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6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6篇
  11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不同年份对小麦穗数穗粒数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的小区高产栽培试验和高产攻关,对小麦的穗数、穗粒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似栽培条件下,有的年份间穗教相差较多,有的年份间穗粒教相差较多。年后幼苗阶段积温,是决定穗数多少的主要因子;小麦返青后5d平均滑动气温首次≥4℃至拔节前的天数,是决定穗粒数多少的主要因素。但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不论什么年份,均可获得足够的穗数和较多穗粒数。  相似文献   
34.
冬小麦冬性强弱不同品种穗分化的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年对冬小麦幼穗分化进行观察表明,冬性品种越冬前不能进入光照阶段,弱冬性品种,一般于越冬前进入生长锥的伸长期,个别年份有的弱冬性品种甚至进入单棱期。年前处于单棱期,越冬期或返青期的低温导致冻害而死亡,因此,弱冬性品种应选用通过春化阶段需经过天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35.
以美登等4个蓝莓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吉林省东部山区进行冬季棚式防寒新技术与覆土防寒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棚式防寒较覆土防寒可节约成本4 485元·hm-2,果实产量增加收益12 942元·hm-2,总体收益提高了17 427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6.
大青杨HL系列无性系是由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优良无性系,该无性系为25个优良个体的混系.根据现代单一树种造林需多无性系混造的要求,采用该无性系营造纯林是安全的.本文从大青杨HL系列无性系育苗及造林方面全面介绍了其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37.
随着我校校园网的建设以及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增加 ,多媒体教学及其应用已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热点。目前已有不少人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网络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改革实践 ,并开发了大量的优秀课件。开发这些课件虽是必要的 ,但在实践操作中由于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较长的开发周期 ,并且大多数的课件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由重组认知体系并进行二次开发 ,因此这些课件既不能适应高校多媒体教学的需求 ,也不利于发挥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创新能力。使用这些课件 ,本质上无异于使用一个电视录象带。开发…  相似文献   
38.
关于农业"产业化"概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对当前国内流行的农业“产业化”概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即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导致政府行为的扭曲和缺乏国际间的可比较性。进而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具体分析农业商业化的情况,建议不要使用农业“产业化”概念;二是深入理论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农民经济利益方面的研究;三是转变政策重点,改变计划经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9.
采用抑制孢子萌发法测定了两种农药对小麦白粉病菌的增效作用及两种药剂混配的适宜配比。实验结果表明:单剂A:单剂B比例为4∶6和3∶7时的实际抑制孢子萌发率要明显高于预期抑制孢子萌发率,毒效比率分别为1.36和1.26,均大于1.25,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单剂A:单剂B比例为4∶6共毒系数最大,为158.88。  相似文献   
40.
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浸种、水环境下发芽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只有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才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有显著差异;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对发芽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胚根一级侧根数比发芽率对NaCl胁迫的反应更敏感。在225mmol/L 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对外源Ca^2 反应较为敏感,适量的外源Ca^2 (10mmol/L CaCl2)对盐胁迫有一定的缓解效应,浓度过高对发芽起抑制作用。适当时间的吸湿-回干处理能缓解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