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进而自然或人工加倍获得纯系已成为现代育种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降低误选,是近年来育种方面的研究热点.在查阅已建立起游离小孢子培养系统的植物种类的基础上,综述了影响植物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材料的基因型、材料的生长环境、小孢子的发育阶段、材料的前处理、小孢子的培养密度、培养基类型及组成成分和培养条件,与在游离小孢子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等,以期为花卉游离小孢子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2.
为获取矮牵牛抗病毒株系,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对3个品种的矮牵牛进行了PAP(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遗传转化试验。结果表明,矮牵牛基因型对抗性芽的再生有显著影响,只有红色波浪系矮牵牛在含100 mg/L的卡那霉素筛选培养基上获得抗性芽,进一步转入含卡那霉素100 mg/L的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筛选,获得31个株系的生根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初步证明PAP基因已整合到其中29个株系的矮牵牛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3.
四川省杂交稻亲本及32份抗源抗稻瘟病基因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与稻瘟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于培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有重要意义.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9、Pi-2、Pi-kh和Pi-km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分析52份(23份恢复系和29份不育系)杂交水稻亲本材料,结果表明:52份亲本材料中都不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和Pi-2(Pi-Z5),6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m,5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h.32份抗源的检测结果表明:32份抗源中都不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12份含有Pi-2(Pi-Z5),3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m,6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h.  相似文献   
34.
一、正确选择优良品种应选择生育期在125—128天左右,抗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二、深耕细作、适时播种1.深耕细作目前玉米生产耕作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耕作粗糙、翻地深度不够、打茬不彻底,这势必会影响玉米的播种质量,降低玉米的保苗率;又因后期没有趟地培土,耕层不够深度,保肥、保水能力降低,出现早衰现象而影响产量。所以翻地起垄时一定要深耕细作。  相似文献   
35.
黄河流域鱼类引种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黄河流域目前共引入鱼类31种。鱼类引种丰富了黄河流域水产种质资源,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不规范的引种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的后果。描述了黄河流域鱼类引种现状,分析了鱼类引种对黄河流域土著鱼类的潜在威胁,提出了鱼类引种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为探讨羚牛分类学地位,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了羚牛、绵羊、山羊和斑羚(青羊)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 b gene),并测序,结合GenBank检索序列,对9种偶蹄类动物、1种奇蹄类动物Cyt b gene序列差异进行分析,构建了分子系统树(最优NJ树和唯一MP树)。通过本研究分析表明羚牛与羊亚科动物亲缘关系最近,将羚牛归入羊亚科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7.
四川省杂交稻主栽品种抗稻瘟病基因型推导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包括131个杂交稻品种在内的134个四川省水稻主栽品种接种了21个对已知抗稻瘟基因具鉴别力稻瘟病菌株,根据比较各品种和含已知抗瘟单基因系对鉴别菌株的抗谱对各主栽品种进行了抗稻瘟病基因型推导。结果表明,134个参试品种中,仅红优44和泸优1号对全部21个鉴别菌株的抗感反应完全一致;通过DPS统计软件对各品种的抗谱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距离为0.8时可将这些品种的抗性基因型划分为7个类群;应用基因型推导软件分析,推导出D香287可能携带Pi-km、Pi-zt和Pi-7等3个抗性基因,Q优2号则可能携带Pi-k、Pi-I、Pi-t和Pi-19等4个抗性基因,其余品种则均可能携带未知抗病基因。各品种在病圃中的最高叶瘟级别和平均颈瘟率与其对21个鉴别菌株的抗病频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38.
激素在植物开花结果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乙烯和脱落酸五大类激素在植物开花结果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植物开花结果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多种因子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五大类激素的浓度,通过激素调节开花结果的各个阶段。对激素在开花结果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有待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分析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
应用DAPI、DiOC荧光法与激光共聚焦电镜技术,观察白杨派树种毛白杨、毛新杨、银腺杨、中国山杨花粉发育中生殖细胞的细胞质DNA及其在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生殖细胞、精细胞中不存在具有DNA的细胞器,为白杨派树种具有母系遗传的潜能提供了细胞学证据;其中,线粒体在花粉发育过程中一直存在,但其DNA发生了降解,从而使父系线粒体DNA的传递中断,导致了线粒体的母系遗传。细胞学观察发现,银腺杨少数质体及其DNA被排除和降解的时期相对迟缓。本文还对被子植物线粒体遗传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
针对北方大棚土壤细菌繁殖速度快、土壤吸水率低的实际,研发出1种由超细高价银粉末和膨润土组成的土壤灭菌改良剂.试验结果表明,高价银为薄片状晶体,片状晶粒的宽约200 nm,厚约40~60 nm;质量浓度为10 mg/kg的高价银在30 min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达到99%以上.制备的土壤灭菌改良剂除有灭菌功能外,还提高了土壤的总盐量,特别是增加了土壤中Ca<'2+>、Fe<'2+>、Zn<'2+>的含量;添加1%改良剂使土壤的含水率提高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