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林业   363篇
农学   242篇
基础科学   507篇
  275篇
综合类   1954篇
农作物   193篇
水产渔业   279篇
畜牧兽医   1299篇
园艺   335篇
植物保护   10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中华倒刺鲃肌肉溃烂病组织病理学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华倒刺鲃肌肉溃烂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病灶部位的红细胞溶血,淋巴细胞增生,肌原纤维溶解,肌细胞溶解,肌细胞膜消失,血管充血、出血;病鱼肾脏部位,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分离,肾小管管壁细胞之间产生缝隙,肾脏中的血管破裂,红细胞溶血;病鱼肝脏部位,肝小叶中央细胞大量坏死,部分外周细胞也出现了坏死;病鱼的胰脏和脾脏没有发生明显病变。从患典型病状的病鱼体表等部位分离提纯出4种菌株,经人工感染试验,健康的中华倒刺鲃鱼种出现了与自然发病鱼相同的症状。人工注射细菌灭活疫苗9天后,无鱼苗死亡,免疫成功率达100%。用22种单独的药物和5种组合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妥布霉素、硫酸链霉素、硫酸阿米卡星、头孢曲松钠、氧氟沙星葡萄糖、氨苄西林钠等7种药物极度敏感,对高锰酸钾、甲醛等6种药物表现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2.
中华鳖“烂颈病”病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烂颈病”的中华鳖颈部组织逐渐变硬、坏死,呈化脓性溃烂;从典型病鳖颈部病灶上分离、提纯培养得到一株细菌,经细菌学鉴定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杆菌;该菌株对健康中华鳖进行人工感染,出现与自然病鳖基本一致的病理症状,接种健康鲫鱼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高度敏感;采取3g/m^3水体的漂白粉浓度全池泼洒及在饲料中添加丁胺卡那霉素15mg/kg鳖体重.d,连续用药5d后,能有效地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63.
侯绚丽 《畜禽业》2008,(6):68-69
<正>鸡呼吸道疾病是指主要以呼道器官受害为主、在临床上呼吸道出现症状的几种传染病的总称。该病在养鸡生产中是比较复杂的,疾病的种类也很多,给养鸡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冬及早春最严重。病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可以通过咳嗽、喷嚏的飞沫、尘埃或被支原体污染的饲料、用具、人员等  相似文献   
16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高校教育科研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博士、硕士学位高级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校研究生教育必须以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为出发点,加强研究生实验环境的建设,促进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协调发展,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奠定良好基础。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从2005年开始,  相似文献   
165.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其分子含有三个氧原子,分子式为O3,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一股特殊的草腥味,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稳定性极差,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通常以稀薄的状态混合大气中。  相似文献   
166.
通过研究总结国内外籽粒损失传感器普遍存在适应性差、价格高等问题,在国内首次提出PVDF型籽粒损失传感器的设计方案.通过研究PVDF材料的特性与应用现状,讨论了PVDF在籽粒损失传感器上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实验室制作工艺的文献资料,初步确定在实验室中利用PVDF 压电薄膜制作籽粒损失传感器的主要过程,为进一步设计、制作经济、实用的籽粒损失传感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7.
针对T90/T100推土机履带行走系统存在拖带轮偏磨问题,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行车架焊合件加工质量不稳定,提出了控制质量的具体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今后一系列推土机履带行走系统的设计改进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8.
沼液与氮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生产中沼液利用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沼液与氮肥配施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总施氮量240 kg·hm-2条件下,在基施化肥氮基础上追施沼液,尤其基施75%化肥氮和追施25%沼液氮配合处理(3/4U+1/4B)显著提高了淀粉糊化特性参数(峰值黏度、最终黏度、稀懈值和反弹值)、粉质参数(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指数)和拉伸参数(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拉伸比).籽粒蛋白组分(总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以基施50%化肥氮和追施50%沼液氮配合处理(1/2U+1/2B)最高,3/4U+1/4B处理次之.籽粒蛋白组分、粉质与拉伸参数均以单施沼液处理(1/2B+1/2B)最低,单施化肥氮的处理(1/2U+1/2U)次之,而淀粉糊化特性参数以1/2U+1/2U处理最差,施用沼液的处理较1/2U+1/2U处理提高2.0%~6.5%.与1/2U十1/2U处理相比,基施沼液与追施化肥氮配合处理产量提高,而基施化肥氮与追施沼液氮处理的产量降低.可见在基施沼液的基础上追施化肥氮可提高小麦产量,其中1/2B+1/2U处理能够高产和优质兼顾,单施沼液效果低下.  相似文献   
169.
刘波  郑君海  刘旭  侯永华 《杂粮作物》2007,27(3):180-181
玉米是我国和世界上重要的谷类作物,是饲料和加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其产量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或改善籽粒的营养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以及其它籽粒性状,可提高玉米在粮食、饲料和加工业上的利用价值;有利于促进玉米转化增值及其产业化发展;对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170.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信用社信贷业务中的公司类信贷业务、个人信贷业务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例,浅谈信贷业务中的主要操作风险点、原因及其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