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1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柠条种子象甲(Apion sp.)在晋西北地区柠条林内发生严重,占总虫量的66.7~81.3%是当地柠条种子的主要害虫。本文描述了其形态学特征,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并对柠条林内的虫口密度和寄生性天敌做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2.
采用巴氏罐诱法,对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不同功能区——核心区(绿色长廊)、缓冲区(八道沟)、远离农田的实验区(神尾沟)及靠近农田的实验区(八水沟)林地地表隐翅虫亚科级甲虫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明该保护区有代表性林地隐翅虫的物种组成及受不同程度人为干扰下的隐翅虫多样性格局。结果表明:1)共捕获隐翅虫标本1862号,分属于9亚科。其中,前角隐翅虫亚科为优势类群,与四眼隐翅虫亚科、异形隐翅虫亚科、隐翅虫亚科和尖腹隐翅虫亚科一起构成研究样地的常见类群。2)不同功能区生境中隐翅虫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各不相同,个体数量核心区最多,其他α多样性各项指标均为缓冲区最高,βw为靠近农田实验区最高。3)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核心区与其他3个生境差异性较大,缓冲区与其他3个生境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适度干扰可提高物种多样性,降低人为过度干扰有利于增加隐翅虫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山西太谷单作枣园昆虫种类的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山西省太谷县单作枣树园中的昆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包括实地采集和现有文献的统计),结果表明:未除草的枣园的昆虫共有12目、72科、163属、178种,除草的枣园的昆虫共有12目、50科、79属、88种。未除草的枣园的昆虫科、属、种的数量明显比除草的枣园的昆虫科、属、种的数量多。此外,两种不同类型的枣园优势目从各目的科、属、种的数量来排列次序是不同的,但昆虫单属、寡属和单种、寡种都是占绝对优势比例。  相似文献   
14.
1993~1995年对太原市园林蚧虫的天敌昆虫作了调查研究,获得天敌昆虫标本300多号,查明主要种类有20余种,分属于6目10科。观察了天敌昆虫的生物学习性,比较了城市不同污染区天敌的种类和密度,证明了城市污染使天敌昆虫的种群数量减少和蚧虫控制能力降低,是城市蚧虫增长的重要原因。讨论了对污染敏感的天敌是一些暴露活动的捕食性种类,隐蔽性的寄生性天敌对污染抗性较强。同时提出了用天敌昆虫作为城市污染生物监测因子的可能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太原市园林蚧虫的天敌及其受污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3-1995年对太原市园林蚧虫的天敌昆虫作了调查研究,获得天敌昆虫标本300多号,查明主要种类有20余种,分属于6目10科。观察了天敌昆虫的生物性,比较了城市不同污染区天敌的种类和密度证明了城市污染使用天敌昆虫的种群数量减少 蚧虫控制能力降低,是城市蚧虫增长的重要原因。讨论了对污染敏感的天敌是一些暴露活动的捕食性种类隐蔽性的寄生性天敌对污染抗性较强。同时提出了用天敌对污染抗性较强。同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6.
庞泉沟华北落叶松林土壤动物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至10月对庞泉沟华北落叶松林土壤动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共获样本12 927头,隶属3门7纲21目46类。其中弹尾目、蜱螨目为优势类群,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等为常见类群。通过6块样地对比得出:天然林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多于人工林,多样性也高于人工林;天然林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海拔1 850 m处的>海拔1 650 m处的>海拔2 050 m处的,而人工林的群落多样性是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枯枝落叶层中动物个体数量占其样地总个体数的比率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其它各层中的比率却在降低。8月份土壤动物类群数量、个体数最高,多样性也最高。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和2006年6~8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利用巴氏罐诱法,并结合网筛、扫网等采集方法对步甲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⑴获得步甲标本1 343号,隶属10属23种,其中Chlaeniuspallipes、Pterostichus gebleri、P. chinensis为优势种,占总数的63.51%,与Carabus crassesculptus、C. manifes-tus一起构成本地区的常见种;⑵本研究采集了18种步甲是保护区以前没有记载的。⑶将该地区与北京东灵山地区(115°24'~115°36'E,39°48'~40°02'N,)步甲属物种变化及区系类似度比较,j=0.33,两地区步甲优势种一样,但常见特色种不同,前者与后者步甲属区系类似度为中等不相似。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氟污染与枣黑顶病的关系,进行了氟化氢溶液喷雾诱导枣黑顶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经氟化氢溶液喷雾处理过的枣果其果皮颜色转红速度、果实生长速度等都极显著地低于对照。氟化氢溶液喷雾诱导出的枣黑顶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症状变化规律都与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枣黑顶病相符,从而进一步证实氟污染是引发枣黑顶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球孢白僵菌4种菌株防治柳膜肩网蝽的温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膜肩网蝽(Hegesidemus habrus Drake)是危害柳树等树木叶片的一种刺吸式害虫,近2 a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发生危害严重。筛选出能替代传统农药的生物控制因子,是对柳膜肩网蝽可持续控制的重要手段。选用球孢白僵菌4种菌株(FDB,JLYT,BF,TST菌株)浓度均为1×10~8孢子/m L的菌液对柳膜肩网蝽进行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F的僵虫率为84.44%,死亡率为91.11%;FDB的僵虫率为74.11%,死亡率为92.22%;JLYT的僵虫率为52.22%,死亡率为73.33%;TST的僵虫率为44.44%,死亡率为70.00%。4种菌株的LT_(50)均在5 d以内,菌株BF和FDB的LT_(50)均在4 d以内,BF的LT_(50)为2.33 d,半致死时间最短。综合僵虫率、死亡率及半致死时间,菌株BF杀灭柳膜肩网蝽的效果最好。对菌株BF的温度效应试验表明,22℃时,柳膜肩网蝽的死亡率在93.33%以上,26℃时死亡率为100%,说明喷施药物的最佳温度范围是22~26℃,增加或降低温度都会减弱侵染效率。  相似文献   
20.
枣尺蠖(Sucrajujuba Chu) 是枣树的重要害虫之一, 其分布与寄主较为广泛, 近年来在我省为害极其严重。该虫在我省一年发生一代, 以蛹在枣树下土壤中和枯枝落叶层中越冬, 翌年4 月上旬羽化, 羽化高峰期为4 月8 日至17 日, 一日内以上午7∶30 ~9 : 30 和下午6 :30 ~8 : 30羽化最多, 形成两次明显的羽化高峰, 羽化率为75-4 % 。雌雄性比为2-4∶1。成虫交配高峰期为黑暗期1-5~2-5 h, 交配持续时间在正常光周期下多数为3 ~7 min , 在控制光周期(14L: 10D)下多数为15 ~30 min。每雌平均产卵量为645 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