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林业   370篇
农学   286篇
基础科学   443篇
  156篇
综合类   2143篇
农作物   248篇
水产渔业   221篇
畜牧兽医   1526篇
园艺   381篇
植物保护   19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龙眼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龙眼果实发育早期(花后5d),幼果中腐胺(Put)、亚精胺(Spd)含量较高,随着果实发育而下降。假种皮开始发育时(花后45d)腐胺、亚精胺含量较高,随后下降。3种游离多胺中,以腐胺含量最高,亚精胺次之,精胺(Spm)含量最低。在果实迅速膨大期,假种皮内游离的腐胺、亚精胺、精胺含量迅速上升,并处在较高的水平。在果皮和种子的快速生长阶段多胺含量亦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992.
冬季天气寒冷,管理稍有不慎,就会使信鸽患病。因此,冬季管理信鸽要勤于观察,及时发现病鸽,鸽友们千万不可忽视。一、鸽舍管理1.修缮鸽舍注意保温防寒。在冬季到来之前,对鸽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检修,封堵迎风口的窗户。冬季到来后夜晚最好用布帘遮住鸽舍出入口,以利于挡风御寒,严防冷风直接袭击鸽体。同时对侧壁的裂缝必须补上,因它会使冷空气进入鸽舍  相似文献   
993.
基于产量响应诊断冬小麦水分亏缺适宜土层及其水分阈值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明确作物产量对水分亏缺的响应是实施非充分灌溉的科学基础。该文在华北气候下,通过设置不同灌水次数造成处理间的土壤供水差异,探讨了大田冬小麦籽粒产量与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了影响小麦产量的水分阈值,提出了适宜的土壤水分诊断深度。结果表明:不论从土壤水分动态、还是从全生育期平均水分来看,亏水处理与充分供水对照在浅层土壤的水分差异最大,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0~0.4、0~0.8、0~1.2 m的水分差异分别在19.7%~36.5%、9.3%~21.7%和2.9%~9.7%之间。此外,土壤水分变异程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生育期、不同深度的水分与小麦产量关系多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函数,但函数关系的显著程度随生育期及土层深度而变化,其中0~0.4 m的水分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影响小麦产量的水分阈值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自拔节孕穗至乳熟期,0~0.4、0~0.6、0~1.0、0~1.2及0~1.6 m的水分阈值由田间持水率的83.1%~95%下降到72.3%~90.0%。依据处理间土壤水分动态差异、全生育期平均水分差异、不同土层的水分变异程度、土壤水分与小麦产量关系显著性程度4方面的分析,该文提出0~0.4 m为适宜的水分亏缺诊断深度,相应在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初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乳熟期的水分阈值分别为95.0%、98.4%、79.9%、73.7%、88.6%、79.6%和75.7%。该结果对小麦亏缺灌溉管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近年来,三七的病虫害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现已成为限制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观察发现,作为三七的近缘物种屏边三七[Panax stipuleanatus H.T.Tsai et K.M.Feng]在其相同的生长环境下抗病性状表现优异。如何从分子角度挖掘利用植物本身所具备的抗病基因必将成为三七未来研究当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利用人参、西洋参的EST数据库,通过基因注释、KEGG作图找到病原与植物识别代谢途径上有关植物病程相关的基因。然后经RT-PCR和TA克隆分别获得了若干个三七和屏边三七病程相关基因,该技术的应用为三七抗病基因的研究和克隆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同时也对其他药用植物的抗病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板栗雄花序石蜡切片改进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板栗雄花序为实验材料进行石蜡制片,通过改良透明、包埋试剂、染色等制片环节,建立了一种快速石蜡制片方法.该法简化了实验步骤、将制片周期缩短为原来的1/3,其制得的切片质量同常规方法无区别,并减少了实验过程中有毒试剂的使用量,整体上提高了制片效率.  相似文献   
996.
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是病毒粒子表面抗原,是亚型划分的重要依据。从云南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中提取总RNA,采用特异性引物经RT-PCR分别扩增云南毒株10个HA和9个NA基因,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并对其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云南H9N2毒株H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0%~99.7%;N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6.2%~99.6%。在进化分枝中HA基因均属于欧亚分枝的类CBJ194亚分枝,与CBJ194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0%~99.1%,NA基因属于CK/BJ/1/94和QaHKG1/97两个分枝。云南毒株HA裂解位点结构具有低致病性病毒分子特征;HA受体结合位点143、145、198和234位氨基酸存在变异,尤其234位氨基酸全部变为L,呈现了人流感受体结合特性。NA糖基化位点61~63、86~88部分毒株存在缺失,部分毒株在143~145位出现新的糖基化位点。  相似文献   
997.
额济纳河干流及下游支流密集区地下水位控制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额济纳沿河及支流密集区生态水位,运用GPS、RS和GIS技术,结合地面定位点观测,对不同植物群落与地下水位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东西两河的干流段及西河下游沿河采用单点法分析;东河下游的支流密集区采用地下水位等埋深与植物群落覆盖图叠置法分析。结果表明,河段不同地下水埋深不同,东西河干流段的沿河地下水位埋深为2.14~2.27 m,水位变幅为0.61~1.14 m;西河下游沿河地下水埋深2.52~3.88 m,变幅0.90~1.09 m;安都草原北端地下水埋深2.48~3.39 m,变幅0.26~0.33 m。东河下游支流密集区的植物群落不同,相应的地下水位埋深不同,胡杨群落的地下水埋深<3 m,水位变幅0.51~1.41 m;柽柳群落的埋深3.0~6.0 m,变幅0.85~1.94 m;杂草地的埋深<3 m,变幅1.41~2.46 m。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新建额济纳生态灌区地表水的配水管理。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21日龄黄羽肉鸡器官指数和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以及血清中木糖水平进行检测,研究酶制剂对动物内脏器官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组合酶和单酶之间的差异。木聚糖酶在小麦型日粮中添加,降低了肝脏、肌胃、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器官指数,增加了胰腺的器官指数;降低了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分泌水平;组合酶比单酶降低小肠器官指数更明显,单酶增加了胰脂肪酶的分泌水平,组合酶降低了胰脂肪酶的分泌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小麦型日粮饲喂组血清中木糖的水平高于玉米型日粮组和加酶组,酶制剂的添加降低了血液中的木糖水平,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9.
<正>蓝狐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1种急性或亚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常引起大批蓝狐发病、死亡,病死率在90%以上,对蓝狐生产危害极大。我国的蓝狐生产虽然起步较早,但由于目前蓝狐养殖不如猪、牛等家畜那样广泛,规模和数量有限,再加上犬瘟热病毒存在地域差异较大以及病毒的不断变异,常引起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提高宁夏肉羊杂交改良效果、筛选出优质杂交改良的主推品种,试验选择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杜寒杂一代)和本地滩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滩寒杂一代),对其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杜寒杂一代的生长发育、增重效果和产肉性能均显著好于滩寒杂一代,杂种优势显著,羔羊肉用体型明显,饲料报酬高,养殖经济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