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4篇
  19篇
综合类   158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探求引黄灌区在水肥协同条件下影响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机理,为满足旱区作物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在2019—2020年开展大田试验,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施氮量,分别为减氮30%(N0)、常规施氮(N1);副区为滴灌量,分别为减少滴灌量30%(W0)、常规滴灌量(W1)和增加滴灌量30%(W2),分析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滴灌量对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PSⅡ)中P680反应中心吸收光能的大小(ABS/RC)、PSⅡ中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捕获光能与热耗散能量的比值(Fv/F0)、荧光参数(PI)、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2年最高平均产量为N0W2处理。同一施氮量不同滴灌量下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且随着滴灌量的增加而增加,但N0W2与N1W2差异不显著。2年不同水氮处理下叶面积指数(LAI)随着生育进程推进呈先增后降趋势,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值。Fv/Fm、Fv/F0、ABS/RC、PI随生育期推进呈先增后降趋势,滴灌量对其影响效应大于施氮量;各荧光参数在同一施氮量下随着滴灌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滴灌量W2下N0处理生育后期Fv/Fm、ABS/RC、PI与N1处理差异不显著,Fv/F0显著低于N1处理,说明适当施氮在保持捕获光能的同时可以增加热耗散,降低高温对叶片的损害。在宁夏引黄灌区采用水肥一体化模式配合水氮处理(全生育期施氮量292 kg/hm2和滴灌量4290 m3/hm2),能够提高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为当地玉米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以及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42.
本研究旨在探究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对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及肺损伤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240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6组,包括对照组(Con)、低剂量唾液乳杆菌组(L)、高剂量唾液乳杆菌组(H)、MG感染组(MG)、MG感染+低剂量唾液乳杆菌组(MG+L)和MG感染+高剂量唾液乳杆菌组(MG+H)。Con组、MG组饲喂基础饲料,L组、MG+L组饲喂添加108 CFU·kg-1唾液乳杆菌的基础饲料,H组、MG+H组饲喂添加109 CFU·kg-1唾液乳杆菌的基础饲料,7日龄时给与MG组、MG+L组和MG+H组进行MG感染攻毒,饲养42 d后,通过分析各组鸡的体重、饲料转化率、肺部MG定植量、肺部病理损伤、肺部炎性损伤相关蛋白表达量及促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来评价唾液乳杆菌缓解MG感染所致肉鸡生长性能下降及肺损伤效果。结果表明,MG感染极显著降低肉鸡体重(P<0.01),并极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P<0.01),而饲料中添加低剂量唾液乳杆菌和高剂量唾液乳杆菌均能极显著缓解MG感染所致肉鸡体重降低(P<0.01),并极显著改善饲料转化率(P<0.01)。饲料中添加低剂量唾液乳杆菌和高剂量唾液乳杆菌均能极显著降低MG肺部定植量(P<0.01);明显改善MG感染所致肺部病理损伤;极显著降低MG感染所致炎性损伤相关蛋白(TLR2、HMGB1、p-p65/p65、NLRP3、Pro-Caspase-1/Caspase-1)表达(P<0.01);极显著降低MG感染所致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含量(P<0.01)。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唾液乳杆菌可以显著缓解MG感染所致肉鸡生长性能下降及肺损伤,该株唾液乳杆菌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预防肉鸡感染MG。  相似文献   
343.
<正>烟台地区气候温和,是全国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栽植历史悠久的甜樱桃产区,甜樱桃栽培历史已有150余年,成为继“烟台苹果”之后的第二大水果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与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但由于该地属于丘陵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因此发展节水、节肥、高效的果园肥水管理模式已成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要途径。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和施肥进行融合,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  相似文献   
344.
机械化籽粒收获,实现玉米增产增收,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陕单650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用KA105×KB024杂交选育的玉米籽粒直收品种,该品种具有成熟站秆时间长、籽粒含水率低、籽粒破损率低等特点,适合机械化籽粒收获省时、省工、省钱,有利于玉米生产节本增效和农户收益增加。  相似文献   
345.
土壤调理剂和生草技术是改善果园土壤质量、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同类型的土壤调理剂和生草的裂区试验,主区为土壤调理剂处理:不施土壤调理剂(CK)、生石灰(QL)、化学土壤调理剂(KB)、腐植酸类土壤调理剂(SC)和生物有机肥(BOM),副区为清耕(CT)和生草(GR)处理,共设10个处理,研究...  相似文献   
346.
