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水杨酸和一氧化氮在植物研究中都被认为是调控一系列生理过程的重要内源信号分子。采用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发现外源水杨酸溶液对盐诱导小麦根部组织的氧化伤害具有保护作用。盐处理(150mmol/L)显著提高根部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抑制根的生长;同时添加100μmol/L的水杨酸(SA)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部分增加根的生长,而且激活了包括SOD、POD和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此外,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能得到与上述SA处理相类似的生物学表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SA的这种生物学功能很可能与NO有关,因为结合采用NO专一性清除剂cPTIO的处理则不同程度地逆转了SA的各种缓解效应。更重要的是,SA能通过模拟SNP的作用来诱导小麦幼苗根部大量释放NO。上述研究表明,SA通过NO信号上调小麦幼苗根部抗氧化防护来提高耐盐性。  相似文献   
52.
 水杨酸和一氧化氮在植物研究中都被认为是调控一系列生理过程的重要内源信号分子。采用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发现外源水杨酸溶液对盐诱导小麦根部组织的氧化伤害具有保护作用。盐处理(150mmol/L)显著提高根部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抑制根的生长;同时添加100μmol/L的水杨酸(SA)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部分增加根的生长,而且激活了包括SOD、POD和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此外,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能得到与上述SA处理相类似的生物学表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SA的这种生物学功能很可能与NO有关,因为结合采用NO专一性清除剂cPTIO的处理则不同程度地逆转了SA的各种缓解效应。更重要的是,SA能通过模拟SNP的作用来诱导小麦幼苗根部大量释放NO。上述研究表明,SA通过NO信号上调小麦幼苗根部抗氧化防护来提高耐盐性。  相似文献   
53.
2011年12月,为规范农机安全检验工作,减少农业机械事故隐患,提高农业机械安全技术状态,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业部制定了《农业机械实地安全检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实地检验作出了明确规定:"本办法所称实地检验,是按照有关安全技术标准或检验技术规范,在设立的检验点或农业机械作业现场、  相似文献   
54.
蜂蜜中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原因剖析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峰 《蜜蜂杂志》2002,(10):21-22
1 蜂蜜中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原因剖析在养蜂业中抗生素是用来防治蜜蜂细菌病的药物。蜜蜂感染细菌病的种类有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副伤寒病和败血病。就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而言 ,常见的是 2种幼虫细菌病 ,而 2种成年蜂细菌病却很少发生。造成蜂蜜中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原  相似文献   
55.
冯峰  李课 《北京农业》2012,(24):167
概括了易使饲料发生霉变的主要菌种及其对饲料安全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几种检测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方法,以保障饲料的安全性并提升动物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6.
冯峰 《蜜蜂杂志》2002,(1):18-19
(上接2001年第11期) 2 非传染性“爬蜂病” 2.1 蜜蜂寄生螨 危害蜜蜂的寄生螨有内寄生螨:武氏蜂盾螨,又称壁虱;外寄生螨:雅氏瓦螨,又称大蜂螨,亮热历螨,又称小蜂螨。在我国,目前尚未发现武氏蜂盾螨,而大蜂螨和小蜂螨在蜂群中普遍存在。 2.1.1 蜂螨对蜜蜂的危害 (1) 大蜂螨对蜜蜂的危害 大蜂螨于1956年前后,首先在江浙一带饲养的意蜂蜂群中发现,1960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爆发危害。……  相似文献   
57.
冯峰 《蜜蜂杂志》2002,(5):21-22
2 3 化学毒物和环境污染引起蜜蜂中毒2 3 1 化学中毒化学中毒是指用于防治农业、林业、畜牧业的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物 ,蜜蜂与之接触后引起中毒 ,造成爬蜂和死亡。农药中毒对蜜蜂危害最大。(1)农药的种类和毒性目前世界各国已注册的农药品种有 15 0 0多种。常用  相似文献   
58.
(一)蜜蜂传染性疾病发生的特点 1.暴发性发生:1972年我国南方中蜂饲养地区首先暴发了囊状幼虫病,由南向北传播蔓延,几年内损失中蜂近百万群。在此期间内组织全国群防群治,提出了中草药为主,结合抗病选种,换王和加强饲养管理的综合技术措施,使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59.
应用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死亡的工蜂蛹中提取病毒,经电镜形态鉴定为大约20nm直径的球形病毒。病毒核酸型为双链RNA,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病毒核酸为6组分,分子量别为0.944x106、0.863x106、0.825x106、0.754x106、0.713x106、0.675x106道尔顿,病毒蛋白外壳为1个组分,分子量为25.8x103道尔顿,沉降系数为50.8S。研究结果确定,蜜蜂蛹病病毒(BPV)为中国首次发现的一种蜜蜂病毒。  相似文献   
60.
养蜂业概况     
中国养蜂业历史悠久,据1983年在山东莱阳市北泊子与临朐县山旺发现的蜜蜂化石考证,表明2000万年前中国东部温带地区就有蜜蜂生存。公元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