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173篇
农学   113篇
基础科学   101篇
  103篇
综合类   623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284篇
园艺   128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61.
杨树无性系幼苗光合作用和PV水分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比较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杨树2个无性系幼苗的生长、光合特性和多种水分参数等,探讨其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2个无性系幼苗的生长减慢.净光合速率降低,昭林杨6号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小,欧美杨64号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大。胁迫初期,2个无性系光合作用受气孔限制,胁迫后期及复水后的恢复期,光合作用受非气孔限制。胁迫时杨树呼吸速率降低,尤其是昭林杨6号,以保持碳平衡。胁迫时2个无性系的ψs^100、ψs^0、ROWC^0均降低,ψs^100与ψs^0差值增大,表明杨树可以通过渗透调节维持压力势,对水分胁迫作出适应性反应,与欧美杨64号相比昭林杨6号这种能力更强,表明其抗旱性强。  相似文献   
62.
稳态气孔计与其它3种方法蒸腾测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1992年,分别在山东(鲁克斯扬)与宁夏(合作杨)人工林中,用3种方法(快速称量法、热脉冲法和整树容器法)多次对比了气孔计测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气孔计测值恒大于实际蒸腾值。根据10次1026个样本比较,气孔计测值约为自然蒸腾值的1.3-3.2倍,平均为2.649倍,其平均校正系数为0.3775,干旱地区为0.6452,较湿润地区为0.3407,此值可作为蒸腾耗水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3.
2004年-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顺应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的迫切愿望,连续发出了四个一号文件,初步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的新的政策体系:实行了公平的税负,全部免除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税收;加大了农业的支持保护,对农民给予必要的生产性补贴;明确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到农村;  相似文献   
64.
喀斯特断陷盆地是我国石漠化综合治理8大喀斯特类型中治理成效最低、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面临石漠化严重、干旱频发、植被恢复难等突出问题。文中针对水分是影响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与植被恢复成效最关键的限制因素,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水分梯度差异与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提出利用日趋成熟的水分脆弱性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基于耦合暴露度、敏感性及适应性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满足遥感影像分辨率和植物群落调查样地大小的评价单元进行水分脆弱性评估;在建立物种库—功能性状—生境特征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功能性状差异进行喀斯特断陷盆地植物群落机制构建的研究方案。提出的研究方案有望解决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区水分梯度特征与分布格局、自然植物群落组配规律及其生境特征、水分梯度与生境要素对植物群落特征及功能性状组成的影响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可为不同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群落构建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5.
小麦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河南地区是我国的小麦种植的主要产区,每年的种植面积持续保持在100万亩以上。最近几年。随着国家政府部门、农业部门和河南地区政府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扶持的力度不断增加,河南地区的小麦在产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各种病虫害依旧是制约小麦高产和质量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我们及时的采取防治措施应对小麦病虫害,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6.
为摸清大鳞鲃在碱性水域推广的可行性,对大鳞鲃( Barbus capito)、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llus)、镜鲤( Songpu mirror carp)、鲫鱼( Carassius auratus)和白鲢(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幼鱼进行96 h急性NaHCO3碱度毒性试验,测定了水体中NaHCO3碱度对5种鱼的致死浓度,以及对鳃、肾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鳞鲃、草鱼、镜鲤、鲫鱼和白鲢5种幼鱼NaHCO3碱度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3.325 mmol/L,91.825 mmol/L,114.262 mmol/L,134.045 mmol/L,86.246 mmol/L,其耐受能力大小顺序依次为:鲫鱼,大鳞鲃,镜鲤,草鱼,白鲢。观察了NaHCO3碱度对鳃和肾脏的病理组织切片,在高碱胁迫下,鳃小片缩短,细胞间隙增大,鳃小片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甚至脱落;肾组织中肾小管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肾小管管腔变大。  相似文献   
67.
李志琴  张先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005-6008,6018
在GIS的支持下,以《山西高原草地分类现状图》(1∶50万)为基础,通过对底图进行矢量化处理,设置样带并对其进行抽样,应用景观指数对山西高原草地景观格局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山西高原草地具有明显的纬度和经度梯度分布规律,即由南到北草地类型多样性呈现出由简单—最多—较多的变化特点。在山西中南部(34°52'~37°07'N)以喜暖灌木类草丛为优势草地类型,中部地区(37°07'~38°01'N)以喜暖灌木草丛和山地灌丛为优势草地类型,中北部(38°01'~39°22'N)草地景观多样性达到最大(6种草地类型均见于该区),最北部(39°22'~40°16'N)草地种类较少且面积有限。②草地斑块数量由西到东具有由极少—较多—少—极多的特点,且草地分布与海拔高度具有密切关系,最西边低地与中间盆地,基本无草地覆盖;在中海拔(1 000~1 400 m)地带,斑块数量最多、草地类型最为丰富;在高海拔(1 400~2 200 m)地带,草地成片出现。  相似文献   
68.
罗汉果的健株、疱叶丛枝病(属类菌质体 mycoplasma—like organisms,简称 MLO)病株和脱病株3者形态解剖观察表明:病株症状明显,病原潜患在植株输导系统的生活细胞内.以双韧维管束内、外韧皮部的筛管和伴胞最为普遍;皮层薄壁细胞偶有溶生侵入线;某些气孔器、水孔被侵染后有所变形.由于病原蔓延到细脉末梢的传递细胞,截断了短途水分和溶质的转递,而导致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的萎缩崩溃、叶绿体颗粒瓦解、叶肉组织膨松、叶片黄化、发疱皱卷.健株和脱病植株地上部营养器官均不存在上述症状,但两者在组织结构分化程度上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69.
云南引进帝国百脉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引进帝国百脉根进行茎叶比、干鲜比、干草产量、营养成分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的测定。结果表明,帝国百脉根含有丰富的营养,分枝期和盛花期粗蛋白含量分别高达28.0%和20.79%,粗纤维含量为13.0%和17.46%,Ca、P 丰富,比例恰当,体外干物质消化率较高而稳定,在分枝期和开花期分别为58.64%和57.25%。因此,帝国百脉根为饲用价值较高的优良豆科牧草,应予以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0.
1试验目的 明确不同剂量的叶青双可湿粉对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白菜生长的安全性,进行田间试验探讨。 2试验条件 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白菜软腐病(Chinese cabbage sofe rot) 白菜(金秋) 2.2环境条件:试验安排在双城市乐群乡张波家白菜地,试验地年年种植秋白菜,每年均有白菜软腐病发生,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一致,前茬西瓜茬,育苗时间7月11日,出苗时间7月16日,出苗率98%,移栽时间8月2日,定植株距50cm,垄距7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