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6篇
林业   31篇
  14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性质的比较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对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季节动态、养分和能量归还及物质化学组成进行了 3a的研究 ,结果表明 :福建柏、杉木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 731 83g·m- 2 、5 4 6 85g·m- 2 ,前者是后者的 1 34倍 ,其中落叶分别占总凋落量的 6 5 2 9%和 5 8 2 9% ,而福建柏林落枝、落果和其它组分占总凋落量的比例则比杉木林的低。福建柏林凋落物总量在 5月 (2 0 0 0年为 2月 )和 11— 12月出现两次峰值 ,且第 2次峰值远比第 1次高 ;杉木林总凋落物量 1年出现 3次峰值 (4或 5月、8月和 11月 ) ,且峰值较为接近。福建柏林凋落物年养分和能量总归还量分别为 13 96 1g·m- 2 和 14 6 36 5 8kJ·m- 2 ,杉木林的则分别为 12 0 0 5g·m- 2 和 12 2 91 17kJ·m- 2 ,前者分别是后者的 1 16倍和 1 19倍 ,其中福建柏林通过落叶归还的养分和能量则分别是杉木林的 1 6 3倍和 1 2 9倍。福建柏落叶N、P浓度和易分解物质 (水溶性物、半纤维素和粗蛋白 )含量高于杉木 ,而难分解物质 (如纤维素、木质素 )的含量低于杉木 ,且C N、C P、木质素 N及木质素 P的比值也比杉木落叶的低。说明福建柏林凋落量比杉木大 ,落叶质量亦比杉木的高。  相似文献   
42.
采用时空代换法,以福建省宁化县严重退化紫色土人工林生态系统为对象,按侵蚀强度由强到弱选取4种生态恢复措施Ⅰ、Ⅱ、Ⅲ、Ⅳ,研究了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紫色土退化生态系统的植物出现43科78属86种,种子植物属15个分布类型中出现12个.沿恢复梯度,植物的生活型谱逐渐丰富,种子植物属各分布区类型出现的属数趋于增加,各种叶特征所对应的植物属数依次增多.可见,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植物区系与群落外貌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该紫色土生态系统渐趋稳定.  相似文献   
43.
栽杉留阔模式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 30年生栽杉留阔模式及对照的杉木纯林群落植物区系组成、结构及植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栽杉留阔模式群落植物共有 57科 1 0 2属 1 38种 ,总植物种数比纯林的多2 7.8%.双子叶植物在群落植物组成中占优势 ,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 61 .4%和 68.6%.与纯林相比 ,含多个种的科的比例增大 ,而寡种科的比例减小 ,其中含种数最多的茜草科有 9个种 .栽杉留阔模式群落共有 7个亚层 ,层次结构比纯林复杂 ,且各层的物种丰富度均比纯林的高 .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植物种多样性较大 ,群落植物种多样性较高 ,但草本层和藤本层的多样性比纯林低 .说明栽杉留阔经营模式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应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4.
以直杆大叶、厚荚、卷荚、肯氏和纹荚5个品种相思树为材料,研究叶绿素荧光参数在夏季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相思树在12:00-16:00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光抑制,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分别为0.730-0.854和2.711—5.592。在温度最高的14:00,5种相思树Fv/Fm 和Fv/Fo的大小均为:直杆大叶〉肯氏〉厚荚〉纹荚〉卷荚,16:00的大小均为:肯氏〉直杆大叶〉厚荚〉纹荚〉卷荚.卷荚的最小初始荧光(Fo)明显大于其他树种,而Fv/Fm和Fv/Fo均显著小于其他树种,表明其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的光量捕捉效率低于其他树种.  相似文献   
45.
对长乐市大鹤国有防护林场防护林树种-肯氏相思、大叶直干相思、纹荚相思、卷荚相思、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地上部分持水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6种相思树种中,厚荚相思和肯氏相思平均单株地上部分持水能力比较好,而马占相思地上部分持水能力较差;从地上部分各器官持水量上看,不同相思树种地上部分各器官的持水量在总体上表现为叶〉枝〉果。  相似文献   
46.
杉木壮苗定向培育措施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杉木壮苗定向培育试验数据进一步分析,建立了以播种时间、定苗时间、定苗株数对地径影响的数学模型: Y=-9.0560-2.5061lnA-2.8586lnB +4.2272lnC+2.4904lnAB-0.0364(lnA)~2 +0.0490(lnB)~2-0.4343(lnC)~2文中提出应用改进的单纯形法,在变量允许值范围中对培育措施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的方法,为试验数据信息有效应用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47.
安曹下76年生杉木群落主要种群分布格局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 2 4 0 0 m2标准地调查 ,研究福建南平溪后安曹下 76年生杉木丰产林群落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 :杉木和枫香分布格局为均匀或随机型 ,其余种群均为聚集型 ,这主要与物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种群间的竞争排斥有关 ,而且与物种的生境有密切的联系 ;处于衰退中的老龄杉木种群将逐渐被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种类所取代  相似文献   
48.
老杉木人工林与松阔混交林群落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 360 0 m2 标准地调查 ,研究福建南平溪后安曹下 76年生杉木丰产林取代松阔混交林后群落 α和 β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结果表明 :老龄杉木林群落科、群落物种、乔木层次和层片物种 α多样性指数小于松阔混交林 ,而草本层和藤本层物种 α多样性指数大于松阔混交林 ;灌木层次和层片物种α多样性指数大小为 :老龄杉木 (山坡 ) >松阔混交林 >老龄 (山洼 ) ;坡位梯度不同带来的土壤水分等生态因子梯度的变化对群落 β多样性指数的影响较大 ,群落间坡位梯度相差越大 ,则群落间 β多样性指数也越大 ,而群落间相似性越小  相似文献   
49.
杉木──山苍子不同套种模式综合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通过多目标决策对杉木──山苍子、杉木──山苍子──黄豆、杉木──山苍子──烟叶三种不同套种模式的经济、生态、杉木生长、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杉木──山苍子套种模式综合效益最高,是南方林区优良的杉木混农模式。  相似文献   
50.
为探寻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和土壤的演替规律及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以福建紫金山金尾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研究,并与未被破坏的自然植物群落和植被恢复前的裸尾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能有效提高群落物种多样性,且随群落演替的进行呈上升趋势,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明显低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α多样性指数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2)植被恢复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土壤容重和pH值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逐渐提升,最大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在恢复到11a时达到最大,相对于裸尾矿分别提高了112.91%和95.31%,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是裸尾矿的1.99~23.30倍,养分含量逐渐增大,其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因子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植被的恢复不断改善着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肥力不断提高,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又促进了植物群落的发育和恢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