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篇
  36篇
综合类   4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坡耕地氮磷流失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电明  夏立忠  俞元春  李运东 《土壤》2009,41(6):857-861
坡耕地N、P流失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坡耕地N、P流失的过程特征,降雨、土壤、地形、耕作与管理因素对N、P流失的影响等方面工作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控制措施,如覆盖、植物篱、保护性耕作、坡改梯等,控制N、P流失的控制机制、效果和可操作性;并进一步对坡耕地N、P流失的研究与控制方面等今后应加强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2.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森林土壤磷的活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浸提法,在添加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后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下酸性森林土壤惰性磷的活化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有机酸能显著地活化酸性森林土壤中的惰性磷。在供试的3种土壤中,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磷的活化作用在暗红壤中尤为显著。供试的4种有机酸活化能力顺序依次为柠檬酸〉草酸或混合酸〉酒石酸,这一顺序基本与各有机酸logKAl(络合平衡系数)一致。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低分子量有机酸对森林土壤磷的活化作用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低分子量有机酸对森林土壤磷的活化量明显小于农业土壤,这可能与土壤本底磷的质量分数有关,农业土壤中磷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森林土壤。  相似文献   
83.
胡敏酸吸附重金属Cu2+Pb2+Cd2+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碱溶酸沉淀法提取腐殖质中的胡敏酸,研究了胡敏酸对Cu2+Pb2+Cd2+的吸附特征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初始浓度下,胡敏酸对Cu2+的吸附强度要大于对Pb2+和对Cd2+的吸附.吸附强度顺序为Cu2+>pb2+>>Cd2+.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对Pb2+Cd2+的吸附呈显著关系,但其中Freundlich方程为最佳拟合方程;对Cu2+的吸附,Langmuir等温式拟合程度最高,Freundlieh方程其次,Temkin方程则不适合.pH是影响胡敏酸对Cd2+和Cu2+吸附的主要因素,而对Pb2+吸附的影响较小.总体上低pH值均不利于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随着pH值的增加(pH=2~8),不论吸附量还是吸附率都呈上升趋势.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反应物,结果表明,胡敏酸与Pb2+Cd2+的结合点主要发生在羧基和酚羟基之间,而Cu2+与胡敏酸的结合除了在羧基和酚羟基之间外,更多地发生在羧基和羧基之间.  相似文献   
84.
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林龄的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剖面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桉树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态有机碳和稳定态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林龄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折线变化,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态有机碳含量4a时最大,二者正相关性极强;稳定态有机碳在2a最大,4 a时下降幅度最大,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4a桉树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最高,根系对稳定态有机碳的转化量最大.桉树根系可伸入1 m的土层吸收利用稳定态有机碳,反应其较强的吸收利用养分的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土壤碳汇稳定性.  相似文献   
85.
原子吸收测定土壤镍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如海  蒋倩  朱小芳  王曦  钱薇  龚华  倪俊  韩勇  俞元春 《土壤》2014,46(1):139-144
本文评定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土壤中镍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以标准土壤样品(GSW 17401)为测试对象,通过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镍含量,对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计算和结果表示等问题进行探讨。样品消解前处理产生的不确定度最大,标准曲线拟合测定溶液产生的不确定度其次。在测定中前处理和标准曲线拟合测定溶液应给予足够重视,以减小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3代杉木种子园开展“3414”配方施肥试验,探讨杉木3代种子园母树种子产量与对应针叶养分含量的数量关系,研究各养分间的作用规律,确定种子高产时对应的叶片最适养分含量,即营养诊断标准,为种子园的科学合理施肥、缺素矫正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结果表明:P、Mo及N-Mo、P-K、K-Mg、Mg-Mo的交互作用是影响3代种子园母树种子产量的主导因子。其中Mo与种子产量成极显著(P<0.01)负相关,而N-Mo、P-K、K-Mg、Mg -Mo交互效应对种子产量有极显著(P<0.01)促进作用。通过最适浓度法,计算出种子园母树针叶各营养元素的适宜浓度范围,分别为:N(12.33~14.97 g·kg-1),P(3.26~9.04 g·kg-1),K(23.92~31.06 g·kg-1),Ca(9.10~12.34 g·kg-1),Mg(2.09~2.73 g·kg-1),B(28.42~46.50 mg·kg-1),Mo(0.12~0.38 mg·kg-1)。根据调查和测定结果,施肥试验中种子园产量高的母树,其针叶中各养分含量均落在适宜浓度范围之内,说明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杉木3代种子园的经营管理中可提供配方施肥、缺素矫正的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87.
