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篇
  7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为探明鸡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的胞质区/跨膜区[Ii(Cyt/Tra)]作为载体是否可携带抗原肽在细胞内结合MHCⅡ类分子和进入转运途径的细胞器(内吞体),构建4个基因目的片段[Ii、Ii(Cyt/Tra)、F2(新城疫病毒F蛋白片段)和Ii(Cyt/Tra)/F2],分别将它们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和真核表达载体pmCherry-C1/N1中,构建8个重组质粒,再转入工程菌(E.coli)和人肾细胞系(293T),并应用拉下法(pull-down)检测目的蛋白与MHCⅡβ的结合,应用激光共聚焦确定它们在真核细胞与MHCⅡβ的共定位以及在内吞体的定位。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均能相应地原核或真核表达相应目的蛋白;Ii、Ii(Cyt/Tra)和Ii(Cyt/Tra)/F2不仅能够与MHCⅡβ结合,还能进入细胞内吞体;但是F2既不能与MHCⅡβ结合,也不能进入内吞体。Ii活性片段Cyt/Tra不仅本身具有结合MHCⅡβ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携带抗原肽与之结合并一起转入细胞内吞体而进入抗原递呈途径。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Ii载体转运抗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1998年1月5日,我省沿江江南的一家养鳗场,有3—5个食用鳗养殖地的部分鳗鱼,出现异常狂游现象,鳗鱼摄食量明显下降,不几天,鳗鱼开始死亡。我们在接受这一病倒后,经诊断,确定为鳗鱼因患指环虫病而引起的出血性死亡,对此,进行了及时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效果。l发病经过  相似文献   
43.
MHC分子多态性的起源、演变与抗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概念源于解释异体间组织排斥和相容现象,现已拓展为与抗感染以及所有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群。MHC是现有物种形成前就存在的原始基因。在进化过程中,MHC基因在物种之间和种群的个体之间都产生了明显差异。物种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基因结构的不同,如有无基因框架和高度可塑性区、单一或重复基因座,还包括等位基因的排列方式以及不同数量的基因座和等位基因。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之间MHC基因结构相近,其差异表现在有无基因组单元重排方式和假基因。同种动物的MHC等位基因表现高度多态性序列。MHC基因是脊椎动物多态性最高的基因,其遗传基础是等位基因的点突变,即核苷酸发生替换。产生MHC多态性的原因主要是环境中病原压力。许多研究已经探明了与特定病原抗病相关的MHC的单倍型或MHC分子中的特定位点。MHC分子中肽结合区(Peptide binding region,PBR)是多态性最高的区段,PBR和抗原肽之间的亲和力与动物的抗病性/易感性关系最密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提供了研究MHC多态性,特别是探明MHC与抗原肽互相作用机理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44.
为进一步研究隐孢子虫的致病机理,对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各组奶牛血清若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尿素氮(BUN)、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总蛋白(TP)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一氧化氮(NO)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血糖(BG)和白蛋白与球蛋白比(A/G)值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45.
中华鳖普通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6.
基于不同权重栖息地模型的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6-2014年春季(8月~10月)、夏季(11月~翌年1月)、秋季(2月~4月)、冬季(5月~7月)秘鲁外海茎柔鱼渔获数据,结合3个关键海洋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和净初级生产量(NPP)的数据,利用不同权重方案的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来分析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布。利用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与SST、SSH和NPP建立适应性指数(SI)模型,采用算术加权法建立综合适应性指数(HSI)模型,依据捕捞量和努力量的比重来比较不同权重的HSI模型,选择不同季度下的最优模型,并用2015年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茎柔鱼CPUE 和渔场纬度重心(LATG)呈现显著的年际和季节变化。不同季节茎柔鱼最优栖息地模型中的权重方案不同,其中春季最优模型权重方案为案例9,权重比例最高的环境因子是SST;夏季最优模型权重方案为案例7,SST、SSH和NPP所占的权重比例均等;秋季最优模型权重方案为案例3,权重比例最高的是SSH;冬季与春季相同。研究表明,影响秘鲁外海茎柔鱼栖息地分布的环境因子随季节具有显著差异,春冬季节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是SST。此外,建立茎柔鱼的栖息地预测模型需考虑环境因子权重以区分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47.
鸡IL-2基因克隆及其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对自行设计的引物,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ConA诱导的5周龄SPF鸡脾细胞中扩增出鸡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片段,其长度为439 bp,经酶切鉴定,初步确定为鸡IL-2基因.再将该IL-2基因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经DNA序列鉴定,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含有IL-2基因,该基因的cDNA序列与Sundick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然后,将IL-2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导入菌株BL21, 经诱导培养、蛋白提取和SDS-PAGE,获得分子量约为42 000的蛋白条带,表明所克隆的鸡IL-2基因在原核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48.
细菌分类鉴定方法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细菌常规鉴定法、细菌的数值分类和自动化鉴定、化学分类法和分子遗传学分类鉴定法作了具体的介绍和全面的总结 ,从而为临床和科研中细菌鉴定方法的选择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对蟹源拟态弧菌HX-4菌株外毒素的酶活性、溶血活性、细胞毒性和致死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固体硫酸铵盐析法和层析技术提取拟态弧菌HX-4菌株外毒素,所得外毒素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溶血素等多种毒性酶活性、细胞毒性(HEp-2)、肠毒性和致死性等生物学特性,TC ID50为0.025μg,对中华绒螯蟹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40μg。  相似文献   
50.
茎柔鱼()为短生命周期头足类,其栖息地易受气候及海洋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利用1950-2015年海表温度(SST)和海面高度距平(SSHA)数据,计算秘鲁外海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指数,分析不同强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期间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的变动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弱厄尔尼诺和中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强厄尔尼诺事件期间,茎柔鱼渔场水温偏暖,海面高度偏高,适宜的SST和SSHA范围减小,适宜的栖息地面积减小,弱拉尼娜事件期间,水温偏暖,海面高度偏高;中强度拉尼娜和强拉尼娜事件期间,水温偏冷,海面高度偏低。相较之下,强拉尼娜事件期间较为适宜的栖息地面积明显多于中强度拉尼娜和弱拉尼娜事件。此外,随着厄尔尼诺强度的增加,适宜的栖息地纬度重心向南偏移;随着拉尼娜强度的增加,适宜的栖息地纬度重心向北偏移。结论认为,不同强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期间茎柔鱼渔场环境存在明显差异,适宜的栖息地范围及空间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