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13篇
林业   426篇
农学   226篇
基础科学   202篇
  217篇
综合类   1802篇
农作物   211篇
水产渔业   227篇
畜牧兽医   1109篇
园艺   259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次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区域站降水资料及卫星云图资料,对2013年7月22日发生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的暴雨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在东高西低的典型暴雨环流形势下,高原短波槽、副高西伸北抬及低层切变线共同作用造成的,同时,偏南气流和地面锋面也是造成暴雨的重要因子;物理量诊断分析表明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在相同的时间均最有利于暴雨的发生发展;卫星云图上对流云团的发展移动与TBB梯度大值区暴雨落区有很好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2.
丁型流感病毒是继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之后的一种新型正粘病毒,2011年首次由美国从表现出流感样症状的猪只中分离出来,并于2016年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丁型流感病毒。目前丁型流感病毒已广泛分布于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数十个国家。丁型流感病毒利用牛作为其自然宿主和扩增宿主,并定期扩散到其他哺乳动物物种,包括猪、马、羊和骆驼等。因此,丁型流感病毒具有广泛的地域分布和宽泛的宿主范围。丁型流感病毒感染可导致牛患轻度至中度呼吸道疾病,被认为是牛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的重要关联因子。血清学证据表明,丁型流感病毒具有感染人的潜在风险。我国研究人员于2014年首次在山东省的牛群中检测到丁型流感病毒,随后,来自不同团队的研究人员分别于2017、2021和2022年报道了丁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病例。为更好地了解丁型流感病毒对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影响,系统综述了丁型流感病毒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和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丁型流感病毒在我国的流行趋势及对我国畜牧养殖业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63.
  目的  采用激光雷达结合地面调查的方法,拟合并预测钱江源国家公园森林的地上生物量,为国家公园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动物生境质量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采用冠层结构指数量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冠层高度和垂直复杂度,并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和地形数据,用模型拟合和预测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地上生物量。  结果  冠层结构指数中,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冠层平均高度、冠层垂直复杂度、冠层最大高度。钱江源国家公园生物量分布主要在27.24 ~ 210.31 Mg/hm2(0.05 ~ 0.95分位数),平均为111.21 Mg/hm2,总的生物量约为2.57 × 106 Mg。  结论  结合冠层指数和地形变量能较好地模拟和预测钱江源国家公园地上生物量。钱江源国家公园有大面积低海拔集中分布的常绿阔叶林,冠层平均高度和冠层垂直复杂度都比较大,地上生物量高;同时,也有大面积人工林和次生林,这些人工林和次生林主要分布在国家公园成立后才开始保护的两个片区,冠层平均高度和冠层垂直复杂度小,地上生物量较低,有待进一步恢复。   相似文献   
64.
以酵母菌为载体,废弃烟叶提取物为还原剂,制备酵母菌载纳米铁(TB–Fe/SCNPs),并探究其去除水中2, 4, 6–三氯酚(2, 4, 6–TCP)的性能。结果表明:负载在酵母菌上的纳米铁为粒径(77.6±16.1) nm的球形颗粒;TB–Fe/SC NPs去除2, 4, 6–TCP主要包括吸附和氧化降解2种途径,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溶解氧和羟自由基在TB–Fe/SC NPs氧化降解2, 4, 6–TCP中起重要作用;TB–Fe/SC NPs对2, 4, 6–TCP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2, 4,6–TCP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少,而反应体系的pH值对TB–Fe/SCNPs去除2,4,6–TCP的影响较小;TB–Fe/SCNPs用量为1.0~3.0g/L时,2,4,6–TCP的去除率随TB–Fe/SCNPs用量的增大而增大;Fe3+、Mg2+、Ca2+和SO42–能促进TB–Fe/SCNPs去除2,4,6–TCP的反应,HPO42–、HCO3–和腐殖酸则对反应有抑制作用,而K+、NO3–和Cl–对2, 4, 6–TCP的去除影响不明显;TB–Fe/SC NPs能在室温下稳定...  相似文献   
65.
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活性污泥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重点对利用非培养方法直接分析活性污泥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其中就应用较多的RAPD、DGGE、T-RFLP、ERIC、SSCP、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剖析,强调今后活性污泥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应以多种分析方法综合应用为主.  相似文献   
66.
楚雄市每年饲养春、夏、秋、晚秋4期蚕,其中以春蚕为蚕茧生产的重点,但夏、秋2期由于气温高,桑叶生长发育快,可以多养蚕,提高桑叶、蚕室、蚕具等的利用率,是增产蚕茧的有效途径.夏秋蚕的产茧量占全年产茧量的60%.但从楚雄市夏秋蚕的单产看,各乡(镇)、村之间高低相差悬殊.究其原因,认为夏秋期蚕病多损失大,是影响夏秋蚕单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要取得夏秋蚕的稳产、高产,关键是要控制蚕病危害.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溴氰菊酯对野桑蚕进行抗性品系的筛选,探明该药剂的抗药性发展情况,为科学施药和抗性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室内饲养繁殖来自3个不同地区的野桑蚕,点滴法测定其亲代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分别以半数致死量左右的剂量通过点滴法逐代处理其幼虫,统计幼虫死亡情况,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抗药性倍数及其提高倍数。[结果]在桑叶育条件下,经3代室内筛选,启东野桑蚕(YQD)F4代抗药性倍数为14.26,较F0代提高了0.2倍;苏大桑园野桑蚕(YSD)F4代抗药性倍数为16.48,较F0代提高了0.9倍;在人工饲料条件下,经6代室内筛选,吴江野桑蚕(YWJ)F6代抗药性倍数为18.67,较F0代提高了0.2倍。[结论]相同剂量筛选下,YSD比YQD抗药性倍数提高快;YWJ在人工饲料饲育和杀虫剂筛选双重选择下,抗药性发展较慢。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求提高治愈泪道阻塞的新方法并对其作出评价.方法采用国产NdYAG泪道激光机激射泪道阻塞处,通畅后注入药物,实验组注入典必殊眼膏1ml;对照组注入素高捷疗眼膏1ml,并进行1年以上的临床治疗观察.结果实验组96例(120眼)治愈116眼,治愈率为96.66%.对照组62例(64眼)治愈49眼,治愈率为76.56%.两者对照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泪道疏通后,注入典必殊眼膏, 是治疗泪道阻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龙海市农村户用沼气池蓬勃发展,总结了在沼气池建设、厨房沼气管路配件安装、沼气灶台改造、沼气池使用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70.
余天一 《种子》1994,(1):62-64
用藻酸单个地包裹从细胞悬浮培育中得到的体细胞胚成人工种子。大多数的这种新鲜人工种子在贮藏于4℃下后能萌发。水凝胶囊保持有足够的水份供其中的胚萌发。然而,当水凝胶囊人工种子经受气流干燥脱水超过80%时,其肚的萌发严重受阻。但97%的这种脱水虽达88%的胶囊人工种子在此后重新水合时还能萌发;在包囊之前,用脱落酸(ABA)预处理体细胞胚,能提高重水合后又脱水达95%的运种胶囊人工种子的萌发百分率。当ABA的浓度提高至13mg.1(-1)时,其萌发率升高至31%。68%的这种脱水达92%的胶囊人工种子贮藏于4℃下10天后接着再水合时还能萌发。这些结果说明,含有体细胞的这种脱水胶囊与天然种子在形态和功能上比水凝胶囊入工种子(未脱水)有更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