采用样线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富锦湿地公园内的访花昆虫进行多样性研究。本研究观察或采集到访花昆虫共计1075只,隶属5目20科52种。其中鳞翅目有26种,占全部种类的50 %,鞘翅目有10种,占全部种类的19.23 %,优势种共9种,相比较之下,其他目的访花昆虫种类较少。对富锦湿地公园四种生境内的访花昆虫进行分析,草本花卉区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最高,灌木区和草本花卉区的相似性最高,乔木区和草本花卉区的相似性最低。对富锦湿地公园访花昆虫资源的调查,能够掌握其种类和分布情况,为湿地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347.
以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桉木化学浆为试验材料,以氢氧化钠(NaOH)溶液、乳酸(LA)、氯化胆碱(ChCl)为主要试剂,按照摩尔比(n(乳酸)∶n(氯化胆碱))为1∶1的比例制备乳酸-氯化胆碱低共熔溶剂;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纸浆纤维进行预处理,然后用制备的乳酸-氯化胆碱低共熔溶剂对预处理后的纸浆进行二次处理,获得试验浆料样品(化学浆);参照国家标准测定并计算试验浆料样品半纤维素去除率、纤维素损失率、半纤维素选择性、纤维素结晶度、纤维素特性黏度,分析氢氧化钠预处理在乳酸-氯化胆碱处理桉木化学浆过程中的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氢氧化钠预处理,不仅可以提高乳酸-氯化胆碱低共熔溶剂处理桉木化学浆过程中半纤维素的选择性溶出,而且能减少纤维素的降解。与乳酸-氯化胆碱低共熔溶剂单段处理相比,“氢氧化钠+(乳酸-氯化胆碱)”处理后,化学浆中半纤维素的去除率从29.3%提高到57.0%、浆料特性黏度从448 g·L-1提高到844 g·L-1、纤维素结晶度从79.6%提高到80.7%。氢氧化钠对浆料的润胀,减小了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及纤维素分子间...  相似文献   
348.
为探究α-硫辛酸(ALA)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本实验将不同浓度的ALA(0、10、25、50μmol/L)添加至体外成熟培养液(IVM)和胚胎发育培养基(PZM-3)中培养,体外成熟培养42 h后检测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统计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胚胎48 h和168 h卵裂率和囊胚率,筛选出ALA最佳添加浓度,并通过检测成熟卵母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谷胱甘肽(GSH)含量、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内的促凋亡基因Bax的mRNA以及抗氧化基因SOD1、CAT的mRNA表达量,分析ALA在卵母细胞成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5μmol/L ALA组提高了猪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P<0.05),随着ALA浓度增加,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呈下降趋势,50μmol/L ALA组降低了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P<0.05);孤雌胚胎发育能力检测显示,25μmol/L ALA组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和囊胚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25μmol/L ALA孵育组卵母细胞内ROS水平降低(P<0.05),细胞内GSH含量提高(P<...  相似文献   
349.
【目的】 分离张家口某地区羊源沙门氏菌并检测其血清型、毒力基因、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分离株表型和基因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方法】 将样品用选择培养基增菌并纯化培养,挑选疑似的沙门氏菌单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和生化鉴定。根据沙门氏菌属特异性基因invA的核苷酸序列进行PCR和血清型鉴定。利用SPF昆明小鼠对分离株进行致病性试验并测定其半数致死量。PCR扩增毒力岛基因hilA、avrA、sseL、ssaQ、mgtC、siiDsopB,肠毒素基因stn,质粒毒力基因spvR。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扩增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TEMblaCMYblaOXA,氟喹诺酮耐药基因qnrS、oqxAoqxB,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sul3,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B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A1。根据PCR检测结果,将扩增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测序,并与NCBI中相应的参照基因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 分离得到4株羊源沙门氏菌,血清型鉴定均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致病性,4株分离株的半数致死量为5.67×107~6.45×107 CFU。分离株可检出毒力岛基因hilA、avrA、sseL、ssaQ、mgtC、siiDsopB,肠毒素基因stn及质粒毒力基因spvR,检出率均在50%以上。分离株对复方新诺明、利福平、林可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敏感。分离株可检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氟喹诺酮耐药基因qnrS、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和sul2。【结论】 本研究分离的羊源沙门氏菌的毒力表型与染色体和质粒携带的毒力基因有关。分离菌株携带β-内酰胺类、磺胺类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相符,临床上可将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作为首选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