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建立一种更有效、更经济的以变质蛋黄为原料制备高纯度卵磷脂的方法,并评估产品的质量。[方法]以变质蛋作为原料提取卵磷脂,对变质蛋卵磷脂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采用经济、简便的有机溶剂法提取,进一步使用10%的ZnCl2沉淀制备卵磷脂,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卵磷脂纯度进行检测。[结果]变质蛋提取卵磷脂的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0%,乙醇与正己烷的比例为1∶1,平衡时间为90 min,所得产品纯度为96%。对以上工艺制备的变质蛋黄卵磷脂进行了相关理化指标分析,最终成品的酸值为12 mg KOH/g,过氧化值为5.5 meg/kg,含水量为0.5%,成品可在食品中使用。[结论]该研究对开发变质蛋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可为变质蛋生产卵磷脂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砀山酥梨在(0±0.5)℃冷藏200天出库后,不同货架温度及回温方式对梨黑皮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出库后直接20℃货架(对照)相比,出库后直接10℃、15℃货架和缓慢升温至20℃货架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砀山酥梨PPO活性和降低酚类物质含量,减轻细胞膜的损伤程度,降低果皮中乙醇含量,从而降低梨黑皮病指数;直接10℃和15℃货架还能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果实腐烂率。建议砀山酥梨贮藏结束后,采用10~15℃货架温度或缓慢升温,以抑制梨黑皮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3.
鞍山市是‘南果梨’的主产区,近几年产量不断提高,恒温冷库的贮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2012年11月1日,鞍山市有关技术人员相继反映,‘南果梨’在冷藏库中普遍发生果实提前后熟软化(当地果农称"来梨"),严重者果肉、果心褐变,失去商品价值.‘南果梨’果实一旦开始软化,就必须结束贮藏,尽快销售,否则会很快软烂.采收时果园收购价2.80元/kg,"来梨"的果销售价仅1.20元/kg,果农、贮户经济损失巨大. 为了尽可能减少果农、贮户的经济损失,同时找出导致‘南果梨’后熟提前的原因,2012年11月3-4日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贮藏保鲜岗位专家王文辉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佟伟、杜艳民到‘南果梨’主产区鞍山市千山区和海城市进行调研.此次调研重点调查了唐家房镇摩云山村,大屯镇东白石村、南白石村,马风镇祝家屯村‘南果梨’合作社等,调查对象既有规模相对较小的单独贮户,也有规模较大的农民集体合作社.  相似文献   
104.
N、P、K对高淀粉玉米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02~276 kg/hm2、13.8~138 kg/hm2、8.6~138 kg/hm2条件下,探讨N、P、K对高淀粉玉米华单208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玉米产量,N的影响为开口向下的二次曲线,K为正线性关系,K与N存在负向互作;对粗淀粉含量,N的影响为开口向上的二次曲线,存在最低含量的施N量,P、K则为负线性关系,P与K存在负向互作;对粗脂肪含量,N、K的影响均为开口向下的二次曲线,P则为负线性关系,P与K存在正向互作。  相似文献   
105.
不同低温贮藏对砀山酥梨货架期组织褐变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太谷和临猗地区的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0、1.5和5 ℃低温对贮藏后20 ℃货架期砀山酥梨虎皮病、果心褐变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酥梨虎皮病主要出现在低温贮藏后期(200 d以后)出库的货架期果实上,而且贮藏温度越低,货架期间虎皮病越严重。在–1和5 ℃贮藏条件下砀山酥梨的果心褐变指数明显高于0和1.5 ℃。0和1.5 ℃能较好保持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果实较好的口感和风味;5 ℃果实硬度最低,腐烂率最高;–1 ℃虽然可以降低果实的腐烂率,但贮藏后期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果实风味异常。山西太谷和临猗两个地区生产的砀山酥梨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酥梨中长期贮藏温度以0 ~ 1.5 ℃为宜,中短期贮藏(120 d之内)可采用1.5 ~ 5 ℃。  相似文献   
106.
高纯度蛋黄卵磷脂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汉东  佟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37-7538
[目的]探索蛋黄卵磷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鸡蛋黄为原料,采用无机盐复合沉淀法精制卵磷脂,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卵磷脂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卵磷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蛋白酶添加量0.06%,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25℃,金属离子浓度40%。[结论]无机盐复合沉淀法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7.
1-MCP商业化生产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作为一种用于果品贮藏的高效乙烯作用抑制剂,与处理温度、时间、浓度、果实采收成熟度及码垛等因素密切相关。对1-MCP在商业化生产中使用最为广泛的3种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8.
以聚醚-21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原料采用本体法合成了聚醚型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物,利用红外光谱对PUA预聚物及紫外光(UV)固化膜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紫外光辐射时间以30s为宜。  相似文献   
109.
以北京地区的‘红香酥梨’为试材,研究了3个采收期果实在20℃常温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组织膜透性、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以及果实腐烂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采收越晚,果肉和果心的相对电导率越高。9月1日(盛花期后138天)采收的果实,果肉硬度、TA和Vc含量保持较高,但单果重低,果面着色差,果皮的膜透性强;9月19日(盛花期后156天)采收的果实,SSC和固酸比高,果皮颜色亮(L值高)、着色好,但贮藏后期,果实Vc含量下降明显,腐烂率较高,贮藏时间短。9月10日(盛花期后147天)采收的果实(种子颜色3/4左右变褐、SSC为 11.04%、果肉硬度6.36kg/cm2),能保持果实相对较高的硬度、Vc含量和固酸比,口感较好,贮藏30天时,果实腐烂率相对较低,贮藏效果最好,商品性最高,可以作为红香酥梨长期贮藏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110.
粗皮果的出现严重降低了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商品性。研究粗皮果与正常果品质及矿质营养差异,初步明确粗皮果发病原因。以正常果为对照,分析了粗皮果与正常果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可滴定酸含量(TA)、Vc和果皮颜色等品质指标的差异,并对N、Ca、K、Mg、P、B等6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粗皮果单果重、硬度、TA均显著高于正常果(P<0.05),SSC显著低于正常果(P<0.05),Vc含量粗皮果高于正常果,但差异不显著,且粗皮果中公梨所占百分率远高于正常果; N、Ca、K、P、B、 N/Ca 和N/(Mg Ca)粗皮果均高于正常果,而K/Ca则低于正常果。粗皮果多在公梨上发生,品质较正常果差,且其发生与N及N/Ca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