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在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层面广,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科学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对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尤为重要。应用熵权模糊物元分析法对皖江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近年来皖江各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逐渐上升,至2015年基本都处于向"理想安全"级别转化的状态,但还只是一种正在转化的状态,具有不稳定性,生态安全问题绝不能因此而忽视。对皖江地区土地生态安全影响的限制性因子主要为单位面积耕地化肥负荷、单位面积耕地农药负荷、土地自然受灾受害面积以及工业废气处理率,而具体到各个市以及各个年份表现却有一定的差别。但总体看,各市影响因子数量在减少。因此,通过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可以客观反映制约土地生态安全健康发展的障碍因子,能对生态安全进行相对准确的动态评价,但评价指标的选择对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江苏下蜀林区土壤溶解有机碳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俞元春  李淑芬 《土壤》2003,35(5):424-428
采用TOC-5000A总有机碳仪测定了江苏下蜀森林土壤溶解有机碳(DOC)的含量,分析了土壤DOC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酸性森林土壤中,DOC与有机C、全N、碱解N、有效P等养分因子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DOC与土壤肥力状况关系密切,因而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性状的生物学指标。土壤DOC与土壤中有机络合态Fe、有机络合态Al和活性羟基Al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土壤中有机C的运输是调整土壤中Al和Fe的溶出及迁移的一个重要因子。土壤DOC与交换性Al、pH值、全P、速效K之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9.
长江三角洲某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残留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运用网格法(1.0 km × 1.0 km)采集了长江三角洲某典型电子垃圾拆卸区38个土壤样品,分析了该地区17种土壤多氯联苯(PCBs)的总体残留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CBs污染以点源污染为主,其∑17PCBs的检出率为65.8%,检出范围在ND(未检出) ~ 152.8 μg/kg之间,平均含量为19.9 μg/kg ± 32.5 μg/kg,土壤PCBs的残留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局部点位受到了严重污染.土壤中17种同系物又以3 ~ 5氯代化合物为主,三者占同系物总量的98.5%,其中PCB28、PCB77、PCB118含量高于其他同系物,分别为4.43、5.29 和 10.1 μg/kg.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残留量顺序为果园>水田>荒地>林灌>菜地.因此,该地区土壤PCBs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应从源头控制,并加强修复管理,保障当地土壤的安全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0.
甲、乙、丙、丁酸在土壤圈广泛存在,通常含量较低,测定时易受基质中杂质干扰,难以准确定性定量。本法采用偶联酰胺化方法将具有紫外高灵敏响应的吲哚基团引入其结构中,生成酰胺类衍生物,即可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HPLC-DAD/UV)下间接高灵敏度检测,达到准确测定的目的。衍生化操作步骤如下:先将适量样品和MES(2-(N-吗啉代)乙磺酸)水溶液加入反应小瓶中,使反应体系保持pH约5.5,再加入适量的EDC(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水溶液,交联反应20 min后再加入适量的NHS(N-羟基丁二酰亚胺)水溶液,之后经偶联反应适当时间后再加入色胺的乙腈水溶液,酰胺化反应过夜,第二天用超纯水定容终止反应,待测。实验表明:在衍生化过程中,当保持MES:EDC:NHS:色胺:羧基≈10:7:3:7:1(摩尔比)的比例,加入NHS后偶联反应45 min时效果较佳。本法四种有机酸的检测限范围为0.008~0.046 mg·L-1,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1~0.998,平均回收率为85.9%~123%,方法精密度为1.69%~8.41%,可以满足有机分析要求。与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小分子单羧酸相比,发现直接法测试结果与衍生-液相色谱法测试结果基本一致,但衍生法可以修正直接法中杂质干扰带来的阳性误差,同时提升低浓度单羧酸样品中有机酸的检出率,定性与定量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