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4篇
  2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小麦间作菠菜的边际效应与基施氮肥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田中设置65cm的空带,采用间作菠菜和不种作物(CK)2种方式并施15N肥料,种小麦处施尿素,研究小麦的边际效应和N肥利用效率。结果表明,CK处理的边行小麦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间作菠菜后边行优势减小,但间作小麦仍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边行优势的形成与小麦植株吸收N素密切相关。在小麦、菠菜共生期间,边行小麦的N素营养变劣,菠菜收获后,边行小麦比内行吸收了较多的N素尤其是基施N肥。小麦间作菠菜比CK处理,基肥N利用率提高,土壤残留量降低,损失量减少。  相似文献   
82.
83.
激发作物植株活力、改变植株生理机制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介绍的激发小麦等作物植株活力、改变植株生理机制的栽培技术是另一种范畴的栽培技术,研究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方法刺激植株,激发植株活力,促进植株内部器官、组织、细胞、分子、酶、激素、蛋白质等的变化,改变其质量和含量,增加其活性等,在同样条件下,比对照植株能更好地利用和同化外界条件进行良好的生长发育而达到高产、优质和符合需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4.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不同密度和不同施氮条件下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烯效唑干拌种提高了不同品种、播期、密度和施氮量下小麦的产量,以20 mg/kg的效果最好,烯效唑的平均增产效应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早、迟播时增产效应更大,适宜浓度的烯效唑(10~20 mg/kg)与较高密度的基本苗(180~270×10  相似文献   
85.
土壤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氮素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氮素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加重,植株将吸收的氮素较多地分配于根系,分配于地上部的比率少,肥料氮利用率降低,土壤残留增高,回收率增高,损失率降低,但轻度、中度水分胁迫,有利于氮素向籽粒转移,水分过多,氮素较多地分配至茎叶、鞘等营养器官,较少分配至籽粒,随水分胁迫加重,氮素利用效率降低。底施氮肥利于植株吸收利用,且为土壤固定,损失率较低,所以底施氮肥利用效率高于追施氮肥。因此,在旱作麦田应重视底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86.
山东省强筋小麦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 1997~ 2 0 0 0年度小麦品质生态试验 ,分析了山东省不同地区小麦品质性状特点 ,对山东省强筋小麦进行了种植区划 ,将山东省分为 :Ⅰ鲁中和胶东区、Ⅱ环莱州湾和胶莱河区、Ⅲ鲁西北和鲁西南区、Ⅳ鲁南区。文中概述了各区的生态条件和强筋小麦在各区种植的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87.
根据冬小麦栽培的农艺要求,设计了小型小麦断根机.分析了断根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断根铲和仿形机构等.新型仿形机构保证了断根深度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断根平均深度为10.6 cm.3种断根方式均使小麦产量增加,机械断根比不断根增产9.96%~11.41%,锄铲与刀片组合断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8.
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淹水对小麦品种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李金才  董琦  余松烈 《作物学报》2001,27(4):434-441
采用人工模拟淹水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五个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淹水对6个冬小麦品种光合作用和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淹水对产量影响的相对受害率(RIR)差异及耐湿性不同品种产量的RIR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方差分析结果分别为F=111.68**,υ1=4,υ2=20,F0.01=4.43;F=18.51**,υ1=5,υ2=20,F0.0  相似文献   
89.
灌溉条件下秸秆覆盖麦田耗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试验于2 0 0 2 2 0 0 3年在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完成,研究了秸秆覆盖和灌溉对冬小麦农田耗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够增强灌溉水的入渗能力。随着灌溉量的增加,秸秆覆盖减少深层底墒水(SMBS)的消耗。灌溉显著增加冬小麦的耗水强度,返青后,覆盖处理冬小麦的耗水强度大于不覆盖处理。在播种到返青期间,覆盖比不覆盖处理平均少蒸散5 2 2 5mm。返青后,覆盖处理的阶段耗水量大于不覆盖处理,但覆盖与不覆盖处理间的总耗水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0.
在池栽遮雨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溉措施对小麦灌浆期光合产物的供应、转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明显改善小麦灌浆期光合产物的供应及转化。土壤干旱使叶面积指数降低,叶面积持续期缩短,旗叶光合速率及SPS活性下降,光合产物供应不足;同时籽粒中SS、ADPG-PPase、SSS和GBSS活性明显下降,特别是在灌浆中后期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