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9篇
综合类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1.
在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黑龙江省木材生产为保证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向高山区夺取木材作出很多新的成绩。近二年许多林业局的木材采运作业已突破了高山“禁区”。将架空索道通到山顶,使“山帽”上的木材源源集到山腰,再由地面钢轨索道(台车上山)接运到山下,在缓坡进行列车编组,形成高山区新的木材集运流水作业线。  相似文献   
12.
架空索道跑车在沿着悬索运行时,承载索在车轮下的前进方向所产生的倾角称为升角γ。它是确定牵引力(或下滑力)及索道选型的主要技术数据。在林业架空索道设计中,常以高支点处的升角正切值tgγ为确定跑车回空所需牵引力(或上运物资)的依据;而底支点处的tgγ值则是确定重车能否重力滑行到山下卸车场的主要参数。因此升角γ的计算是否得当,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国内外在矿山索道、游览索道、新建水  相似文献   
13.
植树挖坑机     
植树挖坑机是在采伐、枝丫收集两工序结束后的林地上,为提高挖坑作业效率及保证安全而研制的。它可借发动机及减速装置使挖掘瓜回转,依工作导板可作简单的移动,每当到达挖坑地点时,只要使制动杆着地直立起来,便构成挖坑作业的机构。  相似文献   
14.
关于作为间伐材运材方法的单索循环式索道线路,其所用的多种滑轮,最近引起很大的重视。间伐材的集材当然是把少量且分散的木材进行收集,在运材成本及劳动安全方面,必须努力取得较好的效果。单索循环式索道的集材方法在战后瑞士研制成,并用作运输择伐材,而日本约在10年前才推广使用这种新的集材方法。产品加工的工厂和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我省林区“台车上山”的“老大难”问题,美溪林业局革命职工和东北林学院革命师生,于该局松岭林场,铺设了一条长达二公里的、高坡多转弯的地面索道,一九七三年十一月试运成功.从此打破了由于机车上不了山所形成的森铁“禁区”,使台车直达山顶,将拖拉机集材距离由原来二至四公里压缩到五百米以下,使多年遗留在山顶的木材(山帽)运到山下.经过一年来的运转证明,这种地面索道基本上解决了森铁局向山顶进军的一系列问题,是台车上山的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将该地面索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四、索系代号的标注公式索系代号的标注方法,是索系分类的数字表达形式。要求代号即能反映出索系的分类,同时又能反映出索系的总体布置及性能。在一般的情况下,标注代号的意义及相应的公式可写为:类系型式卷筒数X_1X_2X_3——X_4 X_5据此,可列出不同索系的代号及名称如表4。但是,对于工作索为闭合型的索道,实际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必须反映出各种闭合状态和闭合位置、绞盘机置于山上或是置于山下等,才能根据标注式的数字形式直接绘出索系的图式。为此,在上式的基础上列出如下的、对于各种索道均适用的标注通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生产安全,进行了各种调查研究。分析过去事故,在机械集材作业方面,看到了安装滑轮用索带的破断事故,并且属于大事故,分析这些事故,有的是索带的安装方法有错误,原因是由于滑轮脱落所引起的钢索磨损所致。  相似文献   
18.
伊春、牡丹江林区,森铁运材的林业局,在文化大革命前就遗留下来“台车上山”的老问题。自从批林批孔开始以来,在伊春林区已有些局在搞“台车上山”的问题,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尙存在急待改进的一些问题,如因不能转弯而运距短,会让站上面  相似文献   
19.
索道作业现场,将“索道作业的改进”作为生产单位的主要研究课题,自76年从事于改进以来,经多次反复,最后肯定的成果介绍如下: 现场的地形是山坡陡峻山谷较深,使索道必然出现跨距较长、悬索较高的情况,从而需要较多的架索时间和劳力,并增加了作  相似文献   
20.
1、前言关于山坡工程的开挖施工,从来是人力或重型机械施工,在基础很坏的高坡危险区,大部分使用安全带进行人力施工,其安全性很差。安全带只是对防止滑落有用,但从山顶下来的飞石或坍方却无法予防,由于在斜坡上移动安全带而促成落石事故也是不少的。目前对此尚无对策,在山坡开挖作业,依靠熟练工人严密的注意和经验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