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8篇
  34篇
综合类   185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该研究旨在研究沙门氏菌多重耐药性与Ⅰ型整合子的流行情况。[方法]该研究从山东省鸡场分离沙门氏菌,根据Kauffmann-White方法测定其血清型,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沙门氏菌对1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MIC值,并且采用PCR技术测定了Ⅰ型整合子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结果]本次分离得到311株沙门氏菌,包括印地安纳沙门氏菌(133株)和肠炎沙门氏菌(178株)2种血清型;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萘啶酸、氨苄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和甲氧苄啶普遍耐药,菌株多重耐药率为91.0%(283/311),99%的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敏感;PCR测定Ⅰ型整合子结果:Ⅰ型整合子的检出率为65.0%(202/311),其中多重耐药表型菌株Ⅰ型整合子阳性率为92.6%,202株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有6株的携带基因盒dfr17-aadA5。[结论]Ⅰ型整合子普遍存在于沙门氏菌中,并且与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2.
在培养液中加入高岭土,水稻生长正常,略优于纯培养液;加入蒙脱石,水稻长势前差后好,最后超过加高岭土培养的水稻。此外,在培养液中加入土壤粘粒矿物,水稻根系也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学变化,推测与土壤宜种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3.
镉在腐植酸上的吸附与解吸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采用镉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了镉在腐植酸两组分(富里酸FA、胡敏酸HA)上的吸附-解吸量和动力学特性以及介质pH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对镉的吸附容量以FA>HA,吸附强度以HA>FA,而解吸量以FA-Cd>HA-Cd。腐植酸与镉的吸附动力学用Evolich方程描述最佳。FA对镉的吸附速度和解吸速度高于HA。当4.0相似文献   
124.
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香占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丰优香占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质不育系奥丰A为母本、优质恢复系R654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25.
本文研究了酸性、中性及石灰性紫色土中铜对莴苣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剂量的铜对莴苣生长有促进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导致产量和品质降低。紫色土中铜对莴苣的毒性临界值的确定应以减产10%为依据,酸性、中性及石灰性紫色土的毒性临界值分别是20mg/kg、100-200mg/kg、>300mg/kg(加铜量)。它们都统一于土壤溶液平衡浓度0.5μg/ml。  相似文献   
126.
一、选育经过 1997年利用粳质籼型不育系K17A为母本,与本所育成的恢复系R507测配;1998年K17A×R507组合进入测交优势鉴定和组合比较试验,综合性状具有明显优势;同年正季在江苏扬州进行K17A×R507小面积制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2001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27.
液培条件下pH和镁锌硼对莴笋的营养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培试验表明,镁、锌、硼对莴笋生物产量的正效应以Mg(100mg/L-200mg/L),Zn(20mg/L-50mg/L),B(10mg/L-20mg/L)为最显著,增量达30.8%-125.6%。在3个pH中,以pH6生物产量最高;3关於归中硼的增产幅度最大。不同pH条件下莴笋镁、锌、硼含量与施用水平呈显著或极在相关;氮、钾养分含量与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磷含量变化较小。高产莴笋植株N/P比为8.70-10.05;N/K比为0.66-0.86;K/P比为11.30-14.96。  相似文献   
128.
结果表明 ,不同旱作方式的生育特性相近 ,地膜稻比盖草稻产量略增 ;与水栽稻相比 ,旱作稻的生育期拉长 ,分蘖发生迟缓 ,高峰苗多 ,分蘖成穗率低 ,但最终穗数变化不大 ,株高及基部节间变短 ,总叶片数增多 ,叶片变短变窄 ,导致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减少 ,产量下降。但汕优 6 3适应性强 ,地膜处理的产量仍可达 75 0 0kg/hm2 以上 ,比水栽稻仅减产 2 .88%  相似文献   
129.
论土壤重金属毒性临界值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相似文献   
130.
模拟酸雨对三种不同性质紫色土盆栽萝卜的喷洒或根灌试验结果表明:喷洒酸雨pH为3时,萝卜叶片便出现可见性伤害,生化指标、产量、品质明显下降,根灌酸雨pH2时萝卜生长才明显受害。短期试验中,直接危害较间接危害严重,但酸雨长期作用于土壤引起的间接危害将更严重、更深远。萝卜生长在酸性紫色土上对酸雨最敏感,在中性紫色土上次之,在石灰性紫色土上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