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5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粗厚山羊草细胞质普通小麦雄性育性光温反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粗厚山羊(Ae.crassa)细胞质普通小麦异质系进行2a人工控光试验及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粗厚山羊草细胞质普通小麦异质系具有光敏雄性不育特性,温度对育性亦有一定效应;不同异质系的光周期敏感性与核供体品种的光周期敏感性相关;六倍体的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异质系与四倍体异质系育性的光周期反应有差异,前者对光周期较为敏感由于异质系育性的光周期反应是核质素作的结果,同时又受到了温度的影响,因此,有可能选育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光温敏不育材料.  相似文献   
42.
对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中的播期、行比、播量等研究表明:父母本的差播期为二叶期,行比为1:3(播期1.5m);母本播量为120kg/hm^2的大田常规播种量,可以提高K型(粘果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K7664A的繁殖产量和繁殖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3.
化学杂交剂EXP对油菜的杀雄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化学杂交剂EXP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磺酰脲类化合物,作用靶标是植物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通过抑制酶活性,阻止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合成。在甘蓝型油菜自交系82089抽薹15~20 cm高,最大花蕾长度1~2 mm时期,单株用药量12~15 mL,用0.05 μg/mL、0.25 μg/mL EXP溶液处理可分别诱发92%和97%不育率。而0.25 μg/mL浓度处理不育株的育性较为稳定,自交结实率为6.6%,可以作为最佳用药浓度的参考值。EXP透导的不育株叶色变浅、株高降低、花蕾密集、花期推迟、花瓣褪色、花药干瘪无花粉。检测结果表明,不育株花蕾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所减少,处理雄蕊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活性降低,而水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同一时期用EXP处理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也可诱导雄性不育,但芥菜型油菜不育持续时段较短,白菜型油菜结实性不好,不宜用于生产杂交种。本研究结果的意义在于,磺酰脲类ALS抑制剂种类非常多,有可能从中筛选到更高效、更持久的化学杂交剂。  相似文献   
44.
半显性矮秆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致矮力适中且能改善小麦株高结构的半显性矮源D2用于改良K型不育系,选育半矮秆高产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经回交选育半显性矮秆保持系和回交转育不育系,获得一批不育性稳定、具有F1致矮性的半显性矮秆K型不育系。  相似文献   
45.
为了建立非1B/1R类型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体系,对基础遗传材料Tm3314来自莫迦小麦1BS染色体的T 型恢复基因Rf3和K型不育基因rfv1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以Tm3314和T型不育系T504A的杂交F2代作为定位群体,利用分离集团分析法(BSA),从1BS染色体上1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与目的基因连锁的2个SSR标记Xbarc8和Xgwm18.然后结合(T504A/Tm3314)F2群体在T型细胞质下的育性分离情况和F2可育株与K型不育系K119A测交所得的K型细胞质下的育性结果,运用Mapmaker 3.0b软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Xbarc8和Xgwm18与Rf3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5 cM和8.1 cM,与rfv1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2.2 cM和19.6 cM,且2个SSR标记位于两个育性基因之间.  相似文献   
46.
1B/1R与非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SOD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个1B/1R类型的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两个非1B/1R类型的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对其单核期、二核期、三核期三个时期的SOD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B/1R和非1B/1R类型不育系的SOD活性的变化差异较小,均呈下降趋势;保持系差异较大,1B/1R类型SOD活性一直下降,非1B/1R类型SOD活性在二核期后回升。非1B/1R类型和1B/1R类型小麦越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均为二核期到三核期。  相似文献   
47.
小麦叶型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8.
为在小麦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自50年代以来,世界上先后发现了二十多种近亲植物细胞质的小麦雄性不育体系,其中 T 型不育系是小麦杂优育种的主要基础材料。二十多年的实践表明,T 型不育系在普通小麦品种群体中恢复系极少,T.timopheevi 胞质与大多数小麦核基因型互作造成不育系种子皱缩,增加了研究的难度。70年代  相似文献   
49.
丹凤县川原小麦优化栽培技术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88两年在凤丹县西河乡进行的多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小麦栽培结果分析表明:试验因素对小麦产量的效应顺序为:磷肥>播期>氮肥>播量。其中磷肥、氮肥效应方向为正,播期、播量效应方向为负;各因素的二次回归系数均显著,且方向皆为负;磷肥×播期、氮肥×磷肥互作均在不同程度显著。根据产量极值点对应的各因素取值和回归方程模拟结果,丹凤县川原灌区目前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关键技术措施应在继续增加氮肥投入的同时重点增加磷肥投入,将小麦播期由10月下旬提早到10月中旬。作者还讨论了该地区小麦亩产250~350kg和400kg以上不同产量水平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0.
本试验采用20个组合 T 质杂种与亲本及部分相应 A 质杂种,采用通径分析、同亲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量遗传学方法,针对当前 T 型杂交小麦产量优势不强的原因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T 质杂种与相应 A 质杂种相比,虽产量结构有不同,但 T 质对杂种产量优势不表现显著影响。T 质杂种恢复度达到80%左右则与产量无显著相关。T 质杂种的产量优势与农艺性状的亲本选配关系十分密切。与前人工作相比,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 T 型杂交小麦亲本选配的原则和特点。结果表明:其亲本选配仍遵从亲本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双亲有一定的遗传差异、产量结构互补的一般作物杂优育种的亲本选配原则;但又有其特点:(1)双亲均有较高产量水平;(2)双亲均有基本适应性;(3)亲本对 T 质有遗传上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