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应用转化法:将带有K_99纤毛抗原的重组质粒PHK_99分别转化到具有K_88纤毛抗原的产肠毒素菌株B_6(O_149K_91K_(68)ac)“和不具K_88抗原的产肠毒素菌株(O_14K_85),获得了35株抗氨苄青霉素的转化子。在这35个转化子中,有32个能同时表达K_(88)、K_(99)两种纤毛抗原,有3株能表达K_(99)纤毛抗原。这些转化子仍具有产肠毒素的特性。  相似文献   
62.
<正> 稻曲病过去在我区只是零星发生,从1980年以来发生危害日益严重,已遍及全稻区。稻曲病的危害不仅使水稻减产,菌粉还污染了稻谷,籽粒呈黑色,降低商品价值,从1983年开始至985年我们对稻曲病发生规律和药剂防治工作进行研究。经过三年的研究,筛选出防治稻曲病的高效农  相似文献   
63.
稻曲病在我区自1980年以来逐年加重,已遍及全稻区,不仅使水稻减产,菌粉还污染稻谷,降低商品价值。稻糠含菌粉量高,对牲畜发育也有一定影响。1983~1985年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筛选出高效农药多菌铜粉剂。找出了最佳施药期和经济用量。在小区试验的基础上,又做了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显著防治效果。一、试验处理小区面积为20~30平方米,3次重复,顺序排列。选上年发病重,排灌方便的田块。品  相似文献   
64.
针对萝北县2002年大面积水稻谷粒不实的现象,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今后的防治对策。认为正值水稻开花,结实期的8月5日-10日出现11.7℃的低温,光照时数比历年平均数减少28.2h等不利气象条件是主要原因。同时指出栽培技术不当是水稻谷粒产生空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
66.
笔者在(日)松田等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导出了用共振干涉原理测定固体材料中的声速和杨氏弹性模量的一计算式,并模索出了其测量方法.本测试方法所测得值均近似于相应的公认值,而且测量的重复性也较好,是测试金属及非金属棒材的力学声学性能数据的一种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籼稻品种味度及淀粉RVA谱特性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正勋  姜文洙  晋重玄  高熙棕 《作物学报》2004,30(12):1210-1214
选用8个籼稻品种,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对稻米味度及淀粉黏滞性谱(RVA谱)特性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在稻米味度、最高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下降黏度值、黏滞峰消减值、回冷黏滞性恢复值等特性中,亲本基因的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起主导作用,而糊化开始温度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2)  相似文献   
68.
经多年选育育成的糯稻新品种“月亭糯1号”,具有优质、耐冷、高产、适应性广、熟期适中等特点,是适合延边地区的专用型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9.
70.
本文用1-氯甲基萘经Williamson反应制得的酯,再经水解的方法,合成了1-萘甲氧基乙酸。1-萘甲氧基乙酸为尚未见报道之新化合物,其结构■NMR、IR及元素分析所证实。1-萘甲氧基乙酸与增产灵对大豆催芽作用的初步对比实验结果:均在高浓度下有抑制作用,而且浸泡时间12小时比6小时在第一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和其它植物生长激素的催芽作用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