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林业   225篇
农学   165篇
基础科学   404篇
  225篇
综合类   1355篇
农作物   105篇
水产渔业   101篇
畜牧兽医   960篇
园艺   214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些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7年达到了创纪录的400万hm2。目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用水量占农业生产用水量的95%,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4%,是黑龙江省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用水大户。黑龙江省社会用水总量已逼近全省水资源控制红线,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在这种水资源日趋紧张的严峻形势下,开展了水稻直播常规灌溉、旱作喷灌灌溉、旱作滴灌灌溉的作物需水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旱作喷灌灌溉节省10.99%的作物需水量,旱作滴灌灌溉节省17.76%的作物需水量,水稻旱作喷滴灌技术较现有常规灌溉可节省30%~50%总用水量,但是在现有喷滴灌技术水平条件下,产量水平低于现有常规灌溉。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由于忽视机械灭草措施、不合理轮作、不合理使用除草剂等原因,导致农田杂草群落迅速演变,旱田鸭跖草、苍耳、问荆、刺儿菜、大刺儿菜(大蓟)、苣荬菜、芦苇、龙葵、野黍等难治杂草为害严重.近年研究结果表明,坚持合理轮作、重视基础耕作、选择适宜的除草剂、改善施药技术(如正确选用喷雾机喷嘴,认真调试喷雾机及机车车速,在药液中加入除草剂喷雾助剂等)等,可获得好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重庆市稻田动物群落及农田蜘蛛资源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北培、万州、璧山、合川及永川5区、县、市的稻田动物及农田蜘蛛群落的结构组成及数量动态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与室内分析鉴定,发现稻田动物5纲17目101科198属269种,农田蜘蛛21科81属203种,其中稻田蜘蛛16科46属89种;稻田节肢动物2纲13目95科192属261种,其中昆虫11目78科145属171种;昆虫中天敌7目27科53属64种,害虫7目45科86属100种,其他类虫1目6科6属7种;稻田动物中天敌3纲9目46科102属156种,其中捕食性天敌3纲9目41科92属143种。稻田蜘蛛优势种主要是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草间小黑蛛、粽管巢蛛和八点球腹球。  相似文献   
994.
山西省旱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多元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分析了山西省旱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 ,山西省旱地小麦在不同的生态区域、不同的肥力条件下 ,决定产量的主导因子有所不同。南部中熟冬麦区 ,肥旱地和薄旱地决定产量的主导因子均为穗数 ;而中部晚熟冬麦区 ,肥旱地决定产量的主导因子是穗粒数 ,薄旱地决定产量的主导因子是穗数和穗粒数。同时对株高与产量的相关性也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山西省旱地小麦上 ,株高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5.
不同施肥水平对木立芦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室条件下 ,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基施鸡粪和追施化肥对分枝期以前木立芦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施化肥与无肥对照间木立芦荟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 ;低肥处理木立芦荟生长量最大 ,单株根条数增加 ,株高、分枝数、净增叶片数均高于对照 ;基施鸡粪并追施化肥后 ,芦荟鲜重比相应单施鸡粪处理显著下降 ,株高降低 ;高量鸡粪并追施化肥的处理 ,芦荟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植株鲜重比对照下降 13.8% ,叶片水分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 ,平均根长较对照减小。各处理芦荟叶片中 N、K含量变化不大 ,除单施化肥、高量鸡粪加化肥处理外 ,其他施肥处理芦荟叶片中全磷含量大幅度提高 ,为无肥处理的 1.8~ 2 .3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为砂姜黑土黏板障碍因子改良和合理培肥制度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光照培养室内用砂姜黑土进行的培养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不施有机物料,CK)、单施生物炭(5%生物炭,B)、单施秸秆(1.5%玉米秸秆,S)和生物炭与秸秆配施(5%生物炭+1.5%的玉米秸秆,BS)。培养6个月后采集土壤样品,利用湿筛法得到不同粒级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测定各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结果】不同有机物料处理对>2 mm团聚体含量影响较大,其中施用秸秆显著提高了该粒级团聚体含量。单施生物炭有利于0.053-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的增加;施用秸秆有利于0.5-2 mm团聚体含量的增加,较对照显著增加14%-68%。单施生物炭对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无显著影响,单施秸秆和生物炭与秸秆配施则显著提高了MWDGMD和R0.25。同时,各有机物料施用都显著降低了团聚体分形维数(D)。与对照相比,各有机物料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都显著提高,其中生物炭与秸秆配施处理含量最高,较对照提高了160%。各有机物料处理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也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各粒级有机碳含量提高了54%-353%。随土壤粒径的增大,添加生物炭处理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呈现“V”型趋势,单施秸秆处理呈逐渐增加趋势。大团聚体有机碳的贡献率为S处理>BS处理>CK处理>B处理,微团聚体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0.5-1 mm粒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最大,为6%-33%。【结论】单施生物炭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而生物炭与秸秆配施不仅能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而且提高土壤及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改善了土壤性状。相比之下,生物炭与秸秆配施是改善砂姜黑土结构和提升碳水平的最佳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997.
有机农业技术中的病虫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农业技术中的病虫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关于生物防治,当前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加强天敌的保护利用,起到“防”的效应,二是利用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形成生物制剂,作为应急手段,及时控制病虫的危害,起到“治”的作用,此外,也介绍了农业防治措施及其它非化学的有效防治手段等。  相似文献   
998.
不同尺度下长白山次生杨桦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长白山5.2 hm2次生杨桦林样地的群落构建机制。以样地内47种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物种间的系统发育树,并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径级结构下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结果显示,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群落系统发育结构的发散程度先增大后减小;而随着径级的增加,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呈现向发散变化的趋势。这表明竞争排除作用和非生物的筛选作用共同影响群落构建的结果。其中,在较小的尺度上竞争排除作用是决定群落构建的主要因素;而在较大尺度上则是非生物的过滤作用起主要作用。通过对群落系统发育β多样性与空间因子、环境因子进行方差分解,发现环境因子对系统发育β多样性的解释力较强。其中,土壤水分和土壤深度起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近30年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的发展状况,为广西蔗糖加工业技术创新发展提出对策。【方法】采用关键词和国际专利分类号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北京合享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copat数据库对广西1986~2014年蔗糖加工业专利数据进行检索,通过人工筛选、合并、整理检索结果,对蔗糖加工业专利的申请量、技术类型、法律状态及申请人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1986~2014年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申请量总体上呈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生物技术专利占比(34.78%)最高,深加工产品应用技术占比(13.04%)最低。在审专利占申请总量比(40.30%)最高,有效专利和失效专利占比(29.85%)相同,失效专利中因撤回而导致无效的专利占比(16.42%)最高。有效专利的专利权人中企业占主导地位,占比42.86%,其次是高等院校(28.57%)和科研院所(23.81%);专利申请人中高等院校的申请量占比(32.84%)最高,其次为企业(25.37%)和科研院所(23.88%),个人为11.94%。广西蔗糖加工业技术创新存在深加工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制糖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专利战略竞争意识不强、失效专利比重高及科研成果多停留在研发阶段、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建议】“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快推进蔗糖深加工系列新产品研发;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鼓励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建立完善专利信息利用工作体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推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探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矛盾已由总量不足向结构性矛盾转变,农民增收不能单纯的从提高产量入手,更应该结合居民需求,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因此,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从农业结构、生产成本、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科技支撑等方面来分析黑龙江垦区农民增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垦区农民增收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