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姬松茸儿种胞外酶的最适反应pH的最适反应温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姬松茸的胞外CMC酶,FP酶,βGase,HC酶,淀粉酶和果胶酶的最适反应pH和最适反应温度分别是4.6和55℃,5.2和50℃,4.6和50℃,5.8和40℃,4.0和50℃,菌丝最适生长pH下的相对酶活力系数远远小于酶最适反应pH下的相对酶活力系数;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下的相对酶活力系数远远小于酶最适反应温度下的相对酶活力系数。  相似文献   
12.
生物增温发酵剂中TM1产生的几种酶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它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完全由培养料提供,但培养料中的大部分原料蘑菇菌丝不能直接利用作为营养源和能源,首先要通过堆制发酵打破培养料中一些原有基质结构并部分转化为有机复合物,而这一系列的物质及能量变化过程与堆制发酵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菌丝向胞外分泌多种酶又密不可分。因此,在了解蘑菇的营养需求基础上进一步对堆制发酵过程中酶的特点进行研究,能使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制备适合于蘑菇生长的培养料,为了更好地阐述生物增温发酵剂中的微生物TM_1,在培养料堆制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蘑菇高产的理化原因,我们避开了培养料中的其他微生物类群,而单一对生物增温发酵剂中的微生物TM_1,所产生的几种酶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13.
真姬菇培养时间与栽培料失重、含水量和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菌丝生长和后熟阶段真姬菇培养料在不同培养时间的失重和含水量变化,及其不同后熟时间对真姬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80-90d、培养料含水量达到73%~74%时进行出菇管理获得的真姬菇单产最高,平均为每瓶132.6-146.3g之间。真姬菇栽培可以测定培养基质的水分含量作为菌丝生理成熟指标,确立真姬菇的适宜后熟时间。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对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基于互联网经济的多种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凭借低成本、信息互通以及跨地域性等优势,农村互联网金融不仅丰富了农村金融产品,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更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村金融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转速率。但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信用体系不健全、人才匮乏以及金融监管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快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行机制与体制的一系列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主要农艺性状与单菇产量的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影响杏鲍菇产量的几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菇鲜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影响杏鲍菇单菇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菌盖直径、茵柄直径、茵柄长度、菌盖厚度、干物质含量与单菇鲜重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最后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得到了单菇鲜重(Y)与茵盖直径(X1)、菌柄长度(X3)以及干物质含量(墨)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Y=-2.496+2.026X1+0.486X3+5.124X5。[结论】为杏鲍菇遗传育种以及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杏鲍菇培养阶段基质理化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的培养阶段进行跟踪观察,初步分析了瓶栽杏鲍菇培养期间基质的理化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杏鲍菇培养至25-30d时菌丝发满,基质含水量、呼吸产生的CO2量最大;基质pH在菌丝生长阶段前期下降较快,后期基本维持稳定;适宜的后熟时间能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真姬菇栽培菌株的ITS和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ITS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7个真姬菇菌株进行遗传分析.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域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供试菌株ITS序列长度为594 bp,与GenBank上登录的真姬菇菌株ITS序列相似度为99%以上,在种的水平上证明供试菌株为真姬菇.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技术和转移扩增技术,根据香菇、糙皮侧耳、灰盖鬼伞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真姬菇供试菌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从54对引物中筛选出23对能够扩增出稳定带型且菌株之间带型差异明显的SSR引物.利用23对引物对全部供试菌株进行扩增,共扩增13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08条,多态性比率达到81.2%.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常规栽培菌株和工厂化栽培菌株聚在不同组,说明两者之间的遗传背景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获得菌株的特有SSR标记分析表明:利用7对引物可以将工厂化栽培菌株区分开,其中2个工厂化栽培菌株各自具有1条特异条带,其他工厂化栽培菌株均可通过引物组合法区分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白灵菇的分类地位,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系统分析了包括中国白灵菇商业菌株和欧洲Pleurotus nebrodensis菌株在内的34株侧耳属菌株的DNA多态性.ITS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供试菌株的ITS序列变异不仅表现在碱基的变异,也表现在区域长度的变异.利用7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较丰富、稳定性较好的引物对34个供试菌株进行SRAP扩增,共得到420条条带,且均为多态性条带.ITS序列分析和SRAP分析结果均显示:白灵菇和Pleurotus nebrodensis具有很近的遗传关系.将ITS和SRAP两种标记联合使用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培养料配方和出菇温度对猴头菇生长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猴头菇不同培养料配方和出菇温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方3的产量最高,第一潮菇和第二潮菇的产量分别达到了148.2g·袋-1和125.6g·袋-1;出菇温度维持在16℃左右,出菇周期最短并且产量最高,出菇时间为26d。  相似文献   
20.
探索研究了由水合萜二醇制备对[艹孟]烷二胺(MDA)的全新合成路线。使用叠氮化钠将水和萜二醇转化成为二叠氮基对[艹孟]烷(平均得率73.1%),再通过林德拉(Lindlar)催化剂使其催化加氢还原,成功制备了对[艹孟]烷二胺(平均得率86.3%),反应总得率为63.1%。合成对[艹孟]烷二胺产品经过分离和提纯后通过物理性能、气相色谱组成、GC—MS、IR、^4H NMR等分析测试,鉴定了化学结构。在此基础上,对[艹孟]烷二胺产品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进行了应用试验,其试验结果表明,该合成产品与市售对[艹孟]烷-1,8-二胺产品性能相当。研究结果表明,该合成路线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