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为了解酸性条件下粉砂质壤土对Cd2+的吸附-解吸机制,采用一次平衡法进行了不同pH值条件下壤土对Cd2+的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壤土对Cd2+的吸附量和吸附率均随着pH值升高而增加,不同初始浓度下达到的最大吸附率为0.69~0.95,酸性条件下壤土对Cd2+的等温吸附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最好,通过拟合的Langmuir方程计算出壤土对Cd2+的饱和吸附量为2 500 mg/kg。Cd2+的解吸量和解吸前的吸附量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解吸率随着pH值升高而减小,pH值从2以等间隔1变化到6,平均解吸率依次为1.11、0.33、0.07、0.06、0.06;表明在酸性污水灌溉条件下污灌壤土中的镉易向下迁移,污染深层土壤和地下水。  相似文献   
32.
茶树是典型的喜铝耐铝植物,其根系微生物在铝元素的吸收转化中起重要作用.从茶树根系分离鉴定出一株耐铝的内生真菌,进行了显微镜形态鉴定及18S rDNA序列分析,分析了该菌株对不同重金属的耐受程度,研究铝对该菌生长的影响,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该菌株耐受A13+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 发现,显微镜形态观察及18S rDNA序列表明该菌为粘红酵母属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命名为A3.粘红酵母A3对不同重金属的耐受性为:Al3+> Mn2+> Cu2+,其中铝浓度可达250 mmol·L-1.当培养基中添加了150 mmol·L-1的Ap+,菌液pH值为2.0~-3.0,粘红酵母A3生长良好.ICP-AES结果显示该菌株铝离子含量与培养基中Al3+浓度呈正相关,说明该菌株在一定范围内对Al3+具有吸附作用;同时测定该菌株的含水量随培养基中铝含量增加而增大,揭示该菌株对铝毒害的规避与其通过含水量的增加平衡细胞液有关系.分离的耐铝真菌为茶树的耐铝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其定殖到其他作物规避铝胁迫提供微生物资源,以提高植物的抗性,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33.
茶树花蕾14-3-3蛋白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差异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茶树花蕾发育阶段的相关基因表达,了解茶树花蕾的发育机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抑制茶树的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方法】利用cDNA-AFLP技术对茶树花蕾发育早期和晚期的差异表达进行分析。采用RACE技术克隆到花蕾发育晚期阶段特异表达的、在花蕾发育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的14-3-3基因,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研究该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特点。【结果】在测定的大约1 110个茶树花蕾cDNA片段中,122个(10.9%)是差异性表达的,其中87个在发育晚期特异表达,包括茶树14-3-3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DQ444463),其全长为1 072 bp,包含1个由783个核苷酸组成的ORF,编码260个氨基酸,5′非翻译区和3′非翻译区分别有67和222个核苷酸,该基因与其它植物的14-3-3蛋白基因在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方面均有着比较高的相似性。RT-PCR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茶树的晚期发育花蕾中特异表达。【结论】14-3-3蛋白仅存在于茶树发育晚期的花蕾中。cDNA-AFLP技术能用于茶树花蕾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分离研究。  相似文献   
34.
对肉牛饲料进行营养价值评定,并选择55头西门达尔杂交肉牛分5组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日粮组合对杂交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肉牛代谢体重干物质采食量与日粮粗蛋白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日增重随代谢体重采食量的增加呈直线增加,经济效益随肉牛日增重的增加呈直线增加。以秸秆 野草 0.7 kg玉米面、秸秆 野草 0.5 kg肉牛浓缩料、秸秆 牧草 0.5 kg肉牛浓缩料、秸秆 野草 2 kg肉牛精料补充料和秸秆 牧草 2 kg肉牛精料补充料5种日粮组合分别饲喂西杂肉牛63~75 d,日增重分别为0.14,0.32,0.63,0.90和1.08 kg,体况评分分别增加0.10,0.17,0.33,0.48和0.77分,日盈利分别为-0.36,0.76,3.07,5.74和6.13元。结果表明,在传统饲养模式下,改善粗饲料品质、补充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的精料可显著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5.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病是一种能够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病的重要人畜共患病,其中以2型(SS2)流行最广,致病力最强,不仅可引起猪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败血症、肺炎和突然死亡,还可以感染人并致其死亡,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本研究对恩施黑猪和美系长白猪进行猪链球菌2型的攻毒试验,观察其病理损害,进而探讨其致病机制。20头猪分A、B、C、D四个组,A组为5头恩施黑猪,B组为5头美系长白猪,C、D两组作为空白对照组。A、B组感染猪链球菌2型菌株,攻毒后都出现出现体温升高、跛行和神经症状,但A组恩施黑猪更加明显,出现3头死亡,解剖后各组织器官病变也比美系长白猪明显。通过对病理器官组织切片、细菌学检验、细菌计数等结果,恩施黑猪对链球菌2型的易感性比美系长白猪更强,从而证实了猪链球菌2型对鄂西黑猪的致病性比美系长白猪更强。  相似文献   
36.
该研究在提出“复合基因组选择(composite genomic selection)”概念的基础上,利用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构建的免疫资源群体数据,通过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策略,与标准GBLUP法对照,利用白细胞(WBC)、噬中性粒细胞(NE)等13项血液免疫性状对复合基因组选择的预测效果开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除血小板(PLT)等3个性状外,所有性状复合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均高于标准GBLUP法,分析结果支持复合基因组选择优于基于单一加性遗传组分的GBLUP的结论。同时,还探讨了不同交叉验证参数组合对复合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的影响,发现最宜交叉验证倍数是性状特异性的,跟性状特性有关。总之,该研究提出了基于全部遗传组分的复合基因组选择法,并得到猪血液免疫性状数据分析结果的初步支持,特别是针对较小规模群体,复合基因组选择可能是提高基因组预测准确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7.
猪多经济性状的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的目标是对猪多个经济性状进行性状重建,并对重建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本研究涉及性状重建的原始经济性状包括了生长、胴体和肉质3类共24个性状。性状重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经统计分析后得到4个主成分作为新的重建性状。在对重建性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处理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动物模型和DFREML算法估计了各性状的遗传力,得到第1、2、3和4主成分的遗传力分别为0.87、0.58、0.49和0.56。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性状重建不但可以实现多性状的降维处理,而且重建性状的遗传力有提高趋势,性状重建策略有望促进多性状育种的进程。  相似文献   
38.
39.
用于遗传作图的动物参考家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动物遗传作图中参考这系建立时应考虑的因素,应用参考家系进行遗传作图的原理与方法及参考家系资源的管理,并对几种主要畜禽遗传作图的参考家系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0.
猪数量性状基因及其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猪中有关生长、胴体、肉质和繁殖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及其标记的研究现状与前景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