了7.8%~10.5%,T2处理显著下降了27.5%~31.8%。植株Na与N、K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 0.05),花生Na吸收量每增加1.0 mg/pot,植株总的N、K吸收量分别下降26.6和20.9 mg/pot。2)后期补充喷施氮素条件下,施Na+处理花生茎叶干物重比不施Na+处理增加了20.3%~25.8%。补施氮素后,施Na+促进了茎叶对N、P、K的吸收,N的吸收量增加了9.2%~19.2%,P增加了20.0%~42.3%,K增加了21.4%~24.0%。相关性分析表明,花生植株总干物重及P、K含量在补施氮素后与N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5)。【结论】Na+对花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与氮素营养有关。在缺氮胁迫下,Na+对花生的生长为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喷施量增加而加重,高浓度Na+显著抑制根茎叶干物质的累积和N、K养分的吸收。补施氮肥提高了花生植株对Na+的适应性,恢复了光合作用及养分吸收能力,消除了Na胁迫的危害作用,产生“N-Na”协同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9.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春花生9 t/hm2产量水平下植株的生育动态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植株营养生长主要集中在生育前期,植株的叶龄、分枝数、主茎高、侧枝长的净增长速率均在出苗后50~60天达到高峰,出苗后90~100天基本停止增长.叶面积指数在出苗后90天达到高峰,峰值在5.8左右,≥3的叶面积指数维持65天左右.叶绿素含...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家禽的胚胎发育及能量代谢特点,介绍了胚蛋注射这一方法,概述了国内外不同家禽胚蛋注射氨基酸的研究结果,对注射氨基酸的种类及浓度等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家禽生产工作的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