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39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62篇
  26篇
综合类   220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83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Acridoidea)、蝼蛄总科(Gryllotalpoidea)、菱蝗总科(Tetri-goidea)、蚤蝼总科(Tridactyloidea)、螽斯总科(Tettigonuroidea)、蟋蟀总科(Grylloidea)等14个科的40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和控制上述直翅目桑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92.
杉木总RNA 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种杉木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试验,找到了一种适用于杉木总RNA提取的新方法.用该方法提取杉木幼茎总RNA具有正常的光谱吸收,D_(260nm)/D_(280nm)比值为1.90~2.03,D_(260nm)/D_(280nm)比值为2.84~4.04,经琼脂糖电泳后,28S和18s RNA条带清晰,提取的RNA可用于RT-PCR、Northern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同时该方法还适用于青蒿总R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93.
短肽LD-1是从牛心朴子草中新分离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以黄瓜霜霉病菌为供试菌株,系统测定了短肽LD-1对黄瓜霜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黄瓜的促生长作用.结果表明:短肽LD-1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且对孢子囊芽管发育具有一定的致畸效果.短肽LD-1对黄瓜霜霉病菌孢于囊萌发的抑制中浓度为68.3165 mg/L,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抑菌中浓度为100.6843 mg/L,表现出较好的防效.25 mg/L的短肽LD-1对黄瓜种子萌发、根系发育以及促生长活性较强,经短肽LD-1处理萌发后的黄瓜根毛明显较对照发达.  相似文献   
94.
沼液对鸭梨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置沼液稀释50倍,100倍及对照3个处理,于初果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结果表明沼液稀释50倍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叶片的厚度可增加17.95%,干物重可增加15.43%;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分别提高8.99%和8.75%;果实中还原糖、总糖、抗坏血酸和可溶性灰分含量可分别提高17.71%,4.55%,420.15%,58.33%,可滴定酸浓度降低13.29%;单果实重量可增加9.55%,亩产量达2989.17公斤。叶面喷施沼液可以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同时可明显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用氧化铝-活性炭吸附法去除透明质酸(HA)中热原的优化条件,为生产高安全性的HA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别对氧化铝添加量、第1次搅拌时间、活性炭添加量和第2次搅拌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以HA回收率和热原的含量作为评定指标,对氧化铝-活性炭吸附法纯化HA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优化后的条件:氧化铝添加量为80.00 g/L,第1次搅拌时间为1.00 h,活性炭添加量为5.00 g/L,第2次搅拌时间为2.00 h,此时的HA回收率最高,热原含量合格。[结论]对于发酵法制备的HA,用氧化铝和活性炭吸附的方法来去除热原比较简便,且处理后的HA热原含量合格。  相似文献   
96.
【目的】根据金银花植物学性状,分析不同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建立基于植物学性状、RAPD分子标记的遗传性状数据库,为金银花种质收集、鉴定、创新、合理利用和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7个不同来源的金银花品种的植物学性状为基础,在形态标记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不同聚类分析的结果。【结果】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金银花材料之间遗传距离较远,以遗传距离7.5cM为界,可将7份不同材料分为3个组,其中金花3号、巨花1号、九丰1号、金塔1号和鲁峰巨丰为一组,湘蕾金银花和华南忍冬各为一组,与各品种种属关系划分一致。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14.0cM为界,可将7个不同金银花种质分为3大类:第Ⅰ类为湘蕾金银花与华南忍冬,第Ⅱ类为巨花1号与金塔1号,第Ⅲ类为九丰1号、鲁峰巨丰与金花3号。【结论】在DNA分子水平上对金银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分析结果相似,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适用于金银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97.
短肽LD-1是从牛心朴子草根中新分离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本文以番茄灰霉病为供试菌株,研究了短肽LD-1对番茄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抗病性。结果表明:短肽LD-1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离体试验中,短肽LD-1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EC50在24、48、72h分别为28.3051、30.2134、32.7427mg/L,对孢子萌发的EC50为16.6919mg/L;活体试验中,短肽LD-1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90mg/L短肽LD-1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达到74.24%。短肽LD-1能导致病菌芽管发育畸形,不能正常发育。短肽LD-1对番茄种子的萌发和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并且经短肽LD-1处理后的番茄须根发达,须根数目明显增多,促进了番茄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抗病性。  相似文献   
98.
黄麻纤维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黄麻纤维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可为高产育种与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159份不同来源黄麻种质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对纤维产量即单株干皮重的影响表明, 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在11.89%至38.50%之间, 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变异。黄麻纤维产量与各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其中, 与单株鲜皮重、株高、始花期的相关系数较大, 分别为0.814、0.760和0.648。黄麻纤维产量和单株鲜皮重、株高、出麻率、鲜皮厚的回归方程达显著水平, 其标准回归系数依次为0.443、0.437、0.291和0.113。通径分析显示, 单株鲜皮重、株高在决定黄麻纤维产量时起主要作用。出麻率的相关系数(0.253)与直接通径系数(0.291)表现基本一致, 说明出麻率直接对黄麻纤维产量起作用, 具极显著正相关。因此, 在黄麻高产育种中, 应该以始花期、单株鲜皮重、株高、出麻率与鲜皮厚为主要筛选对象, 兼顾综合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99.
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种子包衣药剂的室内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市场上常见的杀菌剂中筛选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种子包衣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市售的18种常用杀菌剂进行向日葵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药剂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抑制试验同时进行。结果表明,φ=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和φ=25%戊唑醇水乳剂2种药剂对向日葵菌核病菌具有极好的抑制作用。而包括φ=20%松脂酸铜微乳油、w=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w=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φ=50%己唑醇微乳剂、φ=10%氟硅唑水分散颗粒剂、φ=12.5%腈菌唑微乳剂、φ=40%嘧霉胺悬浮剂和w=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等8种药剂,对向日葵菌核病菌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供试药剂质量浓度低于2.5μg/mL时对向日葵种子的萌发没有抑制作用,该质量浓度对向日葵种子安全。  相似文献   
100.
信息化视野下的“传媒协同”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  沈书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32-433,436
结合对江苏省部分农村地区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的文化信息分享需求,探索出以信息化视野下各传媒之间的技术手段协同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协同来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