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7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晋棉38高抗棉铃虫,高抗枯萎病,高耐黄萎病,生育期133天左右,出苗好,植株较高大,株型较松散,株高100 cm左右,铃重5.9 g左右,衣分39.5%~41%,每公顷子棉5250~6000 kg,地膜覆盖栽培可达6750 kg .  相似文献   
43.
冉祥春 《油气储运》2011,(16):40-41
草菇是一种喜高温高湿的食用菌,最佳菌丝生长温度28~35℃,最佳出菇温度30~35℃。在我国北方,栽培季节应选择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3℃以上时,适合在夏季栽培,一般在6月上旬至8月下旬3个月中栽培,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1.建造塑料地棚。建造塑料地棚的目的是保温保湿。选择通风向阳、靠近  相似文献   
44.
刘光涛 《河北农业》2005,(11):21-22
河北省冬小麦田除草剂使用已多年,主要品种:一是苯磺隆,每亩10克,二是巨星,每亩1克,三是2—4D丁酯,每亩50毫升。这几种除草剂对小麦田非禾本科杂草都非常有效。但是对小麦同科的恶性杂草却无能为力了。为什么叫禾本科恶性杂草?原因有四,一是这些杂草与小麦同科,其幼苗期外形与小麦相似,有的很难区分,即使像我们从事植保工作多年的同志也分不清,在田间调查只知道它们是禾本科杂草,但究竟是哪一种一时也说不清,一直要等到抽出穗来才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适宜轻简化管理的常规抗虫棉新品种鲁棉1161的选育过程,在山东省中熟常规轻简化栽培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表现以及适宜的轻简化栽培技术。鲁棉1161生育期111.0 d,株高95.7 cm,第一果枝节位6.9节,单株果枝数11.5,单株结铃11.4个,铃重5.2 g,籽指10.5 g,2018―2019年参加山东省中熟常规轻简化栽培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每666.7 m2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加8.4%、8.5%、4.5%和4.6%;2020年参加山东省中熟常规轻简化栽培棉花品种生产试验,每666.7 m2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加12.2%、12.0%、12.0%和11.8%。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7 mm,断裂比强度33.6 c N·tex-1,马克隆值5.3,纺纱均匀性指数146。  相似文献   
46.
进入3月中上旬,当小麦根基层土壤8-10厘米,地温稳定在6℃以上,根细胞除呼吸作用等生理作用外,并开始缓慢生长,当外界气温在8℃以上,叶细胞就具有吸收叶面肥,杀虫,杀菌剂以及除草剂的功能。在过去这个时侯,就准备开始喷洒苯磺隆或2,4-D丁酯等除草剂。但近年来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的跨区作业,禾本科恶性杂草雀麦,野燕麦,节节麦等,在我省麦田随机割已广泛传播,而苯磺隆,2,4-D丁酯等除草剂对它们根本无效。通过我们三年来的实验研究,目前发现70%彪虎水分散剂,6.9%骠马水剂或3%世马油悬浮剂,上述三种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棉银兴棉2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和抗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8.
1.北冬虫夏草概述被人们誉为"东方神草"的北冬虫夏草是一种具有极高的医疗、滋补价值的珍贵中草药。并具有同冬虫夏草基本一致的神奇疗效。所以,人工栽培的北冬虫夏草是极理想  相似文献   
49.
夏津县是有名的产棉大县.并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习惯,当地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宜发展棉薯间作。加之棉薯间作共生期短,易栽培,产量高、耐贮存、市场走俏,为棉薯间作高产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0.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虽不如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那样普遍与突出,但随着杀菌剂使用量的增加,其抗性也明显的暴露出来了。如防治稻瘟病的异稻瘟静和灭瘟灵分别于1968年与1974年推广使用,但前者于1973年、后者于1980年就产生了抗药性,间隔时间前者是5年后者是6年;特别是二甲嘧酚、甲霜灵推广使用与发现抗性植株,时间只有一年,抗性产生速度之快实属惊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