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前我们对小麦赤霉病的预报主要是依据小麦生育期与气象条件的吻合程度。在正常年份,小麦生育期相对较易根据叶龄余数进行超前预测,而小麦感病期的天气状况的超前预报目前尚不过关,所以目前小麦赤霉病的预报尚有一定困难,预报的准确性还不够理想。近年来,我们运用小麦生育期中已经出现的天气实况,进行小麦赤霉病的分段预报,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2.
稻田杂草稻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2010年,对稻田杂草稻进行了播种深度、诱发出苗和化学防除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移栽之前,适当增加耕翻深度和提早翻耕诱草灭草,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量;在水稻移栽之后,及时开展药剂防除,可有效地控制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83.
小麦田苗前化学除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田苗前化学除草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1.125kg/hm2,对硬草的防除效果可达95%以上,对牛繁缕可达90%左右。用25%绿麦隆4.5~7.5kg/hm2和50%异丙隆3.00~3.75kg/hm2,对硬草的防除效果分别为86%左右和70%左右,对牛繁缕的防效分别为86%以上和90%左右。  相似文献   
84.
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1500g/hm^2、戊唑·福美双30%可湿性粉剂1650g/hm^2或咪鲜胺25%乳油450g/hm^2,在小麦扬花初期一次用药,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85.
不同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含有不同有效成分的12种杀虫剂,在第四(2)代稻纵卷叶螟二三龄幼虫盛期和稻飞虱的卵孵盛期进行了田间用药试验。结果表明:氟虫腈和含有氟虫腈成分的复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均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控害效果也相对较高。毒死蜱与氟虫腈或与阿维菌素复配,可达到优势互补,即保持良好速效性的同时,其持效性可得到明显提高;在稳定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各药剂有效成分的使用量可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6.
2008年在水稻大田内对3代灰飞虱进行了13个药剂处理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异丙威和仲丁威对灰飞虱具有一定的速效性,但其持效期只有3~5 d,明显短于吡蚜酮和氟虫腈。不同特性的药剂进行混合应用,可达到优势互补的增效作用。单独使用一种药剂时,667 m2以用25%吡蚜酮WP25~30 g、5%氟虫腈SC40~50 g、48%毒死蜱EC125 g的防治效果相对较高;混合应用时,667 m2以用25%吡蚜酮WP20 g或5%氟虫腈SC30 g,加48%毒死蜱EC80 g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7.
冯成玉  陆晓峰 《农业工程》2014,4(3):145-146
2013年在水稻进入穗期以后,部分稻田黑尾叶蝉聚集穗部危害,严重的出现了“黑穗”现象。据初步调查与田间试验,受害稻谷粒质量比健穗粒质量下降5%~11%,并随“黑穗”程度的加重损失增加;呋虫胺、烯啶·噻嗪酮、烯啶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等药剂可用于对黑尾叶蝉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88.
三唑酮防治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0年在小麦穗期进行了三唑酮不同制剂防治白粉病与叶锈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白粉病严重发生时,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8kg/hm2和50%多.酮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近80%,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1.5kg/hm2以及500g/L三唑酮悬浮剂300~450g/hm2的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下;在叶锈病发生初期,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1.8kg/hm2、500g/L三唑酮悬浮剂375~450g/hm2和50%多.酮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叶锈病的病叶防效达60%以上,病指防效达85%以上,且各药剂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小麦梭条花叶病在本地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掌握该病的发生情况,2005~2006年我们对海安县墩头镇双溪片的小麦田进行了定点典型调查,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0.
试验结果表明,8-18W太阳能双波诱虫灯的单灯诱虫数量,随灯泡功率的增大渐趋增多;对稻螟蛉、大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叶蝉等稻田害虫的诱集峰次明显,预警作用较强;对稻螟蛉、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有效控制距离分别为50 m、30 m和20 m左右,近灯区的虫量比远灯区可下降3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