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篇 |
农学 | 14篇 |
基础科学 | 6篇 |
9篇 | |
综合类 | 72篇 |
农作物 | 7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53篇 |
园艺 | 13篇 |
植物保护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产胞外多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产胞外多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铆钉菇的菌丝体深层发酵产胞外多糖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0g/L,豆饼粉3g/L,K2HPO4 1.5g/L,KH2PO4 0.8g/L,MnSO4 0.01g/L;适宜温度28℃。pH7.0,装液量250mL三角瓶150mL,接种量15%。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7d,胞外多糖产量为4.54g/L,比初始产胞外多糖1.28g/L,提高了2.55倍。 相似文献
14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发展模式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对我国各地发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所形成的5种主要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这5种模式分别是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带动型、金融服务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工商资本带动型、特色集体经济推动型。在深入剖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模式建设的主要做法、特点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供其他同类型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可以借鉴的经验,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 相似文献
143.
中国若干区域马铃薯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的马铃薯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结果表明,30年来我国马铃薯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出现了上升趋势,适宜施磷量出现了下降趋势;不同区域马铃薯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差异很大,缺磷处理相对产量90%的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指标变动于13~55 mg/kg之间;除内蒙古、福建和重庆外,我国马铃薯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研究存在很多空白区域;我国马铃薯土壤普遍缺磷,有效磷丰缺级别集中于第2~4级,缺磷处理相对产量大多介于70%~100%之间;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的试验点数不宜过少,丰缺指标高端和低端采用外推数据需谨慎,并应予以注明;可以采用\"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确定不同有效磷丰缺级别土壤的马铃薯适宜施磷量;适宜施磷量与土壤有效磷丰缺级别呈线性负相关,与目标产量呈线性正相关,与肥料当季利用率呈线性负相关;当磷肥当季利用率为20%、马铃薯目标产量15~60t/hm~2时,土壤有效磷丰缺级别第1~7级的马铃薯适宜施磷(P2O5)量范围依次为0~0、12~48、24~96、36~144、48~192、60~240和72~288 kg/hm~2。 相似文献
144.
为了给玉米测土施氮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零散理论数据整合法、土壤养分含量与缺素处理相对产量回归方程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确定适宜施肥量新应用公式,开展了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西南山地丘陵区和全国玉米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适宜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平原玉米土壤碱解氮第1~7级丰缺指标依次为≥417、263~417、166~263、105~166、67~105、42~67、<42 mg/kg,黄淮海平原依次为≥177、124~177、87~124、61~87、42~61、30~42、<30 mg/kg,黄土高原依次为≥191、131~191、90~131、62~90、43~62、30~43、<30 mg/kg,西南山地丘陵区依次为≥349、221~349、140~221、88~140、56~88、36~56、<36 mg/kg;全国玉米土壤全氮第1~7级丰缺指标依次为≥3.5、2.1~3.5、1.2~2.1、0.70~1.2、0.42~0.70、0.25~0.42、<0.25 g/kg;全国玉米土壤有机质第2~7级丰缺指标依次为≥58、30~58、15~30、7.4~15、3.8~7.4、<3.8 g/kg。当氮肥当季利用率40%时,土壤氮素丰缺级别第1~7级的籽实玉米(目标产量6~15 t/hm 2)适宜施氮量范围依次为0~0、35~86、69~173、104~259、138~345、173~431、207~518 kg/hm 2,青贮玉米(目标产量30~120 t/hm 2)依次为0~0、30~120、60~240、90~360、120~480、150~600和180~ 720 kg/hm 2。 相似文献
145.
为揭示云南省豆科植物根瘤菌的资源多样性,采用数值分类、16S rDNA PCR-RFLP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技术对云南省8个地区含羞草、山蚂蝗等几种不同豆科植物分离的48株根瘤菌菌株进行了遗传和表型多样性研究。16S rDNA PCR产物经HinfⅠ、MspⅠ、RsaⅠ和HaeⅢ4种内切酶消化后产生22种遗传图谱类型;数据经MVSP3.0软件聚类后,所有供试菌株在70%的相似性水平上分为4个分支,经16S rDNA全序列分析,确定分支Ⅰ为伯克霍尔德属(Burkholderia)类群,含1株菌株;分支Ⅱ为贪铜菌属(Cupriavidus)类群,含5株菌株;分支Ⅳ为根瘤菌属(Rhizobium)类群,包括29株菌株;而分支Ⅲ没有和参比菌株聚在一起,经测序为狭长平胞属(Stenotrophomonas)类群。通过对菌株的抗生素抗性、耐盐性、生长温度范围、BTB产酸产碱反应以及对3-酮基乳糖利用情况共计28个表型性状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菌株耐盐性较强,多数菌株可耐受60℃的高温。实验表明,分离自云南省的这些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和表型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6.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董峻)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中国竹产业在规模和水平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中国林业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朝阳产业。据介绍,竹材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中国竹类资源面积、 相似文献
147.
黄芪多糖对氟苯尼考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调节动物免疫状态和改善机体防御能力提供试验依据。利用MTT法和ELISA法探讨黄芪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建立氟苯尼考诱导免疫抑制小鼠模型,通过称重计算脾脏指数;MTT法检测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G,IgG1,IgG2b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黄芪多糖能够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指数,在ConA或者LPS刺激下提高T、B淋巴细胞增殖率,提高抗体水平。黄芪多糖在一定剂量下对氟苯尼考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8.
149.
体灰褐色,头胸部背面有1条深红褐色宽纵带,前翅灰褐色,有4条淡色横条纹,中室端部有1条暗色圆形斑,中间有1条白色短线,把圆斑分割成两半。体长13~17mm。翅展30~50mm。 相似文献
150.
中国小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开展的小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结果表明,30年来我国小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明显提高;小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不同区域之间差异很大,以缺磷处理相对产量90%指标为例,土壤Olsen-P含量低者<15 mg/kg,高者>35 mg/kg;除黄淮海平原、关中灌区和河套灌区外,我国小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研究存在很多空白区域;小麦土壤缺磷较为普遍,第2~4级为土壤有效磷集中分布的丰缺级别,缺磷处理相对产量大多处在70%~100%;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的试验点数不宜过少,丰缺指标高端和低端采用外推数据需谨慎,并应予以注明;适宜施磷量与土壤有效磷丰缺级别线性负相关,与小麦目标产量线性正相关,与磷肥当季利用率线性负相关;当磷肥当季利用率20%、目标产量3~12 t/hm2时,土壤有效磷丰缺级别第1~7级的水稻适宜施磷量范围依次为0~0、17~66、33~132、50~198、66~264、83~330和99~396 kg/h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