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2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杀线剂的使用最早见于19世纪后期 ,1943年Carter在寻找新杀虫剂时偶尔发现了D -D的杀线作用 ,使杀线剂的研究和应用有了显著进展。1944~1945年 ,Kagy等在美国加利福尼亚、Christie在佛罗里达用EDB熏蒸土壤 ,防治根结线虫获得良好效果。D -D和EDB的发现是化学防治线虫时代的开始。上述杀线剂虽有较好的防效 ,但对作物有强烈的药害 ,因而限制了其生产上的大面积应用。1955年 ,Mcbeth等报道了二溴氯丙烷的发现 ,该药防效很好 ,且药害大大减轻 ,因而在生产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后来因发现…  相似文献   
32.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猪圆环病毒2型(PCV2)经0.2%甲醛37℃作用一定时间后接种PK-15细胞,盲传3代,用PCR方法检测灭活效果。将灭活的PCV2加入适量的白油和氢氧化铝胶制成PCV2油佐剂和铝胶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共免疫2次,时间间隔为3周,分别于一免后第21天和二免后第14天进行ELISA抗体检测。同时为了评价国产油佐剂和进口油佐剂的免疫效果,笔者进行了猪体免疫效力试验。通过ELISA抗体、攻毒后临床表现及体温变化、剖解时的病理变化、平均日增重及病毒血症等指标对疫苗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如下:①PCV2能被0.2%甲醛完全灭活,灭活时间为16 h。②PCV2油佐剂和铝胶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均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并且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好于铝胶佐剂灭活疫苗。③猪体免疫效力试验表明,两种油苗均能产生较高水平的ELISA抗体。攻毒后,攻毒对照猪的体温高于免疫猪,空白对照猪体温正常。免疫猪及空白对照猪平均体重均升高,而攻毒对照猪平均体重有所降低,且两个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病毒血症检测及病毒DNA在组织中的分布检测表明两油苗均能够有效降低猪体的带毒。以上结果表明,PCV2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和猪体后均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PCV2对猪体的感染。  相似文献   
33.
益舒宝的加工及其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和筛选实验, 总结出适合我国实际的益舒宝10%颗粒剂加工生产技术, 产品价格大为降低.该产品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arenaria)的效果与进口益舒宝相当.目前该杀线剂正被大量加工, 并已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在种子检验中,每个检测项目都需要进行数据记载、数字分析计算的结果报告这些程序,因此,科学正确地进行检测数据的处理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35.
饲用墨西哥玉米生产性能及营养成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墨西哥玉米(Euchlacna mexicana Schrad)为禾本科类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须根发达,茎杆粗壮.直径115~2.0cm,直立,丛生,高约3.0m左右。叶片披针形,叶面光滑。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项生,圆锥花序,多分枝。雌花为穗状花序,雌穗多而小,从距地面5~8节以上的叶腋中生出.每节有雌穗1个,每株有7个左右,每穗有4~8节,每一小穗有一小花,授粉后发育成为颖果.4~8个颖果成串珠状排列,种子长椭圆形.成熟时呈褐色,颖壳坚硬,千粒重75~80g。  相似文献   
36.
广州毛刺线虫新种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毛刺线虫新种(Trichodorus guangzhouensis n. sp.)采集于广州市白云区的莴苣(Lactuca sativa)根际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虫体和瘤针较短;雄虫的3个腹中颈乳突位于瘤针后和排泄孔前,交合刺短、无刚毛和条纹,泄殖腔前有3个腹中生殖乳突,精细胞大、有大且呈香肠形的核;雌虫阴门纵裂,阴门骨化结构小、三角形到园三角形、相距较近,阴道长度大于阴门处体宽的1/3,受精囊大、有精子。该新种在多数形态特征测量数据上,以及雄虫的3个腹中颈乳突位置、泄殖腔前腹中生殖乳突数量、精细胞形态,雌虫受精囊和阴门骨化结构形态等特征上,与背弯毛刺线虫(Trichodorus reduncus Siddiqi & Sharma,1995)相近似。但它们在雄虫交合刺和引带形态、第一腹中生殖乳突(SP1)的位置,雌虫阴门形态等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7.
描述了采自云南省昆明地区梨树Pyrus spp.根际的毛刺科Trichodoridae Thorne,1935线虫;南京毛刺线虫Trichodorus nanjingensis Liu&Chen,1990;瑞那毛刺线虫Trichodorus rinae Vermeulen&Heyns,1985;雪松毛刺线虫Trichodorus cedarus Yokoo,1964和胼胝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porosus(Allen,1957)Siddiqi,1974.其中瑞那毛刺线虫是中国新记录种,南京毛刺线虫、雪松毛刺线虫和胼胝拟毛刺线虫为云南省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8.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子实体对线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子实体各部分均不能杀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但子实体一量萌发形成菌丝,则能杀死线虫,48h时,子实体萌发部位的线虫死亡率约为32%,并且有的线虫局部解体,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子实体丙酮和水粗提物均不具有毒杀线虫的活性,来自于要上同子实体组织分离,于2%CMA培养基25℃培养7d的菌丝处理线虫,线虫与菌丝接触1-5min被击倒,4-6h成虫死亡,48h线虫死亡率达90%以上,同时,该菌菌丝丙酮和水粗提物均能杀死线虫,实验证明,平菇子实体不含杀线虫毒素。  相似文献   
39.
2018年自福建省疑似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病鸡中分离得到9株鸡滑液囊支原体,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其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对筛选出的多重耐药株(MS HB)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福建地区鸡滑液囊支原体临床株对泰万菌素和泰妙菌素较为敏感,对泰乐菌素、多西环素、土霉素和替米考星敏感性次之,而对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最不敏感.多重耐药株(MS HB)基因组大小为766081 bp;GC含量为28.02%;共注释到1464个基因,其中,包括多个毒力基因和1个耐药基因(ermQ),与敏感标准株WVU1853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得出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多个突变位点.研究结果丰富了对鸡滑液囊支原体流行病学的认识,并可为该地区临床治疗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合理用药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0.
云南省荔枝树根际的两种拟鞘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采自云南省果树根际的隶属于环科[Criconematidae(Taylor,1936)Thorn,1949]、环亚科(Criconematinae Taylor,1936)的两种线虫荔枝拟鞘线虫(Hemicriconemoides litichi Edward & Misra,1963)和紧鞘拟鞘线虫(Hemicriconemoides stricta the cat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