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林业   29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秃杉异龄复层混交林群落抑菌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然沉降法,采集复层混交林内秃杉树冠1.5~1.6m层空气测定含菌量.研究表明,复层林群落具有显著的抑菌功能.与距群落35 m的景区道路空地对照相比,一日中10:00时段抑菌功能最强.4~11月、12月抑菌率达80%以上;以秃杉年生长始期(4月中旬)和第2次生长峰值期(9月中旬)抑菌率最高,达92%以上.春、秋两季典型时段(9:30~10:00)群落空气含菌量分别比对照减少6160个/m3、4377个/m3;初夏(5月中旬)和盛夏(7月中旬)分别减少1874个/m3和2477个/m3.与距群落500~600 m景区出口市区道路空地对照相比,春季典型时段空气含菌量减少9384个/m3,秋季典型时段空气含菌量减少8204个/m3.研究结果为秃杉在景区森林建设中发掘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
非离子态氨对金鱼藻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非离子态氨对金鱼藻的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合理的利用金鱼藻改善水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静态模拟实验,设定不同的非离子态氨浓度,研究了对金鱼藻株高、生物量、存活率、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超氧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结果引起铵态氮胁迫金鱼藻的主要原因是非离子态氨而不是水体中的总铵态氮.高浓度非离子态氨的处理下金鱼藻的质膜相对电导率明显高于其它处理,超氧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对非离子态氨较为敏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SOD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结论 当非离子态氨的浓度达到0.41 mg/L以上时,金鱼藻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初步确定金鱼藻生长的非离子态氨阈值浓度大约在0.683 mg/L~0.820 mg/L之间.  相似文献   
23.
柳树DNA提取改良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的DNA是进行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与关键。该研究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垂柳基因组DNA,并与常规CTAB法、CTAB-硅珠裂解法、SDS法和试剂盒法进行了比较。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浓度和纯度较高,质量优于其他4种提取方法。同时利用改良CTAB法提取了柳树16个自然种及杂交种基因组DNA,并经SSR-PCR扩增反应验证,表明改良CTAB法可作为一种柳树基因组DNA提取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24.
运用超声波提取方法对柽柳植株中总黄酮的空间分布、年变化及不同柽柳家系总黄酮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柽柳植株各部位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但总黄酮含量不同,其中根皮和茎皮含量最高达到17.949mg/g和17.060mg/g,显著(P<0.01)超过其他部位,去皮茎含量最低为5.233mg/g;柽柳茎和嫩茎叶中总黄酮含量各月间存在显著差异,在7月达最高值显著(P<0.01)超过5月和6月;柽柳家系间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显著(P<0.05),9个家系的平均值为20.232mg/g,变异系数为49.6%,滨1012和滨1018总黄酮含量最高,与其它家系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  相似文献   
25.
不同柳树花粉离体培养及活力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不同种柳树亲本及杂交子代个体为试验材料,采集其花粉进行离体培养以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同时比较离体培养法、蓝墨水染色法、I2-KI染色法和TTC染色法4种花粉活力测定方法,以期探索适合柳树不同种个体材料的花粉活力快速检测体系。结果表明:离体培养基中蔗糖、H_3BO_3和Ca(NO_3)_2的质量浓度配比因柳树个体不同而略有差异;不同培养时间对柳树花粉活力影响显著,适宜培养时间为10—12 h;光照条件对离体培养影响不显著;不同个体最适培养温度均为25℃。4种测定方法均可对柳树花粉进行活力检测,蓝墨水染色法可代替离体培养法对部分柳树个体的花粉活力进行快速测定。该研究揭示了柳树不同种个体间花粉变异特点,为柳树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自编教材、教学大纲的改写,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设立和实施,建立了具有林业学院校特色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分组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比较式教学、分层次教学法对大学生进行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论文写作、资料查阅等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和分析的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其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同时采用专业特色教学、研究生协助教学等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27.
盐胁迫对3种竹子体内SOD,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白竹和翠竹为材料,在不同盐浓度溶液培养下分析了竹子体内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发现白竹笋体内的酶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红竹则为先降低后高,翠竹叶片酶活性变化平缓。  相似文献   
28.
阔瓣含笑叶片总酚超声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阔辩含笑叶片为原料,定性鉴定了其提取物中的酚类物质,并时酚类物质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影响总酚提取率的4个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了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提取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液具有典型的酚类化合物特性,定性反应现象明显;阔瓣含笑叶片中总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30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的总酚提取率为10.57%.  相似文献   
29.
纳塔栎和南方红栎2年生苗耐水湿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和南方红栎(Q. falcata)2年生苗木在土壤涝渍(A,土壤水分完全饱和)、土壤淹水(B,淹水深度土表以上20cm)和对照(CK,正常管理,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左右)3种处理水平,持续75d胁迫下的反应,以耐水性极强的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作为参照,测定苗木存活率、高生长量、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根系活力、根系乙醇脱氢酶活性(ADH)等生长与生理指标.结果表明:A处理3个树种成活率均为100%;B处理纳塔栎和落羽杉的成活率为100%,南方红栎在胁迫49d时开始出现死亡,75d成活率仅为20%.A、B处理条件下南方红栎苗高生长量比CK分别减少7.23%和18.81%,生物量积累分别减少19.93%和57.19%,纳塔栎不同处理间生长差异不显著,落羽杉A处理的高生长量和生物量显著超过CK.A和B处理的南方红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明显下降,纳塔栎虽也有所下降,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B处理条件下,南方红栎的根系活力和ADH活性都显著降低,纳塔栎的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但ADH活性显著上升.通过比较淹水胁迫下各生长及生理指标综合指数的变化,认为纳塔栎的耐水湿能力与落羽杉相近,而南方红栎的耐水湿性较差.  相似文献   
30.
姚伶  何开跃  郭丽君  郑纪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63-17466,17507
化感作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涉及植物学、化学、生态学、生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有关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多,且大多偏重于植物化感作用的有害方面。该研究综述了化感物质的种类、作用方式、作用机制和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以及收集方法,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