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5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番茄耐高温优良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引自国内外的36份番茄材料在常温和高温胁迫下植株生长过程中开花、授粉、坐果等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耐热品种(系)筛选鉴定技术,并筛选耐高温品种(系)。田间测定不同品种(系)番茄对高温胁迫的反应,结果发现:统计坐果率、与常温相比产量的下降程度,辅这以果实商品性、单果种子数等性状可作为番茄耐热性筛选鉴定的可靠方法。以此为依据筛选出的江蔬14号番茄、CL1131、Ace、Murrieta不仅在高温下具有较高坐果率,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且品质优良,可望直接推广应用于生产,或作为育种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2.
番茄晚疫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我国番茄晚疫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叶柄、茎和果实,以叶片和青果受害最重,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较低的温度和高湿是决定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导因素。在防治上采取农业生态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化学防治适期在发病初期。  相似文献   
53.
苏粉11号是以TM-06—1为母本,以TM-06—14为父本育成的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果实高圆形,单果重220g左右;幼果无绿色果肩,成熟果粉红色;田间抗病性强,抗番茄黄化曲叶病(TYLCV)、番茄花叶病毒(ToMV)、叶霉病、枯萎病;适宜番茄黄化曲叶病暴发严重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54.
金陵粉玉樱桃番茄为有限生长类型,早熟,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2 g 左右,耐贮运。抗叶霉病、ToMV、枯萎病等病害,每667 m2 产量4 500 kg 左右。  相似文献   
55.
金陵甜玉樱桃番茄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TY-07-5为母本,以TY-07-4为父本组配的樱桃番茄一代杂种,表现中早熟,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文章介绍了它的特征特性、春提早栽培和秋延后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筛选出14个番茄亲本,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105个杂交组合,对13个性状进行统计,分析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划分优势群确定杂种优势。结果表明,F_1的杂种优势在大部分的性状中均存在,F_1除果实硬度和纵径外的11个性状值均显著大于亲本。亲本11和亲本8的单株产量、单果质量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最大,亲本1×亲本11、亲本4×亲本11和亲本1×亲本4的产量性状均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显著相关,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与杂种优势显著相关。一般配合力聚类分析和F_1的性状表现聚类分析2种方法划分优势类群,结果证明一般配合力聚类分析方法是有效的,它将14个亲本划分为5个优势群,并确定了优势群1(HG1)×优势群2(HG2),优势群1(HG1)×优势群5(HG5)和优势群2(HG2)×优势群5(HG5)这3个杂优模式。本研究揭示了一般配合力分析法可以作为番茄杂交育种优势群划分的一种重要方法,并为番茄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7.
58.
江苏省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原分子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冬季在江苏省兴化市和南京市一些日光温室大棚中发生了一种新的番茄病毒病,主要表现为植株矮缩,叶片上卷,叶缘黄化等,危害十分严重。为明确其病原,对田间表现典型症状的20份病样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全部检测到粉虱传双生病毒;对其中12份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其同源性超过98%,说明其极可能是一个分离物;将该序列与Genbank进行BLAST分析,发现其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同源性最高,达99%。  相似文献   
59.
 2012年,江苏南京菜豆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病害,病株表现明显的叶片皱缩、植株矮化等症状。根据其症状及介体发生状况,对其伴随的病毒种类进行了研究,结果从中检测到一种粉虱传双生病毒,对其基因组DNA-A组分克隆测序后发现其全长2 781 bp,编码6个ORF,BLAST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同源性最高(99%),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一个分离物。这是江苏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菜豆的首次报道,暗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可能是我国菜豆种植的重要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60.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徐州地区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自2008年8月份在江苏徐州暴发以来,给当地的番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调查发现,该病害暴发的主要原因有:徐州地区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传毒媒介烟粉虱的繁殖,扩大了种群数量;设施栽培为烟粉虱提供了安全越冬场所;预警机制不够,未能将病害遏制在萌芽状态;寄主作物频繁调运促进了该病害的扩散;种植者对病害及传毒媒介缺乏认识,造成害虫再猖獗及病害难以控制;生产上缺乏抗病品种是该病害发生的根本原因.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